度支部载泽等说帖:《主张七钱二分重银元》 光绪三十四年二月二十六日

【清末机制币相关奏折】 2024-05-04     29
度支部载泽等说帖:《主张七钱二分重银元》光三十四年二月二十六日本部银币条议略具于前次说帖,此次各省督抚奏覆,有主用七钱二分者,有主用七钱者,有主用一两而或足色或不足色者,有主用一两及五钱二种主币而或足色或不足色者,有主元两并用者,有主用元而不拘分量者,有主用金本位而未定元两之取舍者,为说不一。大都就地体察情形,各有所见。窃谓中国用

度支部载泽等说帖:《主张七钱二分重银元》

光绪三十四年二月二十六日

 

本部银币条议略具于前次说帖,此次各省督抚奏覆,有主用七钱二分者,有主用七钱者,有主用一两而或足色或不足色者,有主用一两及五钱二种主币而或足色或不足色者,有主元两并用者,有主用元而不拘分量者,有主用金本位而未定元两之取舍者,为说不一。大都就地体察情形,各有所见。

窃谓中国用银,旧以两计,自通商口岸,习用银元,推行及于腹地,用两用元已成为两种之习惯。废其一而存其一,亦惟视推行之孰便而巳。

今试征诸用两者之说。

曰正国币之名也。

然以一两为国币,而不能禁遏洋元,二者并行,一质重,而价与生银等,一质轻,含他质而价可意低昂,洋元充斥必胜于前,黔抚言之矣。

曰免折算之劳也。

然铸库平一两之新币,而不能尽废他平,即用两而仍不免于折合,豫抚言之矣。

曰画一币制也。

查各省已铸之银元皆重七钱二分,银行官钱局发行钞票亦系七钱二分之银元,今一两新币,而从前通行之银元钞票,收回、行用,两无善法,鄂督言之矣。

曰定立本位也。

然以一两为主币,则必铸一两以下之辅币,而从前通行一角二角之小银元或废弃或减收,官帑商款交受其累,桂抚言之矣。

且铜元亦辅币也,以一两为主币,折合铜元不能以十进位,则银铜币之价值相离,民间视此银币仍与生银等,此其为害,豫抚亦言之矣。

且主用一两足色者曰,主币宜纯质也,主用一两不足金者曰免亏耗而禁私毁也。

不知用足色则工耗钜,而损在上;不足色则价值虚,而损在下,商民交换,终不能画一作一两之用,此又皖抚之所详陈者也。

综观群说,则欲顺商民之习惯,求货币之流通,用一两者似不如七钱二分之为便。虽公家款项出人,均以两计,改两行元,必有一番折算之劳,然豫抚言经一番折算以后,可免无数葛藤;吉抚言租税、俸饷等项永以银元计算,自无随时折合之烦,是种种疑难,经各省条议剖决详明,无烦本部赘述。

至币制不宜沿袭一节,现在外来洋银,墨元而外,尙有别种名目甚多,其重皆七钱二分,并非其本国币,专因中国人民习惯而铸,鄂督亦详言之矣。

窃谓币制重要,不厌求详,桂抚主设币制调查局,其说极为有见。但欲先定金币单位,依此标准以定银币种类之重轻,而此单位金币之标准,一时宽难悬定。通筹全局,折衷群言,一面仍照本部前奏,试铸七钱二分之通用银币,责成大清银行相机操纵,以补助金币之预备;一面如桂抚所陈,设立币制调查局,宽其期限,由部广征专家详细考察,内觇国民生计之程度,外审世界消息之盈虚,斟酌施行,以求至当办法。

再,于此调查期内,将赋税新章何以整理,银铜准价何以维持,群审熟筹,确定方法,内外力求合一,币制庶可整齐。


暂无留言

*为必填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