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璧报告:《为考查各省铜币事竣》含章程十六条 光绪三十三年五月初八

【清末机制币相关奏折】 2021-06-17     1014
邮传部尚书陈璧于光绪三十三年五月初八日(1907年6月18日)考查各省铜币事竣,恭复恩命,以及处理币制问题的章程十六条。

邮传部尚书陈璧《望岩堂奏稿》卷六

考察各省铜币事竣恭复  恩命折 清单三附件

光绪三十三年五月初八日(1907年6月18日)

奏为考查各省铜币事竣,恭复恩命,仰祈圣鉴事。

窃臣于光绪三十二年七月二十九日(1906年9月17日)准军机处片交财政处会奏整顿铜币请派大臣考查办理一折,奉旨:著派陈璧前往考查办理。钦此。查原奏内称:各省现在铸造铜币多至十六省,一省或至二三局,限制之数虽多遵照,然不急行整顿,恐多铸争销之弊仍难尽免。惟有将现在局厂酌量归并,除总厂外,山东归并直隶为一厂,湖南归并湖北为一厂,江西、安徽、江苏清江归并江宁为一厂,浙江归并福建为一厂,广西归并广东为一厂,合奉天、河南、四川、云南四厂,共九处。惟云南一厂开办最晚,规模较隘,即由该大臣遴员前往,以期妥速。等语。

又,原奏清单第一条内称:酌留局厂接收之时,查明房屋、机器,每日铸造若干,绘图列表送部汇核。第二条内称:酌留局厂现存铜铅斤重、煤、炭、料物数目、购价,开单列表,送部登记。第三条内称:裁并局厂派员查明机件数目,能否改作他项之用,现存料物查明接收,就近运交。酌留之厂,开单列表,送部登记。第四条、第五条内称:酌留局厂原有之总办、会办、帮办等,应接见查考,办事妥协者,由部会同该省督抚加札委用。由部遴选司员随同前往,接收后札留一员作为会办。购买铜、铅、料物及铸造数目、发收行用铜币价值,责成该员监查。各等语。又于九月初十日(1906年10月27日)臣会同前财政处,户部具奏续拟办法四条一折,第二条内称:裁并局厂,派司员一人前往接收,除厂屋、机器能否改作他用由该省自行酌办外,铜、铅、料物令该厂查明开单,会同点验,即由该厂派员运交归并之处。料价、运费均准作为裁并省分之成本。该厂如有挪借公私款项,裁并后亦由该省自行清理。等语。

嗣于十一月二十三日(1907年1月7日)请训折内奏明:前往各省考查次第、程途,并四川一省拟先派员前往,缘由先后,均奉旨依议。钦此。钦遵于十一月二十八日(1907年1月12日)带领随员及由部奏派各司员束装就道,由京汉铁铬赴河南、湖北,乘江轮至江宁,便赴清江浦,至上海搭海轮至广东、福建,并请假回里省墓,假满启程。复因赴四川考查司员回闽,电奏川厂情形,应否臣亲往考查,三十三年四月十一日(1907年5月22日)奉电传谕旨:著即毋庸前往。等因。钦此。钦遵由闽旋至上海。

因前准度支部咨安徽抚臣恩铭电奏皖省办赈需用铜币,请暂宽限加铸。经部议复,暂准照限制数目加铸一倍,俟臣到皖时再行停铸。当即由上海溯江至安庆,复至汉口,搭火车至天津。次第考查,均随时将各厂大概情形及到省、出省日期电请军机处代奏在案。云南一厂已遵照原奏派员前往。据电称该厂机器未到,尚未开办,应俟开办时,由度支部另行核办。又奉天一厂系酌留省分,应往考查,臣至天津与东三省督臣徐世昌、奉天抚臣唐绍仪会晤。据称前任将军赵尔巽奏请铸造银元,经度支部议准,俟世昌到任后,体察情形奏明办理。奉省银、铜币同在一厂铸造,似应一并由世昌体察办理。等语。当经会同电奏于三十三年五月初一日(1907年6月11日)奉电传谕旨:即著徐世昌等一并考核,奏明办理。等因。钦此。

亦应俟奏报时,由度支部另行核办。至裁并省分,除广西一省由部电询,据该抚复称未经开办应毋庸议外,清江、安徽两厂由臣亲诣考查,其山东、湖南、江西、苏州、浙江五省共八厂,均遵照奏案,派员分投前往,将原奏指查之厂机、料物等项逐件点验,绘图列表一律竣事讫。

臣伏查中国之造铜币,权兴于广东,而江宁、湖北继之。初时余利甚丰,各省因筹款艰难冀得余利,竞相建厂购机,争销多铸,遂致圜法败坏,公私交困,不得已而始有裁停归并之举。臣忝持使节,自陛辞出京七阅月,所至各厂,相其房屋之宜否,其机器之良窳,验其物料之省费,察其员司之贤不肖,核其余利之多寡及出入款项之虚实。

综而论之,机器铸数余利之多,以湖北为最。广东厂房极为合用,办事规则细密,为诸省冠,只以近年销路未畅,余利甚微。直隶安置得宜,办理精核。江宁旧厂乱杂无序,新厂仿照广东,尚属完好,机器铸数几埒湖北,惟从前经理未善,余利短绌。河南机厂无多,亦以章制未备,款目动辄舛误。福建南局开办较早,稍有赢余。东、西两局开办未久即停,徒以巨款易此厂机,尤为可惜。四川余利优于粤闽,惟僻处西隅,转运不易,即厂机亦未完备,尚待扩充。

已拟定整顿办法,行令各该厂遵照办理。谨将所查酌留各厂厂房、机器成本、余利出入款目等项汇开一单,裁并各厂厂房、机器、物料数目汇开一单,拟定划一章程十六条汇开一单,恭呈御览。其余图表、折册、清单,应遵照原奏咨送度支部登记备核。裁并各厂出入款目,因停铸后清理需时,已行令造具妥册送部。抑臣更有请者,整饬财政,货币实重要之端,现在朝廷更新百度,部臣亦汲汲定币制、议本位,铜币为补助品,若不将各省供求相需之数确定而平准之,即此九厂所铸亦必积渐日多,则泉货壅滞,价值低落,而币制终无划一整齐之效。相应请饬下度支部,统筹全局,妥议各厂铸数,并将银、铜各币著为定价,官民收发公其出入而严其限制,颁示天下,用昭法守。一二年后,仍当察看情形酌量停铸、减铸,以剂其平,庶足维持永久而圜政不至紊乱矣。

所有微臣考查各省铜币情形,恭折具陈,伏乞

皇太后、皇上圣鉴训示。谨奏。



谨将考查酌留各省造币分厂厂房、机器、成本、余利、出入款目汇开清单,恭呈御览。



附件一 

(因涉及数量的文字及重量换算极不直观,为了方便现代读者阅读理解,将数字转换成阿拉伯数字,小数点后四舍五入,不影响原著中的调查结果。)

(接上段原文)谨将考查酌留各省造币分厂厂房、机器成本、余利出入款目汇开清单,恭呈御览。



计开:


河南造币分厂

旧管:无项。

新收:

一、借藩库银95000两;

一、借粮道库银45000两;

一、借厘税局银50000两;

一、借赈捐局银19569两;

一、息借官钱局银20000两;

一、息借商号银680234两;

一、售销铜币价值银163928两;

一、各州、县缴赔遗失铜价银87两。

以上共收库平银2549095两。

开除:

一、厂屋银43934两;

一、机器并借用机器局锅炉引擎作价配造零件银92622两;

一、铜、铅、物料并运费、汇费等项银1198959两;

一、煤炭银73482两;

一、薪工银80810两;

一、厂费银42745两;

一、拨还藩库银95000两;

