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巡抚杨士骧折:《为东省财政艰窘,洋圆灌入请试铸银圆事》光绪三十三年二月十六日头品顶戴·山东巡抚臣杨士骧跪奏,为东省银价昂贵,财政艰窘,各国银圆逐渐灌入,利源外溢,请试铸银圆,以资补救,恭折仰祈圣鉴。事:窃查东省临河滨海,水患频仍,居民夙称贫瘠,库储亦极空虚。甲午以前,无事之年出入尚敷相抵,庚子以后,添筹偿款暨练兵经费已属左支右绌
山东巡抚杨士骧折:《为东省财政艰窘,洋圆灌入请试铸银圆事》
光绪三十三年二月十六日
头品顶戴·山东巡抚臣杨士骧跪奏,为东省银价昂贵,财政艰窘,各国银圆逐渐灌入,利源外溢,请试铸银圆,以资补救,恭折仰祈圣鉴。事:
窃查东省临河滨海,水患频仍,居民夙称贫瘠,库储亦极空虚。甲午以前,无事之年出入尚敷相抵,庚子以后,添筹偿款暨练兵经费已属左支右绌,幸银价甚平,两次酌提各属钱漕等项盈余八十余万,数年以来,认筹赔款、练兵、兴学等费倍于他省,得以接济无误,实籍盈余抱注。
自铜圆畅行,各省承办之员既多方扩充,市奸商复牟利浸灌,银价遂日涨一日。民间虽已通用,仍百端顾忌相戒,不肯存积。输之于官,以十作十,行之于市,以十作八。即不明分区别,而暗中高抬价值,禁无可禁。州县经征钱漕,全收铜圆则盈余无着,招收制钱则群疑勒指,实属上下交受其困。前之每银一两易京钱二千一二百文者,今则易铜医一百六七十枚,核京钱三千三四百文矣。各牧令因公赔累无可弥补,难保不启亏挪之渐。
臣因思州县为亲民之官,职司极重,必先养其廉隅,方能责其治理。已先后酌减盈余三十余万两,尚乏补助之策,财政异常艰窘。此病之在官者也。东民素称俭朴,日用之需,向以三文五文交易往来。自铜圆通行,遂以十文起码,小民食用不侈自费。且秋收以后,农民向系策粮易钱,储以御冬。近因不存铜元,相率积储粮石,以致粮价陡涨,百物居奇。
江皖邻省水灾,购粮者源源而来,粮价益昂,银价益贵。如小康者尚可存活,贫民势将不堪,盗窃轻生百弊由是而起。此又病之在民者也。自胶威议租,济南辟开商埠,轮船、火车络绎于途,各国银圆逐渐灌入,洋行铁路首先收受,商民因无平色之殊,而有取携之便,又可通行各省,遂相与信使。近洋商又多撑以钞票,几视国币为可有可无,久必授利于人,不堪设想。上海等处钞票盛行可为殷鉴。此又全省财政之大可虑者也。
臣膺疆寄,内忧民困,外惕邻交,中夜焦思,日与司道等熟筹审计,谓宜试铸银圆或可稍资补救。据布政司吴廷斌详请具奏前来。臣查造币分厂业经财政处奏明裁并。银币、铜币又定有一两至一钱十文至一文之制,一经实行,自能补弊救偏。惟银币非一二年内所能实行,一文铜圆又非即时所能遍及,款绌如此,民困如此,权衡利害,自应暂行变通。
拟请就原有废置机器,试七钱二分至七分二厘等银圆,精其制造,足其成色,钱漕关税准其一律交纳,胶济铁路公司暨沿路各矿厂亦应商令行使,以挽利权。合无仰恳天恩,俯念东省情形与他省不同,准予暂行试铸银圆,庶民间信用,市爆流通,粮价可减,银价可平,民困可苏洋圆可以抵制,利源得免外溢,银价不致再涨,盈余可望有着,与东省情形大有关系。一俟币制实行,即行停止,以示限制。
除咨度支部外,谨恭折具陈,伏乞皇太后、皇上圣鉴训示。
谨奏。
硃批:度支部议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