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将军延茂等折:《为请敕部核议京师铸造银圆抵钱行使章程事》光绪二十四年二月十五日奴才延茂、普微跪奏,为据情转奏,请旨伤部核议,恭折仰祈圣鉴。事:窃据十旗协领保成等、署吉林分巡道谢汝钦率同府、厅、州、县等联名票称:吉林近十余年来,市面现钱缺乏,钱铺各商因之不敢多出凭帖,以致银价日落,物价日昂、商贾兵民胥受其困。虽香经各任将军多方筹
吉林将军延茂等折:《为请敕部核议京师铸造银圆抵钱行使章程事》
光绪二十四年二月十五日
奴才延茂、普微跪奏,为据情转奏,请旨伤部核议,恭折仰祈圣鉴。事:
窃据十旗协领保成等、署吉林分巡道谢汝钦率同府、厅、州、县等联名票称:吉林近十余年来,市面现钱缺乏,钱铺各商因之不敢多出凭帖,以致银价日落,物价日昂、商贾兵民胥受其困。虽香经各任将军多方筹画,远赴外境购买制钱,嗣复开炉鼓铸、率以缓不济急,终归于困。此吉林昔日之情形也。
乃近闻由京差旋各员传述京城银价,仅合当十大钱十一千有零,若以中钱计之,则不过二千二百文耳。旅人固困,居者何堪? 职等细心体访,始悉京城钱荒,铜贵银贱货昂各情形,较之吉林昔日尤觉艰窘。然吉林自宪台范任后创造银圆,并拟定抵钱行使章程,每圆一两通勾定价作中钱三千文。通伤旗民各属,凡租赋、厘税各项收款均先尽银圆交纳。又复悬定严法,伤谕各属力禁胥更阻挠抑勒,以期法之必行。当夫立法之初,职等犹虑民难图始,法或中辍。距数月以后,银圆流通、钱价日平,物价亦渐复旧。
吉省十余年之艰窘,得银圆抵钱之一法而挽回补救之。一旦逮收成效,职等始悟立法之善无他,其得诀只在钱行使及官先收纳之一法耳。闻之广东、湖北等省现已购机设厂兴造银圆,然均仿照泰西各国,以银视之,而不以钱视之。
夫泰西各国凡商贷交易,无论多寡,大小价值,均以圆计。而南省通商各处行栈,类以沿用其法,故银圆不必抵钱,北省百货多则以银计,少则以钱计。若以银圆专作银用,则商贾算及毫厘,较之现银未免有畸轻畸重之见,即难必其畅行。惟以圆作钱,定有准价,即切民用,自易风行。但能兴办一年,银价、钱价均可两得其平,即使将来银贵价增,逾平银圆作钱之数,彼时将银圆价值略为增加,即资调剂,但使得权操纵由我,即可经久无弊,经所谓义以行权是也。况银圆行而钱帖以畅,市面之周转愈灵;官款收而销路自宽,国家之利益亦厚,不必汲汲求抵制之方,而行之既久,自能保持利权于不敝。
尝考俄在各国中为最贫之国,独以其锯帖盛行,是以养兵通商雄踞北土。夫俄国疑帖之法,即中国以前钞票、当千、当百大钱之法,而其行使最得力者,则在上争收用,挡以擒为纵之能,故能下乐奉行,收转贫为富之效。而中国钞票、大钱各良法,则皆以胥吏阻遏,坐令废弃,相提并论,则利害之源流不待再计决矣。京师为国家重地,而实宪台梓乡,只因钱法不通,以致军民异常困苦。
今若筹集巨款仿制机器,及时铸造银圆,并仿吉林行使章程,按照部库月出之款,准各旗营、各衙门于应领俸饷、薪津、公廉各项分成搭放,并择名城殷实商铺,伤其以平兑平具领兑换。如此办理,不惟可补圆法而恤民生。但以铸圆、铸钱两项较比计之,铸钱例有折耗,铸圆不但毫无折耗,而且获利甚巨。即如吉省自造圆行使以来,周年合计,每圆万两已有六七百两之利,及去冬加并夜工,至今不过三月,约计得利数又加增。
夫吉林地处边陲,商户寥廖,较之京城繁富之区,相去不黄倍徙,犹且岁造银圆四五十万两尚不敷用,若以京师商户之稠密,每年如能造圆五六百万两,即可获利益三四十万两,似乎兴利之说较有实际。方今度支告匮,宵肝焦劳,职等既确有见闻,更何忍不以身受者详切言之,或可为涓涓之助,亦野人献曝之意。等因。呈请转奏前来。
奴才等查,吉林试铸银圆获利业有成效,曾由奴才延茂于本年正月初六日恭折具奏在案至银圆抵钱行使章程,只以吉林现钱奇窘,上下交困,因参仿以前钞票、大钱成法,酌量作价,通伤各属试令行使,初未敢必其果有济也。所幸通省族民各属协力维持,现届一年有余均皆畅行无滞。既据该协领道府等官切实呈请转奏,奴才等亦未敢驱于上闻。惟是京师根本重地,自与吉林边省情形不同,可否铸圆抵钱行使,以广利源之处,伏乞皇上圣鉴,伤下户部核议施行。
谨奏请旨。
朱批:户部议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