一、拨还赈捐局银19569两;

一、拨还厘税局银20000两;

一、拨还商号银680230两。

以上共支库平银2347354两。

实在:

存库平银201742两,外加厂机估价银110296两,又存料作价银55163两,又存币作价银186179两,共存库平银553379两。

外欠粮道库银45000两、厘税局银30000两、官钱局银20000两,共欠库平银95000两。以上存欠相抵,计获余利库平银458379两,内提拨花红银45838两、学务经费银10000两、巡警学堂经费银8000两、陆军学堂开办经费铜币1000万枚,合银82301两。以上共拨支库平银146139两,实存余利库平银312240两。

查河南造币分厂自光绪三十年十月(1904年11月-12月)奏设,在省城南门外三里堡机器局内西先建一小厂,出数甚微,又于北添建一厂,规模稍大,计厂房66间,办公及员司、工匠住房、库房等258间,熔铜、烘片、烘饼、烘模等炉42座,井4口,水柜1具,烟筒5座,引擎2副,锅炉2座,辗片机3架,舂饼机4架,光边机4架,印花机9架,电灯机2架,各项零星机件皆备,每日可铸当十铜币47-48万枚。所有厂机、物料成本,均系借用官商各款,除陆续归还外,所欠无几。

计自开办至三十二年十二月二十九考查之日(1907年2月11日)止,铸造当十铜币230545880(2.3亿)枚,行销207031493(2.07亿)枚,提拨陆军学堂1000万枚,实在存13514387枚。市价每120余枚合银一两,较各省钱价为高,民间极为信用,因出数无多,各属尚难遍及。惟该厂开办数年,章程规制均未完备,如该厂中间隔机器局,宜筑墙分界,以稽出入。员司冗间、晚间又不宿厂,宜将员数大加删减,湔除官场习气,并令分班值宿,以慎职务。匠役工食宜由总办监发,以杜中饱。厂内各所收发数目,宜汇总考核,并多立簿册,以重款项。至采办物料尤宜切实,勘验兑收严定功过,以除宿弊。已拟整顿办法八条,饬该厂总办·河南候补道朱启凤认真办理,拟定厂名为度支部造币汴厂。此查明河南造币分厂之情形也。




湖北造币分厂

旧管:无项。

新收:

一、售销铜币价值洋例银18372448两。

开除:

一、铜、铅、煤炭、物料银12357604两;

一、薪工银338877两;

一、厂费银111317两。

以上共支洋例银12807799两。

实在:

存余利洋例银5564560两,提拨建造厂屋银171769两,添购机器银671265两,续添机件银17430两,花红银146717两,正阳门工程银2663两,练兵经费银747671两,赔款银1073000两,云南铜本银144286两,解藩库存储备用银214637两,解善后局还息借款银214286两,解官钱局备各学堂购地经费银20408两,各学堂经费银469424两,图书馆经费银51020两,各学堂、局所、祠宇及铁路工程银305171两,各处购买民房、地亩价银156442两,矿务局经费银200000两,工艺局经费银3367两,迁善所经费银796两,习艺所经费银311两,劝业场经费银1839两,代垫纱布、丝麻等局股本银806122两,代织布、纺纱、制麻三局还官钱局款银40816两,荆饷、米折、运费、津贴银4722两,协赈湘灾及运粜米款银146034两,赴豫秋操用款银100031两,浅水轮船价银250000两,官窑砖瓦银12036两,汉口后湖堤工银54300两,潜江西湾堤工银20010两,白沙洲填土工程银10110两。以上共拨支洋例银5056684两,除将前项余利全数动支外,不敷洋例银492034两,系向官钱局挪借垫支,应援照光绪三十二年九月初十日(1906年10月27日)臣会同前财政处、户部奏案,由该省自行清理。外存物料作价合洋例银536971两。(无盈余,欠492034两,库存物料536971两)


湖北银元局附铸铜币

旧管:无项。

新收:一、售销铜币价值估平银8655660两。

开除:

一、铜、铅、物料银5546490两;

一、薪工、厂费银832410两。

以上共支估平银6378900两。

实在:存余利估平银2276759两,提拨花红银137267两,建造厂屋银116548两,添购机器银246187两,解京银元合银5090两,练兵经费银314026两,赔款银466200两,云南铜本银60600两,各学堂经费银389001两,图书馆经费银5357两,各处购买民地银60079两,各项工程银383779两,汉口后湖堤工银22282两,武泰闸工程银120000两,兵工厂经费银90000两,公家花园开办经费银21974两,制麻局添购机价银100000两,修造官窑经费银5005两,马路工程银394两,商报股本银832两。以上共拨支估平银2544621两,除将前项余利全数动支外,不敷估平银267862两,由该局在银元余利项下拨支。外存物料作价,合估平银134517两。(无盈余,欠267862两,库存物料134517两)


湖北汉阳兵工厂附设铜币厂

旧管:无项。

新收:一、售销铜币价值估平银3563061两。

开除:

一、铜饼价银2820460两;

一、煤、炭、杂料银109689两;

一、薪工银43782两;

一、厂费银19286两。

以上共支估平银2993215两。

实在:存余利估平银569486两,除建造厂屋银109841两、购置机器银276301两,余估平银183704两,悉数拨作汉口后湖堤工及修建营房购买民地之用,动支无存。

查湖北造币分厂共三所,一为铜币局,一在银元局附铸,一在兵工厂附设。

铜币局自光绪二十八年八月(1902年9月)奏设,在省城三佛阁街银元局东,就旧铸制钱局厂屋开铸。二十九年扩充库房及熔铜、辗片两厂,并大水池各项工程。三十年扩充电灯房、马力房、印花摇洗两厂及库房各项工程。三十一年扩充数钱处,熔铜、辗片、印花等厂及汽炉各项工程,计厂房17间,库房3所,办公及员司杂役住房44间,熔铜及烘片、烘饼、烘模等炉240口,水池1口,水柜2具,大小烟筒29座,引擎11副,锅炉11座,辗片辊30副,舂饼机23架,光边机13架,印花机105架,电灯机2架,各项零星机件皆备。每日可铸当十铜币400万枚。

开办时未提成本,遇有用款,随时向官钱局挪借,陆续归还。自开办起,至三十二年十二月十五考查之日(1907年1月28日)止,铸造当二十、当十、当五三种,折合当十铜币2548327055(25.5亿)枚,均交官钱局如数行销,厂中无存。市价每150余枚合银一两,民间信用各属皆已遍及。

厂中规制尚称完备,出数之多、得利之厚为各省厂冠。因武汉为长江枢纽,近年京汉路成,商务日见繁盛,故铜币销场较他省为大,然该厂近年铸造已多,铜币价值递见短绌,若不加以限制,恐将来供过于求,银益贵钱益贱必至,现在之价值亦不可保。已饬该厂总办·丁忧湖北试用道高松如,暂将铸数减半铸造,妥慎经理。

银元局在省城三佛阁街,自二十九年闰五月(1903年6月25日至7月24日为闰五月)附铸铜币,除旧铸银元厂机外,添建工厂11间,办公及员司、匠役住房66间,熔、烘等炉68座,水井2口,水柜1具,大烟筒1座,引擎2副,锅炉3座,舂饼机4架,光边机4架,印花机39架,各项零星机件皆备。自二十九年闰五月起,至三十二年二月初一日(1906年3月26日)止,共铸当十铜币1211653299(12.1亿)枚,行销无存。

