户部奏遵议《铜圆宜不分省分,不论官民,一律通用》折东方杂志 发表于:1906年3卷 第4期礼科给事中王金镕奏《铜圆宜不分省分,不论官民,一律通用,以坚民信而保利源》一折,九月初九日奉旨:户部议奏。钦此。钦遵。由军机处钞交到部。据原奏内称:铜圆所以济制钱之穷,以一文抵制钱十文,原为朝廷权宜之举,幸民间通用,较当十大钱仅域于京城,不能通行各省者,
户部奏遵议《铜圆宜不分省分,不论官民,一律通用》折
东方杂志 发表于:1906年 3卷 第 4 期
礼科给事中王金镕奏《铜圆宜不分省分,不论官民,一律通用,以坚民信而保利源》一折,九月初九日奉旨:户部议奏。钦此。钦遵。由军机处钞交到部。
据原奏内称:铜圆所以济制钱之穷,以一文抵制钱十文,原为 朝廷权宜之举,幸民间通用,较当十大钱仅域于京城,不能通行各省者,颇觉便利,为地方官者,正当迎机提倡,一律通用,庶民间不生疑阻。
近闻直隶州县有只准用户部北洋铜圆,不用南省所铸之吿示,浙江膏捐局复有膏捐不准再缴铜圆之吿示,揣其意,谅因时势艰难,筹款孔亟,不用别省,则本省之销更旺,不准铜圆交官,则膏捐之利自厚。既为本省计,自难为他省计,既为捐局计,自难为民间计,亦似有不得已者。
然凡事须通盘筹划,若只知利己,不顾病人,始则贪利而忘害,继且有害而无利。官家政教号令,必一秉大公若均,是铜圆彼省者,不得用于此省,在民者,不得用以交官。揆诸国宝流通之义,恐古今无此政体。现在制钱缺乏,全恃铜圆通融市面,若令各省自为风气,殊于圜法有碍,拟请明降谕旨,申明一律通用之义,并饬下户部详定画一章程,通行各省。倘地方官有抗旨渔利,阻碍币政者,由督抚严参惩办,各等语。
臣等窃维国家鼔铸铜圆原期画一币制,以便流通,仅为一时权宜之计。自铸造渐广,各处狃于余利,一若以铸币为筹款,本意既失,流弊遂滋。
查铜圆创始广东,推行各省,其初皆因制钱缺乏,骤得铜圆周转,既称便利,亦自到处通行。及各省铸造日多,渐形充斥,臣等知非急筹限制,将无以维持圜法。当经财政处会同臣部奏定章程,令各省铜币先尽本省发行,不得大宗贩运出口,诚虑充斥为害。
此项铜圆或将有滞碍难行之处,是以禁运者略示限制,实不啻以禁运者保其流通,其各省旧有市面营销,并未曾有禁用之事,自应不分畛域,仍旧通行,岂得妄生分别,以隳币制?至官民交用,本古今圜法之通义,民间既一律通行,所有丁漕、厘课一切交官之款,自应准其交纳,以昭大信,岂有官先不用而徒责民用之理?
该给事中所称直隶州县不用南省铜圆办理,实属非是,至浙江膏捐局不准再缴铜圆,更属不成事体。各省财力,窘绌一时,以鼔铸余利藉资周转,似亦势所必有之事,不知圜法本在流通,正当设法推行,以坚民信,断无自生障碍之理。不用他省所铸,商民已不无疑惑,至倡为铜圆不准交官,极其流弊,势必至相率不用,而币制将败坏而不可收拾。
诚有如该给事中所称,始则贪利而忘害,继且有害而无利者,通滞之机,关系甚大。应请饬下各将军督抚,除遵奏章,各省铜币不准大宗贩运出口,以防充斥外,其旧有市面营销及商民来往,零星携带铜圆,仍当一律通行,不得稍存歧视。至上下流通,尤当官为提倡出纳,一秉大公,庶商民可无疑阻,倘有故意抑勒,倡为交官,不用铜圆之说,即着从严参办,以昭信用而维圜法。
谨奏。
奉旨:依议。钦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