邮传部盛宣怀片:《建议由中央银行统一币制拟定划一币制办法》附片 宣统元年二月十二日

【清末机制币相关奏折】 2024-05-08     37
邮传部右侍郞盛宣怀:《建议由中央银行统一币制并拟定划一币制办法》附片宣统元年二月十二日又片,宣元年二月十二日再,内地通用银元之处日多,而近年墨银进口渐少,推其所以然,皆大学士张之洞督粤时创造银元及督鄂后创行一元纸币之明效大验也。光绪二十七年五月,臣奉行在政务处电谕,与江、粤、鄂三督臣同议银币办法,督臣刘坤一、张之洞、陶模均主七钱二

邮传部右侍郞盛宣怀:《建议由中央银行统一币制并拟定划一币制办法》附片

宣统元年二月十二日

 

 

又片,宣元年二月十二日

 

再,内地通用银元之处日多,而近年墨银进口渐少,推其所以然,皆大学士张之洞督粤时创造银元及督鄂后创行一元纸币之明效大验也。

光绪二十七年五月,臣奉行在政务处电谕,与江、粤、鄂三督臣同议银币办法,督臣刘坤一、张之洞、陶模均主七钱二分,会同奏覆。是年七月十三日奉谕旨:造银元仍以每元库平七钱二分为准,并兼小银元,以便民用,务使收发一律,毫无畸重畸轻,自可逐渐畅行等因。钦此。其时臣尚主用衡法,故未列衡。张之洞虽许臣说为整齐适用,未尝无见,第以龙元改铸一两,恐难抵制墨银,转使洋元销畅,独擅其利。

逮三十年,由京、津回鄂,从北洋之议,试铸库平一两银元数十万,分给湖南,退还未用,湖北本省除发委员薪水外,均未行用,旋即停铸,仍铸七钱二分。天津所铸一两,亦难通行。北洋复创为一两足色之议,意欲以十成足色抵制九成洋元。督臣锡良、赵尔巽、张人骏等奏内皆有驳论。

臣近来往来各省,察看舆情,并与欧美财政家、计学家再四研求,始悟圜法与衡法断难兼用,遂不敢回护前言,亦不敢调停两可。

上年二三月间,两次面奉懿旨,条陈币政,臣向无真知灼见,未便轻率敷陈。又从张之洞迭次讨论,穷究源委。

张之洞但以七钱二分不能行于西北,又以银铜元相递定价,商民未必乐从为虑。旋读政处奏覆唐绍仪速定币制一摺,内称旧日各省元宝银锭,各外国银元,各省所铸七钱分大元,以及各项小元,暂听民间行用,前官局所铸大元,勿庸收回,但涨落之市价,视为一种生货等语。可见老成持重之谋,仍寓有因时变通之用。目前所定一两及五钱各种新币,与旧币同时行用,固已斟酌尽善。万一外省尙有窒滞难行,则臣今所拟兼铸一元半银币,计其重量适合九七库平实银一两,凡西北各省以及内地应用一两库平之处,皆可合用,并得与七钱二分主币及各辅币相递兑换,似一举两便。

如果责成大清银行与造币局互相联络,随时调查各处市面盈虚消息,以收操纵之权,庶前所顾虑者,均可释然矣。惟是币制既画一,无论元宝银锭及外国银元,皆当视作生银,设法收回改铸,方足免纷歧而一观听。

总之,办理新政,能强必先能富,整齐圜法,善创尤贵善因,所有臣前摺未尽各缘由,谨再冒昧附隙。

《东方杂志》,卷6,期8,宣统元年七月。


暂无留言

*为必填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