兵工厂附设之铜币厂在汉阳西门外梅子山下,自三十一年二月(1905年3月6日-4月5日)建厂购机,计厂屋六所,办公员役住房、库房等37间,熔、烘等炉116座,水池1口,水柜1具,烟筒7座,引擎3副,锅炉4座,辗片辊12副,舂饼机8架,光边机8架,印花机50架,各项零星机件皆备。自三十一年二月底起,至三十二年二月(1906年3月底后)止,共铸当十铜币527544700(5.3亿)枚,尽数行销及提拨各用,厂中无存。该两厂铸造铜币现已遵章停止,酌留铜币一局,拟定厂名为度支部造币鄂厂。此查明湖北造币分厂之情形也。



江宁造币分厂

旧管:无项。

新收:

一、借筹防局库平银1222863两;

一、借江安粮道库平银400000两;

一、借支应局湘平银200000两,折库平银192800两;

一、借支应局规银100000两,折库平银91241两;

一、借两淮运司库平银150000两;

一、借海州分司库平银50000两;

一、借筹防局库平银100000两;

一、借筹防局规银300000两,折库平银273723两;

一、借上海制造局规银1000000两,折库平银912409两;

一、售销铜币价值库平银10999864两;

一、银元余利拨作购料等用库平银103571两;

一、存厂余利拨作购机、建厂等用库平银326169两。

以上共收库平银13262466两,湘平银200000两折库平银192800两,规银1400000两折库平银1277372两。共合库平银14732639两。

开除:

一、厂屋银376121两;

一、机器银1369842两;

一、铜、铅、锡、煤、炭、杂料银7413038两;

一、薪工银443923两;

一、厂费银194927两;

一、提还借款银1229960两;

一、由厂提奖花红银16991两。

以上共支库平银11044802两。

实在:存库平银3687837两,内除存司库铸本银789476两,又存厂库铸本银52576两,又存厂库大小银元条片,合银17947两,又应行收回购铜定银30839两,又革道潘学祖欠缴公款以住宅作抵银20000两。共库平银910838两,均作该厂存本另款列存外,实存余利库平银2776998两,外加磅余铜斤作价银26323两,共库平银2803321两,均解交司库拨用。

内提拨花红银144768两,归还借款银618080两,还款补平银10475两,修理西厂工程银7426两,铜价银250000两,还广东机器价银45500两,司署经管铜币官吏津贴银4138两,购铜委员川资、薪水银502两,翰林院经费银508两,京师工巡局经费银2032两,考察政治经费银60345两,云南铜本银10060两,浚浦经费银33763两,各学堂工程经费及出洋学费等项银1516780两,各营军装、器械等项银164898两,各项工程银84771两,提解司库节省银24517两,旗营练兵经费银18500两,善后局经费银16827两,警察局经费银403757两,商务局并商品陈列馆经费银39506两,工艺局经费银42750两,蚕桑公所经费银34725两,江、皖、赣矿务局开办经费银14460两,官报局经费银101501两,下关商埠局经费银1925两,牛痘局经费银1683两,普育堂经费银5850两,开井经费银20750两,京口工艺传习所经费银2892两,清江铜币局借拨经费银20000两,弥补皖岸报效银35556两,医院购地及治病电机银3264两,拨补义赈铜币兑价不敷银43313两,提还商务局拨付比国赛会用款等项银29773两,商务局红奖银7792两,北洋编译约章工价银3042两,铅字机器银3801两,杂支银12980两。

以上共拨支库平银3933208两,内除由司收回原动本款,实拨支库平银3444715两。除将前项解司余利并磅余铜斤作价及光绪二十九年以前西厂代江宁藩司铸造铜币项下另存余利库平银26876两、铸本余存库平银7两全数拨抵外,尚不敷库平银614511两,均由司库垫支,应援照光绪三十二年九月初十日(1906年10月27日)臣会同前财政处、户部奏案,由该省自行清理。又由厂垫付花红库平银17915两,应由司库归还外,欠筹防局库平银544376两,规银300000两折库平银273723两,上海制造局规银796679两折库平银726897两。共欠库平银1544996两,外存厂机、物料原价库平银1884091两。

查江宁造币分厂自光绪二十三年十一月(1897年)奏设,在省城回龙街原建东、西两厂,东厂铸造银元,西厂铸造制钱。次年因制钱亏本停铸。二十七年(1901年)秋间,苏州藩司拨款,就制钱机器代铸铜币,继江宁司局亦仿照办理。二十八年(1902年)复因银元利薄,东厂亦改铸铜币,归江宁藩司代销。二十九年(1903年)又建中厂,共三厂,名曰老厂,革除代铸名目,三厂所铸均归江宁藩司销售。复奏于扬州添一分局,又议就上海制造局附铸。三十一年(1905年)奏明归并沪、扬两局机器另建一厂,固扬局机器先到,暂借金陵机器局安设,冬间建厂工竣,名曰新厂,规模比前为大。

四厂共计厂房78间,员司办公、住房、库房等226间,熔铜、烘片、烘饼、烘模等炉295座,水池1口,水柜4具,大烟筒4座,引擎13副,锅炉21座,辗片机50架,舂饼机27架,光边机16架,印花机97架,电灯机3架,各项零星机件皆备,另存锅炉引擎在外。每日可铸当十铜币400余万枚,以前提借成本,现尚欠银154万余两,系由筹防局上海制造局息借,应令在本省应提余利六成内陆续归还。现在铜价昂贵,余利无多,此项银两均系官款,并令止利还本,以期逐渐清偿。该厂铸造除银元已停,并西厂代铸铜币不计余利外,自二十八年(1902年)东厂改铸起,至三十二年十二月底(1907年2月初)考查之日止,铸造当十铜币1603984850(16亿)枚均交官局如数行销,厂中无存。市价每160余枚合银一两,民间信用,各属均已通行。

历年铸造共得余利银3103167两,内由厂列收余利银326169两作为建厂、购机等用。自二十九年(1903年)改章起,解司余利银2776998两拨作新政用款。查该厂开办日久,厂机之多与鄂省相伯仲,章程、规制亦有可采,而委任未能得人,以致弊端百出。前经升任兵部侍郎臣铁良于光绪三十年(1904年)查办案内查明,该局余利亏短,历任总办刘思训等五员有中饱情事,部议交两江督臣分别查参。此次臣往考查,查明已革道员潘学祖浮冒巨款,奏奉电传谕旨,交两江督臣端方查抄押追在案。是该厂厂务之败坏已非一朝一夕之故,整顿更不容缓。

该老厂厂机布置均未合法,新厂尚属完善,已令将老厂全行裁停,专用新厂。裁汰员司,以节虚糜;选用工匠,以资熟习;撙节煤斤,以轻铸本;慎储机器,以免锈坏;严查门禁,以防偷漏;详核功过,以定赏罚;删减节赏津贴,以省浮费;革除料价折扣,以祛中饱。至该厂铸本,仍另款存储司库,以备购买铜、铅、煤、炭、料物之用,按季报部查核,不得挪作他用。已拟整顿办法十六条,饬该厂总办·江苏候补道匡翼之认真办理。据该厂员声称,新厂机力每日约可铸280万枚,该省因办赈需款,已由度支部议准加铸铜币,当与两江督臣议定,以160万作为定章,额铸120万作为赈款加铸,俟赈务告蒇,再由部核定常年铸数。拟定厂名为度支部造币江厂。此查明江宁造币分厂之情形也。



广东造币分厂

旧管:无项。

新收:

一、善后局拨厂机成本银461918两;

一、售销大小银元价值银86191730两;

一、售销大小铜币价值银6789137两。

以上共收九九五平银93442784两。

开除:

一、厂屋银146918两;

一、机器银315000两;

一、宝纹银、条价银79017848两;

一、铜、铅、锡价银4411574两;

一、杂料银848675两;

一、薪工银844305两;

