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绪三十四年九月十八日/公元1908年10月12日《申报》:奏为遵议划一币制,通用一两银元,并拟铸造成色请旨遵行,以昭大信而资利用。恭折仰祈圣鉴。事: 八月二十七日,专使美国大臣唐绍仪奏请实行商约各款,并速定币制一折,奉旨:会议政务处速议具奏。钦此。遵查,币制一事迭经廷臣会议,并由各省督抚体察情形,各抒所见。复经臣之洞、臣傅霖、臣世凯等暨度支
光绪三十四年九月十八日/公元1908年10月12日《申报》:
奏为遵议划一币制,通用一两银元,并拟铸造成色请旨遵行,以昭大信而资利用。恭折仰祈圣鉴。事:
八月二十七日,专使美国大臣唐绍仪奏请实行商约各款,并速定币制一折,奉旨:会议政务处速议具奏。钦此。遵查,币制一事迭经廷臣会议,并由各省督抚体察情形,各抒所见。复经臣之洞、臣傅霖、臣世凯等暨度支部分具说贴,于本年三月二十六日奏奉谕旨,著会议政务处、资政院总裁协理、帮办会同妥议具奏。钦此。钦遵在案。仰见朝廷整顿圜法,审慎周详,莫名钦服。
窃惟今日五洲大通,币制尤关紧要。论世界之趋势,则应用金本位,论中国之现形,则应用银本位。而论币制进化之理,则由用铜而进于用金,其中必历一用银之阶段,是中国今日之必当先用银本位者理也,亦势也。惟用银之制,固已询谋佥同,而用一两与用七钱二分,犹未折衷一是。臣等详加复核,综计各省督抚复奏各节,主用一两者十一省之多,而主用七钱二分者不过八省,其余或主兼用两元、或主改用七钱。今该大臣所奏,亦以请用一两为言。
夫论国体则宜求独立,而不可弃主权以从人。论民情则宜顺大同而不可徇商场以改俗。此为今日立法之根本,即为异日行币之权舆。臣等业经屡次奏陈,无庸赘议,兹谨再就主持七钱二分之说与用两之法,熟权利害,摘举要领,为我皇太后皇上缕晰陈之:
如谓人情之便,银元铸造已多,推行较易,不知用元之处皆合银两而行,用两之处并无银元可使。从前铸造龙元,原为抵制墨银起见,国币果能特定,人情孰不信从。至于生计程度,或有币重用奢;币轻用俭之说。顾主币必兼辅币而行,五钱更较七钱为便,况小民日用多资钱数,但使铜币无碍于流行,则侈俗无因而助长。如谓财政之宜,银元价近十钱,子母相权,进位较为直接,不知法偿敬无限制,则市价常有低昂或就法理而论,谓币应计枚,不应计量,然以元为币,固可论枚,以两为元,亦可计数,既无展转折扣之烦,正合重如其文之法。
再推而论之,各国交际之间,则洋款向以银两折还,关税亦以库平伸算。洋商贸易概合银盘,镑价盈亏,亦依银市。用两则可悉仍旧贯,利于推行。至于海关流入之墨银,洋行发行之钞票,现虽骤难禁止,终当拟议及之,又况铸造一两银币,财政处奏明有案,湖北、新疆等省通行有章,即度支部原议,亦有用银本位则用两,尚无大害之说,今本此定议,并采两江督臣端方所奏,多铸五钱银币,一体通行,以此两种为无限法货。再铸每枚一钱及五分两种以辅助之。一钱、五分两种则为调剂向来一角、半角之用。以防物价腾涨之病。即为预备金本位之计。
至度支部前年奏准试铸七钱二分银币,意取顺民所习,轻而易举,以为暂时通用之法。若议划一币制之法以垂久远臣等熟权轻重,向来习用之两、钱、分、厘势难改废,币制重量,自以库平一两较为合宜,惟是铸造成色一节,从前财政处奏定造币章程谓:中国通用足色银一两化分实得纯银不过九钱八、九分。拟定一两及五钱两种为九成六分,其二钱一钱皆以八成五为限。
此次度支部说贴谓:中国宝银,向无十足成色,以近日化验高者,尚不足九八五。若铸十足成色银币,当发行之初,所有银块势不能骤然不用。墨银与各省旧铸龙元,又皆以六钱数分纯银,当七钱数分之用。货币通弊,重则私销,利之所在,朝铸夕改。故二说以减成为便。
臣之洞、臣傅霖、臣世凯等说贴谓:综观大势,统筹全局,现在金币未行,主币必以干成为宜,辅币可以九成为率。
议者谓:十足纯银质软易敝。考俄国半元金卢布重6.544克,内含纯金6克,日本十元金币重二钱二分二厘内含纯金二钱。其杂质皆外加。用时只按足金计算。此外诸国虽不必为整数而用时亦仅计足金。
我国金币未定,暂以银币代之,断不能不一律照办,曾经饬局详加化验试造,若铸一两银币,外加杂质三分,则质坚而声亦清越,至于工火亏耗,不能不预为筹及,每两国币一枚,工火杂质不过三分,可以辅助币小银币余利弥补之。如尚不敷,可提铜元余利弥补之,如再不敷,可以纸币盈余补之,更无再亏之理。统筹而并计,挹彼以注兹,自不难以其所盈,弥其所绌。
议者又以部库收款成色,往往不足,此等亏耗,何所取偿?不知国家出纳,例用足色,其州县交司道库,外省交部库,若银色或有不十足者,尽可批回挂欠,饬令补解,断无人敢于抗违。于仿外省公估局之法,设化验成色之员,专司其事,则无虑其亏耗也。
夫厘定币制,所以崇国体,便民生,去从前之积弊,谋大利于将来,固非如市侩之徒,探赢奇而逐什一,国家若发九成之银币,则商民输纳于官者,亦均系九成之银币。是国家岁入一万万两;今无故自减九千万两,顿少千万巨款。而每年交付赔款数千万,及付购置外洋货物、机械之价,外人断不肯认我国之银币为十足,只作九成计算,前年【1906年】英国已有照会明言不认。则每年所补太巨,约须五百外以外,此款实无所出。议者但知各国银币无足色者,不知我无金币,而以银币代之,不得引诸国为比也。
至于旧日各省元宝、银锭、各国银元暨各省所铸七钱二分大元,以及各项小元,暂听行用民间。从前农局所铸大元,勿庸收回,但涨落听之市价,视为一种生货而已,自于国币毫无妨碍也,至各省督抚复奏之说,或主十成足色,或主九成及九成以外、或主一两之主币为足色,其余辅币为减成。持论各殊,莫衷一是,究应如何定议,伏候圣明裁断,颁谕遵行。
谨将拟复划一币制缘由,会同资政院总裁臣溥伦等恭折具陈。伏乞皇太后、皇上圣鉴训示施行。
再,度支部系原议衙门曾拟具说帖呈递军机处,是以臣载泽未经落衔,合并声明。谨奏。
奉旨:已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