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泽等折《为请准自铸银元等事》 光绪二十五年十二月十四日(1900年1月14日《申报》)

【清末机制币相关奏折】 2023-08-24     217
黑龙江将军恩泽等为请准自铸银元等事奏折光绪二十五年十二月十四日奴才恩泽、萨保跪奏,为银元附吉搭铸诸多碍难,吁恳天恩,仍准自铸,俾敷通省之需免随已成之局。并拟咨调鄂省银元工匠来江承造,分两、成色务臻一律,恭折仰祈圣鉴。事:奴才等前以江省制钱奇绌,官民交困,奏将南省协济俸饷两次拨交湖北改铸银元,一时市面流通,人人称便。其实每次不过数万

黑龙江将军恩泽等为请准自铸银元等事奏折

光绪二十五年十二月十四日

奴才恩泽、萨保跪奏,为银元附吉搭铸诸多碍难,吁恳天恩,仍准自铸,俾敷通省之需免随已成之局。并拟咨调鄂省银元工匠来江承造,分两、成色务臻一律,恭折仰祈圣鉴。事:

奴才等前以江省制钱奇绌,官民交困,奏将南省协济俸饷两次拨交湖北改铸银元,一时市面流通,人人称便。其实每次不过数万,旋用旋罄。所谓暂济眉急,非仅能恃此振兴也。是以嗣于奏销呼兰赈济银两折内,请由赈余项下购买机器,自行鼓铸。等情。于光绪二十四年四月十六日陈明在案。

自钦奉朱批后,当即派员赴沪,在德国洋行订购铸造银元机器全副,一面在于省城择地设局旋据委员察报,机器已由该行运至营口卸货,遵陆北上,局房砖木各料亦已次第备齐,正操办间复于本年五月二十一日准户部咨,军机处交出四月二十四日上询:近来各省银、钱两项日形短继各该督抚请铸银元,以维国法,未始非补救之一术。

惟各省设局太多,分两、成色难免参差,不便民用,且徒糜经费。湖北、广东两省铸造银元,设局在先,各省如有需用银元之处,均著归并该两省代为铸造应用,无庸另筹设局,以节糜费。等因。钦此。

七月十六日,又准兵部咨黑龙江省核销前敌官兵制装等项银两一折。六[八] 月初六日奉朱批:户部知道。该省需用银元尽可就近由吉林搭铸,著慷遵前旨,毋庸另行设局。钦此。钦遵。先后知照前来。

伏读之余,莫名惶悚,苟非万不得已,何敢一再渎陈。惟边地情形迥与内省不同,实有不便附铸者数端。查本省之款,向以镇边军饷为最巨,长途间阻,每届请领到防必逾半年,军士望眼已穿,势难再向吉办,辗转铸元,致多延误。其不便一。

边饷既难搭铸,所可铸者惟俸饷,通省合计每岁不过三十万。而此三十万饷钱非一时所能提集,往往待放已久,始能凑出两三关,是仍不及搭铸。大约实可搭铸者,终不过如向拨鄂局之数万而已。其不便二。

江境之大,即边饷、俸饷尽数改铸,亦未必敷通省之流通,必须官商合办,搭铸市面之银方可取不尽而用不竭耳。然商人恃本营运,随交随铸则可往返,逾时则不可划。一经往返,所费禁多乎!不能就地开炉,丝毫无所取益。其不便三。

江省地势平衍,自春祖秋,泥淖纵横,运解既难如期,劳费尤多意外,无论俸饷不能全数搭铸,即能全数搭铸,有牵马之费,有护解之费,长此亏耗,虚糜亦不少矣。其不便四。

况自铁路兴工,银、铜两钱竭蹶于平时者更数倍,不为开源之计,徒为补茸之方。俄人取多用宏,区区搭铸之数,断不敌其搜刮,日复一日,必致抹兑盛行,非为鹅眼、沙片而不可得,将来凡事皆难措手。其不便五。

机器之价值陆路之运费、局房之工料,合之不下数万金,皆已十付八九,一经中止,前项银两势必掷于空虚。其不便六。

然如仰邀恩准,仍由本省自行设局,不独前之所谓六不便者皆将化为至便.且六便之外更有有形之巨利一,有无形之巨利二。

查湖北、广东铸元成案,向系九银一铜,以九银一铜计算,铸银十万即可余银一万,除火耗杂费外,所余尚有数千,而就地设炉,俸饷、边饷两项但非立需发放之款,均可随时鼓铸,此内赢余即不甚少。奴才等并于本年八月间,接据合城绅商公察,愿筹资本附局搭铸,所得赢余先提一半报效军饷,下余一半作地方善举暨各股东余利。

又,铁路公司银两亦颇有意附铸,经手人等屡次探询,如能权自我操,未始不可允许,因势利导,源源而来。铸者愈多,所获愈厚,实于司库不无小补。此有形之利也。

江省厘税旺于呼兰境内,该处钱法败坏,非用凭帖即系鹅眼、沙片,每银一两竟易钱五六吊、七八吊不等,故斗称正课向可征钱四五万吊,而买银不过五七千两。若通行银元,银价必平,但就原额征钱买银人官已可增至倍徙。何况税务、商务互相表里,钱法一变,百货畅行,南人攘往熙来,局卡征收势必勃然而兴,过于口额。此无形之利也。

呼兰城厅而外,凡使清钱之地,银价又失之太贱,边军定例月饷四两,马队加干银三两,以正饷四两计算,共不过易京钱九吊、十吊;而银价愈贱者,货价必愈贵,饮食、衣履入不敷出,以致兵丁之选人多视为畏途,其在营稍久之人,又莫不负欠累累,异常困苦。是以上年冬间,奏请开销军粮、运费,部库支绌,未能议准。今若通行银元,百货畅行,货价必可稍平,银价亦当稍涨。大约每银一两可易京钱三吊一二百,兵丁月饷四两,顿增京钱三四吊。再能分别略筹津贴,使销充足,日用既有余裕,军气自可常新,一转移问,即收士饱马腾之效。此又无形之利也。

总之,江省之病,坐在制钱缺乏,必藉银元相辅而行,非多铸不能周流,非设局不能多铸,上为国计,下为民生,体察情形,胥以此事为根源。至于开局伊始,固不免有所耗费。然为利甚溥,为费无多,且所费者皆系已往之所利者,实有可操之券。又分两、成色各省铸造,诚属不甚一律。

今奴才等既为整顿地方起见,关系甚巨,自须严为督查,加意讲求,一俟钦奉朱批,即当咨商湖广督臣,调其优等化验学生暨优等工匠来江承造,务使本省所铸与湖北、广东两省银元无二,以期民乐便用,易于行销。此又经费不至徒糜,堪纾圣者也。合无仰恳天恩,俯念江省事已垂成,相需孔迫,特旨准行之处,出自逾格鸿慈。

所有银元附吉搭铸诸多碍难,恳恩仍准自铸,并请咨调鄂省银元工匠缘由,谨恭折具陈伏乞皇太后、皇上圣鉴训示。谨奏。

光绪二十五年十二月三十日    奉硃批:著寿山体察情形,再行复奏。钦此。


暂无留言

*为必填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