一、厂费银98903两。

以上共支九九五平银85683223两。

实在:存余利九九五平银7759561两,内除添建厂屋、续购机器等项银281333两,又售铜亏折押铜利息、仓租借息等项银209113两,实存余利九九五平银7269114两,均解交善后局拨用。内提拨花红银202157两,解部铜元合银95294两,解部银元水脚银7635两,解部铜元水脚银32917两, 各省兑换银元、津贴、运费银283694两,留存铸本银200000两,善后局海防经费银4882782两,练饷银229000两,筹备海军经费银200000两,北洋协饷银108900两,广西津贴银120000两,广西军饷银296000两,还汇丰镑款银666000两,万国红十字会经费银36000两,本省平粜米价银22435两,各省赈款银277773两,教案恤款银57600两,给局员家属养赡银2664两。以上共拨支九九五平银7720850两。除将前项余利全数动支外,不敷九九五平银451735两,均由善后局挪借垫支,应援照光绪三十二年九月初十日(1906年10月27日)臣会同前财政处、户部奏案,由该省自行清理。外存银元、铜币、银、铜、铅、锡、杂料作价合九九五平银452684两。

查广东造币分厂自光绪十三年(1887年)正月奏设,在省城大东门外黄华塘地方建造厂屋,十五年(1889年)开铸制钱,十六年(1890年)开铸银元,嗣因铜、铅价涨,亏耗太多,停铸制钱,二十六年(1900年)间开铸铜币,三十二年(1906年)增铸一文铜币。计厂房38间,办公及员司、匠役住房、库房等72间,熔银、熔铜、烘片、烘饼等炉173口,烘模炉1座,水池1口,水柜1具,大小烟筒28座,引擎6副,大小锅炉10座,辗片机24架,舂饼机14架,光边机12架,印花机66架,电灯机2架,各项零星机件皆备。每日可铸小银元20万枚,当十铜币100万枚,建厂购机及物料成本,皆由善后局筹付。除前铸制钱不计外,自开办起,至三十二年年底(1907年2月初)止,共铸五种银元重86205719两零,当十铜币958606000(9.6亿)枚。又一文铜币52487串(5248.7万枚),均由善后局行销。厂中存积银元重13989两零,当十铜币9264000枚,一文铜币6987串(698.7万枚),市价铜币每150余枚合银一两,省城通用大小银元,各属类用制钱,故铜币销路未畅。

历年铸造银元、铜币共得余利7759561两,该厂出入款目向以银、铜两项合并计算,无从分析。

查各省铸造银、铜各元皆创始于广东,司其事者为该局提调·候补直隶州知州薜培榕,厂机布置之妥贴、章程修纂之细密,迥非他省所能比拟。自该牧故后,近亦渐不如前,如该厂采办物料,向由厂探明货色价值,移知善后局照购,应仍照旧章办理。善后局运交之时,应开明购定物料年月、牌号、重量、件数、价值,交厂验收登记,以为核算本利根据。该厂经理铸务,应减轻火耗,并革除藩司、学务、公所附铸名目,以昭核实。本省官员薪俸、夫役工食应如何酌量搭放,并未用铜币,各属应如何设法匀销,均宜上紧集议,以冀流通。其善后局动拨余利,亦应随时报厂登记,仍俟三月一结,划定成数方准提用,不得任便挪移,以符奏案。已拟整顿办法十条,饬该厂总办·广东布政使胡湘林、帮办·江苏候补道方政认真办理。又该省银元通行已久,市面需用甚多,度支部银币祖模尚未颁发,暂令照旧办理。惟小银元铸造已多,贴水日重,现令专铸大银元,以剂其平。铜币销路大滞,令日铸40万,随时察看币价之涨落,以为增减。拟定厂名为度支部造币粤厂。此查明广东造币分厂之情形也。



福建造币分厂

旧管:无项。

新收:

一、借盐道库银222772两;

一、借赈捐局银110000两;

一、售销铜币价值银2683558两。

以上共收库平洋银3016329两。

开除:

一、铜价银1853145两;

一、煤、炭、杂料银96755两;

一、薪工厂费银113132两;

一、提还盐道库款银141866两;

一、提还赈捐局银110000两。

以上共支库平洋银2314898两。

实在:

存库平洋银701431两,除提存成本银29105两外,实存余利库平洋银672325两,外加存币作价银287两。又应收回西厂铜价银28876两,存积杂料并应收回火药局及西厂料价银7778两。

共存余利库平洋银709266两,内提拨花红银103727两,厂屋工程银113458两,机器价值银170989两,学堂经费银64158两,浚浦经费银17865两,樟脑赔款银52431两,农桑局经费银5000两,旗营修理房署银24869两,解财政局银7896两,解藩库银32177两,财政局发电灯公司银6836两,出洋经费银7678两,本厂停铸期内薪工、厂费、息款等项银28329两,各属领销铜币酌贴运费银11362两,各厂铜屑提回净铜酌给红奖银1199两。以上共拨支库平洋银648002两,实存余利库平洋银61264两,连前提存成本银29105两,统共存库平洋银90369两。外欠盐道库库平洋银80950两,另欠厦门息借商款洋银10000元,折库平洋银7250两,共欠库平洋银88200两。


福建机器局附设铜币西厂

旧管:无项。

新收:

一、借藩库银207928两;

一、借盐道库银73065两;

一、借财政局银72291两;

一、售销铜币价值银502599两。

以上共收库平银855883两。

开除:

一、厂屋银36653两;

一、机器银178005两;

一、铜饼银453978两;

一、杂料银17742两;

一、薪工银16177两;

一、厂费银21363两;

一、购买铜饼应付利息、栈租等项银19186两;

一、提还藩库借款银77566两。

以上共支库平银820669两。

实在:存库平银35214两,除提存成本银8537两外,实存余利库平银26677两,凑拨购买铜饼应付利息、栈租之款全数动支外,存延平官运局未缴币价银750两。又存币作价银2012两,又厂屋原价银36653两,又机器原价银178005两。又存料作价银34815两。共存银252235两,内除应拨还南厂铜、炭、杂料价银30354两,实存银221881两,连前提存成本银8537两,共实存库平银230418两。外欠藩库银130362两,盐道库银73065两,财政局银72291两,共欠库平银275719两。


闽海关铜币局

旧管:无项。

新收:

一、借船政洋款银146980两;

一、借军库银79594两;

一、息借商款银50000两;

一、军库垫拨银37678两;

一、售销铜币价值银477425两;

一、紫铜变价银103194两。

以上共收库平银894870两。

开除:

一、厂屋银63475两;

一、机器银132473两;

一、紫铜银173013两;

一、铜饼银280366两;

一、铅、锡、煤、炭、杂料银33300两;

一、薪工厂费银49540两;提还军库借款银30625两;

一、提还军库垫拨37678两;

一、提还商款银50000两。

以上共支库平银850471两。

实在:存余利库平银44399两,外加存币作价银12399两,存料作价银11909两。共存余利库平银68707两,内提拨还军库借款银48968两,洋款利息银18460两,商款利息银2376两,押铜利息银1656两,代船政付洋款利息银19218两,船政借用铜斤合银2681两,船政借用焦炭合银2072两,漳州道借用水灾赈款银2327两。以上共拨支库平银97758两,除将前项余利全数动支外,不敷库平银29051两,已遵照光绪三十三年九月初十日臣会同前财政处、户部奏案,咨行福州将军自行清理。

外存厂机原价库平银195948两,外欠船政洋款库平银146980两。又该局建造厂屋、添配机件、动用船政材料合库平银84000余两未列报册,现准福州将军咨明,亦应列作该局欠款,即于列存厂机原价项下加银84000余两,出入相抵。合并声明。

