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绪三十四年十二月二十五日/公元1909年1月16日《申报》:窃谓统一之本,首重乎通分明之源,莫先乎信,何以言之?度支部为全国财政总汇之区,宜乎内而各衙门外,而各直省所有出入款目,无不周知矣。今竟不然,各衙门经费往往自筹自用,部中多不与闻,各直省款项内销则报部,尽属虚文;外销则部中无从查考。局势涣散,情意睽隔,此不通之弊也。各衙门款项尚属无多,若各
光绪三十四年十二月二十五日/公元1909年1月16日《申报》:
窃谓统一之本,首重乎通分明之源,莫先乎信,何以言之?度支部为全国财政总汇之区,宜乎内而各衙门外,而各直省所有出入款目,无不周知矣。今竟不然,各衙门经费往往自筹自用,部中多不与闻,各直省款项内销则报部,尽属虚文;外销则部中无从查考。局势涣散,情意睽隔,此不通之弊也。各衙门款项尚属无多,若各省之财、全国之财也,何可漫无统纪?
外省于财用实数,每隐匿不令部知,故部中常疑其相欺而内不信外。而部中于外省款项,每令其据实报明,声言决不提用,及至报出,往往食言。故外省常畏其相诳而外不信内,此不信之弊也。
今欲内外、上下相通而不相隔,相信而不相疑,必由部臣、疆臣开诚布公,互相体谅,外省知内部总核之难而不蒙以虚辞;内部知外省办理之难而不绳以苟例。凡事内外相商,通力合作,均不稍存畛域,略设成心,庶几可望财政清明,一洗历年积习,足为宪政之始基。
该部所陈办法六条,臣等公同商酌,拟请悉予照准,而于其中稍有未尽之处,量加变通,谨逐条拟议,为我皇上陈之:
一、外债之借还,宜归该部经理一节。
查外债为国家利害所系,自应统归度支部主持,以免纷歧。但事关交涉,不可不令外务部预闻,应如所议,嗣由募借外债之权,专属度支部,俟议准借入之后,向度支部领取。其指抵之款,偿还之期,亦由部定。各该部、该省如愿自向外国放债之人相商者,只准商定办法,仍须统归度支部出名立约承借。惟度支部应每案先咨明外务部会商办理,以昭慎重。
至从前各部、各省已借洋债,应如何分年归还,均应由各该省核定切实办法,报明度支部立案。各外省尤应于国税、地税未划分之先,预为筹定,以备偿还。第厘定地税、国税章程,在筹备事宜年限内,限于第三、四、五等年办理,各省所借外债,原订还期如有其在后,其预筹偿还之款何者应动国家税、何者应动地方税亦须预为议明,以期两不相妨。
二、在京各衙门所筹款项宜统归该部管理一节。
查度支部有统理全国财权之责,在京各衙门所有自筹款项,自应均归度支部管理,以昭统一。但令全交部库,再向部库请领,未免徒多周折,应请嗣后将来在京各衙门现在已筹、及将来应筹之款,分别随时报明度支部查核。其各衙门应销款项如经度支部查有浮支、滥费,予以切实核减。倘款项实不敷用,由部认真补助。
三、各省银号宜由该部随时稽核一节。
查各省官立银号所出纸票,由公家担责,自应由部稽核。请饬各直省督抚,所有该省官银号,将开设年月及资本实数、现在发出纸票若干、预备金若干、经理协理何人,限六个月逐一详细列表送部,以凭稽考。此举专为稽查部数成本,以期核实起见,所有该银号盈利,仍归该省支销,并不提拨,以免外省疑虑隐饰。邮传部所开交通银行亦应一律办理。
四、各省关涉财政之事,宜随时咨部,以便考核一节。
查度支部于全国财政有考核、准驳之权,各省关涉财政之事自应随时咨部筹商,遵照部议施行。而历来外省皆有款项自筹自用,向不报部,且有时遇有急需,无款可筹,不得不挪用正款,无暇咨商。
朝廷倚任大臣,使其人可信,则于财用一端不必致疑。是则外省督抚于财政出入令其事事通知部臣,无欺无隐,原属正办。恐于突遇急需之时或有坐失事机之虑,拟请嗣后各省关涉财政事件,除遇有非常变故之外,部臣于外省筹商之事,必当曲体其办事为难情形,可准则准,不轻苛驳。如虑各省外销之款一律核实造报,则各疆臣遇有特别议办之事,不能处置,不发清理款项之后,酌留若干,以备各省特别之用。
请旨饬下各省督抚,每省遴派明于财政理法,熟悉该省情形之员一二人,限三个月内来京赴度支部,与该部堂司各官面为筹商。
五、直省官制未改之前,各省藩司宜由部直接考核一节。
查现行官制,外省财政以藩司为总汇之区,现在各巡警道、提学劝业道皆直接民政等部,藩司事同一律,自可援照办理。删华就素藩司所管财政,往往正杂寄存,纠葛不清,若每报督抚之件,皆令随时报部,未免过烦,22省册汇集部阅,字字校对,恐难实事求是,日久徒成具文。应令藩司每季造具简明大纲清册报部查核,部若有可疑之处,可派员赴省稽查。
六、造报逾限宜实行惩处一节。
查各省奏销向有定限,近来习相迟延,允宜惩儆。各项销册皆有一定程式,须稍宽日期乃能按实造报,不致削足适履,虚报了事。请将旧式报销册式一律报废,令各省就该省情形将应办各项销册照实在用项一一拟具,送部核准即可。请饬吏部会同度支部将奏销限期酌量展延,庶可认真办理。
以上六条理财之纲而仍不掣办事之肘,摒除旧日虚伪之习,而亦无高难行之端。请旨饬令内外臣工按照所陈各节切实遵行,以爷副圣明。理财正辞循名责实之至意,如蒙谕允,臣等即通行各处,一体遵照。所有臣等遵议各缘由,理合恭折具陈,伏乞皇上圣鉴。
再,此件事体繁重,是以覆奏稍迟。度支部系原奏衙门,臣载泽故未列衔,合并陈明。谨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