度支部奏遵议都察院奏代递举人张毓英等条陈铜元充斥请设法挽救折(宣统元年十月)奏为遵旨议奏恭折复陈,仰祈圣鉴事。本年九月十七日,军机大臣钦奉谕旨都察院奏代递举人张毓英等条陈铜元充斥请设法挽救呈一件。著度支部议奏,钦此,钦遵抄交到部。原奏内称铜元充斥,病国病民,敬陈八害:一曰劳动工人束缚之害。二日商业亏折之害。三日农业耗损之害。四日非农非
度支部奏遵议都察院奏代递举人张毓英等条陈铜元充斥请设法挽救折
(宣统元年十月二十八日)
奏为遵旨议奏恭折复陈,仰祈圣鉴事。
本年九月十七日,军机大臣钦奉谕旨都察院奏代递举人张毓英等条陈铜元充斥请设法挽救呈一件。著度支部议奏,钦此,钦遵抄交到部。原奏内称铜元充斥,病国病民,敬陈八害:一曰劳动工人束缚之害。二日商业亏折之害。三日农业耗损之害。四日非农非工非商普受之害,五曰债权损失之害,六日地方公款暗蚀之害。七日库款短绌之害。八日国财外溢之害。皆根据学理,体验实情,洵为扼要之论。所拟办法,标本兼治,亦多可采,惟其中有为臣部规划,早已见之实行者,有碍于事实,而不能不量为变通者,谨逐条详议,期臻妥善,为我皇上缕晰陈之:
原奏所称停铸铜元将各厂机器改拨别用,以绝后来,续铸地步一节。上年二月臣部奏令各省停铸铜元,嗣各督抚奏请俟余铜铸完即行停铸。现据津厂、江厂、鄂厂、汴厂、闽厂陆续申报停铸在案。此外粤厂、川厂余铜将次铸罄。前拟购铜续铸。均经臣部咨驳。滇厂开铸伊始,本省尚不敷用,交通不便,亦难运销外省,因未遽令停铸,此后各厂应截应留,所有机件物料,如何量为归并之处即由臣部妥慎筹划,专案奏明办理。
原奏所称禁止私铸,尤宜重悬赏格,缉获外私一节,前年臣部议复直隶总督奏京津铜元纷杂,遵章查禁折内,请饬下各省督抚实行严禁,并设法查拿私铸,嗣复咨行税务处,饬各海关认真严缉各在案。惟巡缉虽已甚严,而根株尚难尽净,诚如请拟所云,来踪去迹,诡秘难防,拟如所请,由臣部咨明各督抚,广设巡逻,重悬赏格,如有人拿解原脏者,分别赏给。并按照光绪三十一年前刑部遵议私铸银铜元治罪专条,切实惩办,庶赏罚兼施,较易收效。
原奏所称收回钱票,令各省准备真货,限期兑换一节,本年五月间臣部奏定限制钞票章程第十三条。内开将来新币发行地方,凡有碍辅币之制钱、铜元、银角等票由部临时专案,饬遵等语,钱票宜收。臣部早已见及,惟现在市鏖交易。半系用钱,若遽令收回此项纸票,恐小民闻风争先兑换。真货既未准备,一时苦无应付之资,市面扰乱,危险何堪言状。俟新币发行。供求足以相剂,再行由臣部妥订详章。逐渐办理。
原奏所称,匀销边省。由度支部通查多寡,酌中拨运一节。查边远各省风气迥殊,新疆习用红钱,甘肃习用制钱,奉天习用银毫,近据奉省清理财政局盘查司库报告,该厂尚存铜元三、四十万枚,未能通用,诚以钱币价格与生活程度相合。过高固难使用,过低亦不能流通。今欲以内地习用之铜元,投之边境,非惟交通未便,运费维艰,而既与习惯相悬,市面必不乐于使用。
原奏所称发给库款,定期收买,以一银元只换百枚为限一节。查抬高价格以十进位,诚为要著,惟行之苟近操切。匪特损失国家财力,而铜元一时踊贵,或为奸商居奇,预蓄铜元以俟贵售,或因铜元愈贵获利既厚,伪造愈多。不为拔本塞源之计,但求削足适履之谋,恐滋流弊。
原奏所称官为通用,钱粮厘税均准暂收铜元一节。光绪三十二年(1906)四月间前财政处具奏整顿圍法以防流弊折内第四条:“凡公家收受钱粮、铜元、与制钱一律行用,不得挑剔,违者参处”等语,铜元可以纳赋,早为国家所许,惟必如原奏所云,地方官吏、省中司库一律收纳铜元,恐于事理多有窒碍,诚以各处丁漕、厘税、征银、征钱至为不一,且公家放款,向系银两,今若悉征铜元,何对支放?至所称丁漕三七搭用,而洋价抑短百数十文或至二百余文。厘金、房指不收铜元,洋价强作一千,竞抑短三百余文,自系官吏舞弊应由各督抚严饬所属,征收税项,无论铜银各元,须照市价折收,不得抑勒。至其治本方法以速定币制为归宿一节。自属要论,所陈官库出纳,商民交易,均以银元为主,铜元为辅,使旧时银两钱串名目一扫而空。及千文以下,始用铜元。百文以下,始用制钱。各项办法,均不为无见!
本年二月间,臣部奏设币制调查局,所请试铸通用银币,暂济民用各节,其用意与原奏大致相合,应即详细研究,逐渐推行,要之铜元固亟宜补救,币制尤力当筹划,维臣等再三商酌,除饬总厂遵照本年臣部所奏,速铸银币以广流通外,仍饬币制调查局,将国币制度详慎妥拟,博稽各国往事,参合中国情形,务求完善,见诸实行。庶国币既定,铜元之害,不禁自绝。所有臣等遵议缘由。理合恭折具陈。伏乞皇上圣鉴。谨奏。
宣统元年十月二十八日具奏。
本日奉旨:依议。钦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