查福建造币分厂共三所,一为南局,一为西局,一为闽关铜币局。南局自光绪二十六年闰八月(1900年9月24日至10月22日间)开办,在省城南门外南台苍霞洲地方,就以前商办银元旧局铸造银、铜各元,陆续建厂购机。计厂房12间,办公及员司住房、库房等11间,熔银、熔铜、烘片、烘饼等炉51座,水井5口,水柜12具,烟筒9座,引擎7副,锅炉8座,辗片机20架,舂饼机14架,光边机10架,印花机28架,各项零星机件皆备。银元停铸,每日可铸当十铜币60万枚,成本由盐道库拨借归还外,尚欠银80000余两。自开办起,至三十一年(1905年)年底止,铸当二十、当十、当五三种,折合当十铜币347244868(3.5亿)枚半,除行销外,厂存41966枚。西局于三十一年九月(1905年10月份)开办,在省城西门外洪山桥机器局内,计厂房38间,办公及员司、匠役住房、库房104间,熔、烘等炉50座,水井1口,水柜1具,烟筒6座,引擎3副,锅炉4座,辗片机14架,舂饼机6架,光边机10架,印花机36架,电灯机1架,各项零星机件皆备。每日可铸当十铜币31万余枚,成本由各库借拨,提还无几。自开铸起,至年底停铸止,铸当十铜币79059249(0.8亿)枚,除行销外,存积293762枚。

闽关局自三十一年七月(1905年8月份)开办,在马尾船政署前,先于三十年五月间,福州将军崇善奏就鱼雷厂铸造,借银100000元即可敷用。嗣于三十一年八月奏,另择地筹款、建厂、购机,计厂房11间,办公员司、匠役住房、库房70间,熔、烘等炉52座,水井1口,水柜3具,烟筒1座,引擎1副,锅炉3座,辗片机12架,舂饼机8架,光边机11架,印花机20架,各项零星机件皆备。每日可铸当十铜币50余万枚,成本借官商各款,由福州将军自行清理。计自开铸起,至年底停铸止,铸当十铜币73701952(0.7亿)枚,除行销外,抵支无存。市价每150余枚合银一两,省城通用大小银元及各项钱票,搭用铜币无多,各属亦均未能畅销。

查该省设立三厂,铸造綦多,开办之初,因铜币余利甚丰,竞相建厂购机,为筹款之计,当奏咨立案时,户部即虑其一省三厂必致各顾余利,减价争销,乃不数年,钱价大落,向一枚低市钱十三四枚者只抵八九枚,官款无著,负债累累,各省币政之坏、亏耗之多未有甚于闽省者也。

南局开办最早,余利尚多,西局厂机抵还成本尚属不敷。闽关币局总办·候选道马景融竟有亏挪官项诓骗商款之事,准农工商部电咨彻查究办。经臣查实,电奏参革押追。又因欠款抗不清缴,奏奉电传谕旨:交闽浙督臣松寿查追。等因。钦此。钦遵在案。

现在三厂均久已停铸,臣逐往考查办理,皆未合法,所留员司一律令其裁撤。东、西两局距省遥远,机器多不适用,应留为将来扩充船政机器之用。南局地势适中,运输甚便,与闽浙总督松寿、福州将军崇善商酌,拟就南台一局厂屋、机器改设一厂,札令该厂总办·福建藩司连甲、帮办·盐法道鹿学良遵照部章,妥慎经理,拟定厂名为度支部造币闽厂。此查明福建造币分厂之情形也。



直隶造币分厂

旧管:无项。

新收:

一、息借商款银1169464两;

一、机器东局津商旧欠拨备资本银21077两;

一、售销银元价值银4086342两;

一、售销铜币价值银4569364两;

一、山东、奉天等处附铸贴费银18352两;

一、各处造件及拨用料价银12333两;

一、订购料物预付定银收回利息银16119两;

一、购料回用银155930两;

一、由铁路余利项下协济银257637两。

以上共收京平银10306617两。

开除:

一、厂屋银100779两;

一、机器并杂件银247927两;

一、铸银元用白宝价银3744955两;

一、铜、铅、锡价银2874196两;

一、铜饼价银327579两;

一、煤、炭、杂料银210550两;

一、薪工厂费银419260两;

一、商款利息银140818两;

一、刊印铜币票价银85044两。

以上共支京平银8274628两。

实在:存京平银2031989两,内应提存成本京平银97359两。实获余利京平银1934630两,内提拨花红银99366两,公债抵款银824434两,解巡警部银10738两,解练兵处银10723两,淮军军火价值银214766两,建造陆军武备学堂银227033两,工艺局及工业学堂等处经费银489838两,官医局、痘苗局、女医局经费银58581两,官立小学堂等处经费银34613两,劝业会场地价并建造学务公所银40819两。以上共拨支京平银2010912两,内由成本项下拨抵京平银97359两,实存京平银21077两,由该分厂提存备拨。

外欠息借商款银1169460两,又应提归资本银184846两,应提备兵饷银61644两,应提存公积银117968两,应提归官利银83000两,应提归机器、房屋折旧银149444两,应提节省余款银10569两,应提归机器东局津商旧欠资本银21077两。共欠京平银1798013两。外存厂机原价银348726两,存积银元作价合银1124两,存积铜币作价约合银761364两,存铜、铅、锡、物料作价银254696两。共存京平银1365910两。

查直隶造币分厂自光绪二十八年六月(1902年7月份)开办,在天津河北西窑洼,就大悲院建设。三十年复行扩充,计厂房140间,办公及员司、夫役住房、库房82间,熔银铜、烘片、烘饼、烘模等炉84座,水柜2具,烟筒4座,引擎6副,锅炉5座,辗片机23架,舂饼机11架,光边机5架,印花机39架,电灯机2架,各项零星机件皆备。每日可铸银元11000余元、当十铜币60万枚有奇,建厂购机及物料成本共息借商款银1169464两尚未偿还,应由该省自行清理。

自开办起,至三十三年三月底(1907年5月上旬)止,共铸大银元5711910元,二角小银元152091枚,当二十、当十、当五、一文四种铜币,共折合当十铜币682180520(6.8亿)枚半。除行销外,厂中存积大银元1561元、当十铜币106590916(1.1亿)枚半。现时铜币市价每151-152枚易银一两,因与奏定价值悬殊,故存积未售,各属行销三十二处尚未遍及。历年铸造银元、铜币,共得余利银1934631两,出入款目向以银、铜两项合并计算,无从分析。

查该厂厂机布置均尚如法,规则细密,近因铜币价落,停售多日,恪遵奏定例价,亦较各省减价争销者办理合宜,惟与度支部总厂同在一处,将来铸造日多,则铜币充斥堪虞。已饬该厂总办·直隶候补道丁象震、帮办·分省补用道熙钰,遵照限制铸数,妥慎经理,拟定厂名为度支部造币津厂。此查明直隶造币分厂之情形也。



四川造币分厂

旧管:无项。

新收:

一、借藩库银104040两;

一、借盐茶道库银31257两;

一、借盐局银70000两;

一、借警察局银10000两;

一、借筹赈局银290000两;

一、借成绵道库银20808两;

一、借银元局363631两;

一、借机器局银60808两;

一、借机器新厂银248402两;

一、息借铁路公司商款银301716两;

一、息借各票号商款银1227712两;

一、各处垫拨回缴等项杂款银241188两;

一、售销铜币价值银2187081两。

以上共收九七平银5156643两。

开除:

一、厂屋银11209两;

一、沪、汉、宜、渝、嘉五转运局领购机器、铜料价款银2710477两;

一、本厂购买机器银102655两;

一、本厂购买铜、铅、炭斤物料银278074两;

一、外属铜本银42041两;

一、机料运费银68453两;

一、汇费银2290两;

一、打捞沉铜费银15753两;

一、薪工厂费银90338两;

一、提还官商借款银1500387两;

一、借款利息银73097两;

一、铁路股本银2602两;

一、银行股本银20808两;

一、各项杂款银36844两。

以上共支九七平银4955030两。

实在:

存九七平银201613两,外加厂屋原价银14524两,机器原价银331553两,存积铜、炭、杂料作价银1248724两,又应收机器局及新厂银22881两,重庆造币商局银90181两,劝工局银2000两,成绵道等处银6604两,铁路银行股本连汇费银23514两,各转运局存银102237两。共银1842214两。连同前款,共应存九七平银2043827两。外欠官商借款1227987两。除由来往帐目划还官银号银十两外,实欠藩库银83232两,盐库银10404两,警察局银10000两,筹赈局银266704两,银元局银319941两,铁路公司商款银249696两,各票号商款银288000两。共欠银1227977两,外加应付还厘金总局、夔关借款银17840两,商款利息银14479两,机器局厂房、机器炉座等件工料银66562两,统共欠九七平银1326858两。以上存欠相抵,计获余利九七平银716969两,内提拨花红银40513两,机器新厂余利银162348两,出洋学费银14430两,工艺学堂经费银7467两。以上共拨支九七平银224758两,应存九七平银492211两。除应拨付机器新厂余利银81252两外,实存余利九七平银410959两。

查四川造币分厂自光绪二十九年七月(1903年8月底、9月初)开办,在省城东门内迤南下莲池街机器局内,三十年建造铜厂,三十一年添建印花等厂。计厂房69间,办公及员司、匠勇住房、库房等47间,熔铜、烘片、烘饼等炉59座,水井6口,砖、铁水柜各1座,烟筒5座,引擎1副,锅炉2座,辗片机4架,舂饼机14架,光边机1架,印花机23架,各项零星机件皆备,订购机器半未到齐。每日可铸当十铜币30余万枚,陆续提借官商成本为数甚巨,除随时提还外,尚欠银122万余两,应由该省自行清理。

计开办起,至三十二年年底(1907年初)止,共造当二十、当十、当五三种,折合当十铜币275512944(2.8亿)枚,共销270499936(2.7亿)枚,存积5011508枚零。市价每140余枚易银一两,各属仍用制钱,行销未畅,现正徐图推广。

查该厂铸造行销尚无弊窦,核计所得,余利亦不为少。唯川江路险,运料艰难,时有沉失之虞,在上海、汉口、宜昌、重庆、嘉定等五处设局,转运费用稍多,起运物料往往不将料价运费分批开报,又有机器局所运物料笼统在内,前后参错,各局不相联贯,清查款目良非易易。且运局既有,则该厂结算余利只能约计其大略,不能十分确凿,应令审查情势,将五局分别裁留。嗣后购运机铜务饬承办之员将购价、运费按批划清,报厂存案,年终总结一次,该厂月报亦即照数开列,以凭稽核。途中沉失铜斤经冬春水枯打捞无获,应即查明重量、价值,如果数开除,另册详报,不得虚列存款。其续行捞获多寡,即归入余利项下,以昭核实。仍将沉失捞获各确数随同月报报部,未到各项机器有无沉失,亦应查明详报。

该省土产铜斤尤宜加意调查,广行收购,以塞漏厄,以省运费。至厂中员司,亦应裁汰冗闲,严定功过,革除津贴、节赏、乾修诸名目,冀厂务振兴日有起色。拟定整顿办法十二条,饬该厂总办·四川试用道丁昌燕认真办理。拟定厂名为度东部造币蜀厂。

至该省重庆一厂系川汉铁路公司所办,未领官本,现将厂房、机器改作他用,订购铜斤悉数出售,未及开办即已裁停。此查明四川造币分厂之情形也。




附件二 (编者按:主要为裁停各厂厂房、机器物料等固定资产)

谨将考查各省裁停局厂厂房、机器、料物数目汇开清单,恭呈御览。

计开:


清江


一、江苏省于光绪三十年(1904年)在淮安府清江浦仁义洼运河北沿购地建造铜币厂,计自三十一年正月(1905年2月)开铸起,至三十二年七月底(1906年9月上旬)停铸止,共铸当十铜币740085585(7.4亿)枚,销售无存。该厂办公房、住房、厂房、库房共320间,熔铜、烘片、烘饼、烘模等炉132座,大小烟筒15座,水池9口,水柜1具,建造工程漕平银188705两。厂内机器计大小锅炉7座,引擎6副,辗片机12架,舂饼机13架,光边机10架,印花机77架,电灯机1架,一切零星机件皆备。又运料小火轮一只,共购置原价漕平银412601两。查该厂开办之初,机器未齐,订购铜、铅早到,借拨官商成本数百万两,栈租息款尤为不赀,财政固难,事极危迫,幸市价尚好,销路甚畅,不惟弥补巨亏,并将厂房、机器原价60万两悉数提还。结算之时,欠提库银3万余两,所存料物约值4万余两,抵还有余。

臣此次纡道前往,查得该厂滨临运河,转运便利,厂房布置均甚合法,机器用煤极省,钱价较贵,江北水陆数千里,货币流通实非他厂所能比拟。江北提臣昌谓机厂弃置可惜,拟请留铸,以供赈需。查该处办赈需钱,宁厂额铸、加铸为数甚巨,尽可酌拨接济。若再准留该厂,恐停铸省分援案请留,愈形纷扰,面议作罢。惟度支部以前原有收回自办之议,已派妥员看守厂机,至将来如何办理,应由度支部酌议。此查明江苏清江裁停局厂之情形也。


江苏


一、江苏省于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在苏州盘门内梅家桥购地建造铜币旧厂,又于三十年在胥门外枣市桥华利砖瓦公司旧址添购民地建造新厂。旧厂自三十年二月(1904年3月下旬)开铸起,至三十二年五月十二日(1906年7月3日)停铸止,共铸当二十、当十两种铜币,折合当十铜币529430867(5.3亿)枚,除代宝苏铸钱局换收当五制钱,共用当十铜币9636196枚不计价值外,其余尽数销完,共获余利库平银1346158两零。

新厂自三十一年五月(1905年6月)开铸起,至十月二十五日(11月21日)停铸止,共铸当十铜币354812089(3.5亿)枚,销售无存,共获余利漕平银406342两。

两厂余利均已动支。

查旧厂办公房、住房、厂房、库房共144间,熔铜、烘片、烘饼、烘模等炉58座,大小烟筒7座,水柜1具,建造工程库平银67797两零。新厂办公房、住房、厂房、库房共356间,熔铜、烘片、烘饼、烘模等炉100座,大小烟筒6座,水柜1具,建造工程库平银204103两。旧厂机器计大小锅炉4座,单汽缸连四轮炉1副,大小引擎4副,辗片机6架,舂饼机6架,光边机4架,印花机24架,电灯机1架,一切零星机件皆备,共购置原价库平银166750余两。

新厂机器大小锅炉7座,引擎7副,辗片机12架,舂饼机22架,光边机6架,印花机51架,一切零星机件皆备,共购置原价库平银358386两,前项机件新式者多。

现在该两厂均已遵章裁停,机器废置可惜,适度支部总厂因试铸银币,镌刻祖模须添置印花、压模等机,呈由前财政处转咨,于各省停铸之厂指定酌拨,现已电咨江苏巡抚,调取大号印花机8架,舂饼机4架,翦机2架,压模机2架,检齐零件运津济用。由苏至津,运费应请准其作正开销。其余机器及新旧厂屋能否改作他用,仍应遵照光绪三十二年九月初十日(1906年10月27日)臣会同财政处、户部奏案,由该省自行酌办。

至旧厂存积物料,合库平银4685两,新厂存积铜、铅、物料,合规银63458两,亦应令该省遵照奏章酌核办理。此查明江苏苏州裁停局厂之情形也。


安徽


一、安徽省于光绪二十八年四月(1902年5月)就省城东门内鹭鸶桥银元局开铸铜币,二十九年扩充东厂,三十年又添西厂。

查该厂系在裁停之列,应遵照光绪三十二年七月二十九日(1906年9月17日)前财政处、户部原奏,派员往查。惟十二月间,安徽抚臣恩铭电奏,以办赈需款,请宽限加铸,经度支部议复,暂准照原额加铸一倍,俟臣到日,即行归并裁撤。

因又亲往复查,查得该厂自开铸起,至三十二年四月十六日(1906年5月9日)停铸止,共铸当二十、当十、当五三种铜币,折合当十铜币519361334(5.2亿)枚,销售无存,共获余利漕平银791237两。除动支外,尚存漕平银93397两。

该厂新旧办公房、住房、厂房、库房144间,熔铜、烘片、烘饼等炉52座,烟筒2座。修建工程漕平银62217两,厂内机器除借用银元局旧存各件外,计大小锅炉5座,引擎8副,辗片机9架,舂饼机7架,光边机6架,印花机22架,一切零星机件均备。共购置原价规银167975两。现在遵章裁停,前项厂机该省拟改为制造局,厂内存积铜斤煤、炭、杂料,合漕平银192785两,除煤、炭、杂料由该省留作制造局用外,所存铜斤应令遵照光绪三十二年九月初十日(1906年10月27日)臣会同前财政处、户部奏案,由该省派员运交江宁分厂。此查明安徽裁停局厂之情形也。


山东


一、山东省于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在省城西门外东流水购地建造铜币厂,计自三十年七月(1904年8月中旬)开铸起,至三十二年十二月十四日(1907年2月6日)停铸止,共铸造当十、当二两种铜币,折合当十铜币296274556(3亿)枚,销售无存。共获余利库平银346055两,除动支外,实存库平银33774两。

该厂办公房、住房、厂房及厂棚、车棚等共601间。熔铜、烘片、烘饼、烘模等炉55座,烟筒4座,水柜2具,建造工程库平银124240两。厂内机器计大小锅炉4座,引擎4副,辗片机18架,舂饼机12架,人力舂饼机1架,光边机8架,印花机24架,电灯机1架,一切零星机件皆备,共购置原价库平银193375两。

现在遵章裁停,前项厂机能否改作他用,应遵照光绪三十二年九月初十日(1906年10月27日)臣会同前财政处、户部奏案,由该省自行酌办。

至该厂现存物料,合库平银31983两,亦应令该省遵照奏章酌核办理。此查明山东裁停局厂之情形也。


江西


一、江西省于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在省城德胜门外沙窝拨购地亩建造铜币厂,自二十九年三月十六日(1903年4月13日)开铸起,至三十二年十月底(1906年12月中旬)停铸止,共铸当十铜币379722376(3.8亿)枚,均销售无存,共获余利银545940余两,均已动支。

查该厂办公房、住房、厂房、库房301间。熔铜、烘片、烘饼、烘模等炉44座,大小烟筒6座,水柜6具,建造工程库平银53158两。厂内机器计大小锅炉10座,引擎9副,辗片机24架,舂饼机15架,光边机8架,印花机43架,手摇印花机4架,一切零星机件均备,共购置原价银312682两。

现在遵章裁停,前项厂机能否改作他用,应遵照光绪三十二年九月初十日(1906年10月27日)臣会同前财政处、户部奏案,由该省自行酌办。所存物料约合银43900余两,亦应令该省遵照奏章酌核办理。此查明江西裁停局厂之情形也。


浙江


一、浙江省于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就省城报国寺旧军装局制造毛瑟枪子厂内开铸铜币,后又扩充余地,添建厂屋,是为总局。三十一年(1905年)又于省城西大街宝浙铸钱公所旧址添购民地,建造厂屋,是为分局。总局自二十九年二月(1903年3月)开铸起,至三十二年十二月底(1907年2月上旬)止,共铸四种铜币,折合当十铜币821107384(8.2亿)枚。除行销外,存积当十铜币87550192(0.9亿)枚,共获余利洋银2292130元零,均已动支。

分局自三十一年四月(1905年5月)开铸起,至十二月底止,共铸当十铜币163253380(1.6亿)枚,销售无存,共获余利规银151259两,除动支外,实存规银15111两。

总局办公房、住房、库房、厂房共428间,熔铜、烘片、烘饼、烘模等炉132座,大小烟筒4座,水柜2具,建造工程规银137336两。

分局办公房、住房262间,西式厂房、库房5座,淘砂厂房1间,熔铜、烘片、烘饼、烘模等炉138座,大小烟筒6座,水柜4具,建造工程规银137067两。

总局机器计大小锅炉4座,引擎5副,辗片机7架,舂饼机15架,光边机14架,印花机40架,电灯机2架,一切零星机件皆备,共购置原价规银259527两。

分局机器计大小锅炉4座,引擎4副,辗片机8架,舂饼机13架,光边机7架,印花机31架,电灯机2架,一切零星机件皆备,共购置原价规银204320两。

现在遵章裁停,前项厂机能否改作他用,应遵照光绪三十二年九月初十日(1906年10月27日)臣会同前财政处、户部奏案,由该省自行酌办。

至总局现存物料合洋银39924元零,分局存料合洋银44232元零,规银20011两零,亦应令该省遵照奏章酌核办理。此查明浙江裁停局厂之情形也。


湖南


一、湖南省于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在省城内赁屋开局试铸铜币,嗣假旧铸造局房屋,分设一局安置钱炉。后又于省城南门外灵官渡上首购地建立新局,陆续扩充,至三十一年(1905年)全厂落成。

计旧局自光绪二十八年六月(1902年7月份)开铸起,至三十二年八月底(1906年10月上中旬)停铸止,共铸当十铜币179959100(1.8亿)枚,销售无存,共获余利长平银206588两,连存积铜、炭、杂料在内,一并拨交善后局充作修建新军营房之用。

新局自三十一年六月(1905年7月份)开铸起,至三十二年十二月初八日(1907年1月21日)停铸止,共铸当十铜币632356825(6.3亿)枚,销售无存,共获余利长平银1054841两,拨作练兵、浚浦、兴学等用。除全数动支外,不敷长平银430150两,均系善后局垫支。

应遵照光绪三十二年九月初十日(1906年10月27日)臣会同前财政处、户部奏案,由该省自行清理。

现在两局均已裁停。

查旧局厂屋原系租赁民房,业已退租,应毋庸议。

新局办公房56间,库房、厂房20所,公事厅楼房、另院房屋各一座,熔铜、烘片、烘饼、烘模等炉108口,水池1口,水台1座,水柜1具,大小烟筒10座,建造工程长平银163973两。

旧局机器系借用银元局机炉添新补旧,计购辗片机6架,舂饼机2架,光边机2架,印花机27架,连一切零星机件,共购置原价规银46947两,洋例银56100两。

新局锅炉2座,引擎2副,辗片机15架,舂饼机16架,光边机14架,印花机30架,电灯机1架,一切零星机件皆备,共购置原价长平银280844两。前项厂机能否改作他用,应遵照奏案,由该省自行酌办。

至旧局存积铜、炭、杂料等项,共合长平银156570两,已拨交善后局变价动支。其新局所存铜、铅、煤、炭、杂料,共合长平银36302两,应令该省遵照奏章酌核办理。此查明湖南裁停局厂之情形也。




附件三 (编者按:章程十六条清单)

谨将考查各省造币分厂酌拟划一章程十六条,缮具清单,恭呈御览。

计开:

一、各厂现在每日铸数,河南48万枚,湖北200万枚,江宁280万枚,广东40万枚,福建30万枚,四川20余万枚,直隶60万枚。与以前限制之数互有增减,此时市价惟河南为最高,四川次之,湖北尚称平稳,江宁已日见跌落,直隶分厂则与总厂互相维持,未肯减价多销,市价亦无定准,广东、福建不甚行用,虽所铸较限制之数为少,已恐销售为难。应即遵照前财政处、户部原奏,由部核定铸数,行令各该厂遵办,仍不时考核市价,如跌落太甚,即随时减铸、停铸,以维圜法。

一、铜币价值之涨落固系乎铸造之多寡,而行销时之操纵尤为紧要关键。查各省销售之权,广东归善后局,余率归官钱局,当时恐厂中与钱商直接或有流弊,故有此议。惟各官钱局等往往将兑价延搁不交,致与铸本有误。且行销之局又利于钱价低落,以为贩运得利之计,则价值更不能保,是事权益分,即流弊滋甚。各省分厂经此次考查后,由部札派总办,自应按照奏章,所有铸造行销事宜,均责成该厂经理,如有不实不尽,惟该厂员是问。现汴厂已因兑价延搁,电由河南抚臣札令,由厂行销,无论何处领兑,均须按照市价随时缴清现银,其余各厂亦应令仿照办理。倘市价低落,即暂行停售,不得任意兑销,致紊圜政。如厂中存币过多,准电由度支部酌量拨运需用铜币省分行销。

一、从前因各省竞争运销,通商大埠钱价大落,不得已禁止大宗贩运出口。后因各省办理太苛,遂奏有行旅出口、进口准随带铜币2000枚之条。现若遽弛出口之禁,则商人逐利,亦滋纷扰。惟本省以内概禁商运,殊失疏通泉货之意,嗣后行旅进出海口,仍照从前办理,其在本省及裁并之省,均准商人贩运,关卡不得拦阻勒。又沿江、沿海等处裁并省分,赴酌留省分领运铜币,进口、出口应由厂刊发护照,填明枚数、次数及运往处所,经过关津查验放行。仍随时报明度支部查核,并由部察酌情形,如果各省行销疏畅,即将例禁删除,以广流通。

一、铜币于广东,初时币模第一等镌五十枚换一元,二等镌百枚换一元,三等镌二百枚换一元字样,后各省因民间习用制钱,均用当二十、当十、当五等字样。现在银币分量已经奏定,此项铜币若仍用制钱计数,则价值涨落靡常,转失补助银币之意。应令度支部饬由造币总厂详议,将铜币镌刻字样、花纹改定模式,颁发各厂,俾归一律。

一、从前所领祖模,均镌明各厂省分及年分干支字样,因厂数众多,所造成色不一,若不显为识别,则成色不足者不知为何厂所铸、何人承造,难以专其责成,而各省遂因之画分界限,此省之币不能行于彼省,一国之中自生畛域,实与圜政有碍。嗣后新颁祖模,应将前项识别删除,仍于花纹、笔画间稍识区别,以便稽考,俾新币可以通行。

一、各厂从前所铸铜币当十为多,当二十、当五者亦间铸造。惟当二及一文两种,咸以工本过重,铸者寥寥。查日本国铜币计分二种,有白铜、青铜之分,亦可仿照办理。其当二十、当十、当五三种仍用紫铜,当二及一文两种改用黄铜,则工本较轻,庶可推广多铸,以济民用。

一、广东、湖北、直隶三厂均铸有一文铜元,广东系用黄铜有孔,与制钱同,前经度支部奏令各厂仿造。湖北系用紫铜无孔,仍与各种铜币模式一律,惟工本较大,恐多亏赔。直隶系用黄铜无孔,镌明零用一文字样。形质各殊,亦有碍于划一。应令造币总厂调验酌核,重为拟定,通行各省一律仿造。

一、各厂废模收藏不慎,易启偷窃售卖之弊,已行令将各种新旧废模查明数目,烧毁碎沉诸江河。嗣后仍应照前办理,并于报部册内声明备核。

一、各厂月报格式参差不齐,有仅列铜、铅分量不列价值者,颇难考核。此次查阅各厂,惟宁厂册式尚属详晰,应由度支部调取该厂册式,详细审定,刊刻颁发各厂,以后即照式填报。

一、各厂工作簿记实为最要,如汴厂从前随意记载,无详细簿册,考查时款目舛误,稽核殊难。今调阅各厂簿式,惟广东较为完善,应由度支部调取各厂簿式,审定刊刻,颁发各分厂遵用。

一、各分厂从前余利指拨之款太多,如湖北一厂共获余利银556万余两,除全数动支外,计尚不敷银49万余两。江宁一厂共获余利310万余两,除全数动支外,计尚不敷银61万余两。广东一厂共获余利银775万余两,除全数动支外,计尚不敷银45万余两。以有限之余利,供无穷之拨支,实足为厂务之累。除以前提拨不敷之款应援照光绪三十二年九月初十日(1906年10月27日)臣会同前财政处、户部奏准续拟办法第二条,由该省自行清理。嗣后各省分拨余利,应即遵照原奏办法第三条,以一年为一届,三个月综结一次,提出四成解部,作为练兵经费,六成归本省公款,不得预行提用溢支再滋亏累。

一、从前各厂余利先尽拨款,转置本厂欠项于不顾,如江宁一厂新旧借款积欠至154万余两之巨,其他各厂所欠款项亦复不少。前项借款均作建厂、购机、采运物料等项成本之用,获有余利自应首先清还,乃因拨款太多,尽数提用,以致厂中负欠巨债无款归偿。嗣后应在六成余利项下,分年陆续归还,以清积欠。

一、各厂收回币价银两及存储大宗款项,应随时发交殷实商号生息,所得息银,即列入余利项下报部查核。

一、花红一项为奖励员司之用,必须各分厂成数一律,方昭公允。从前各省自分畛域,各不相谋,花红成数参差不一。最多者为福建一省,初按余利提银二成,嗣提八厘充兴学经费,实奖给银一成二厘。河南提一成。四川初提五厘,自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秋季亦按一成提奖。江宁提银六厘,除一厘二提存备用外,实奖给银四厘八。湖北提银五厘,除以二厘五提存备用外,实奖给银二厘五。惟广东历年提奖花红平均计算不及二厘五,为数最少。嗣后拟定划一数目,通行各厂,概按五厘提奖。至前项五厘花红内,奖给员司银若干、提存备用银若干,应视铸数之多寡,厂务之繁简,由各省体察情形,报明度支部核定。惟实缺司道及部派会办司员毋须分给。又查造币总厂所定分给花红章程,内有酌提部饭成数。上年河南分厂亦有由花红内提解部饭银两,各厂自应照办,由部核定成数,以归一律。

一、前财政处、户部原奏清单内称,各省局厂自总办至工役,薪工数目,由臣详查,列表送部查核厘定。又查明每日铸造铜币若干,应用焦煤、杂料、铜、铅火耗数目,列表送部比较查核。各等语。查各厂员司薪水多寡不齐,报用煤焦开支火耗亦参差不一,现已遵照原奏,将考查情形分别列表,咨送度支部参考比较,酌中审定数目,行令各厂一律遵照。

一、此次考查酌留各厂拟定厂名:河南曰度支部造币汴厂,湖北曰度支部造币鄂厂,江宁曰度支部造币江厂,广东曰度支部造币粤厂,福建曰度支部造币闽厂,直隶曰度支部造币津厂,四川曰度支部造币蜀厂,云南曰度支部造币滇厂。应请旨饬下度支部刊刻关防颁发各厂,以资信守。

以上章程十六条,系就此次考查情形,酌拟应由度支部详细核定,通行各分厂遵照办理。

光绪三十三年五月初八日具奏,奉旨度支部议奏,钦此。

暂无留言

*为必填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