奏为各省贩卖铜元流弊无穷,亟应预筹补救,以维财政。恭折仰祈圣鉴 光绪三十一年七月初四日

【清末机制币相关奏折】 2025-08-10     4
光绪三十一年七月初四日/公元1905年8月4日《申报》:光绪三十一年六月十二日奏为各省贩卖铜元流弊无穷,亟应预筹补救,以维财政。恭折仰祈圣鉴。事:窃维各省铸造铜元,本为补救钱荒,非为图谋余利。开办之初,获利颇巨,于是各省添机加铸,日出日多。举凡一切新政之无款举行者,皆指此余利以为的款,即练兵处摊提兵饷,亦竟指此为大宗。如果行之无弊,以之拨充军需,

光绪三十一年七月初四日/公元1905年8月4日《申报》:


光绪三十一年六月十二日

奏为各省贩卖铜元流弊无穷,亟应预筹补救,以维财政。恭折仰祈圣鉴。事:

窃维各省铸造铜元,本为补救钱荒,非为图谋余利。开办之初,获利颇巨,于是各省添机加铸,日出日多。举凡一切新政之无款举行者,皆指此余利以为的款,即练兵处摊提兵饷,亦竟指此为大宗。如果行之无弊,以之拨充军需,举行新政,岂不甚善?无如出钱日夥,钱价日低。近日西人精会计者,就中国已有之机核计出钱之数,岁可出铜元一万六千四百余兆枚,合制钱一百六十四兆余串,谓中国铜元之价必大低落,内外商务必受其困。

各疆臣非不知之,徒以新政要需,练兵置款,束手无策,不能不为此权宜之计,以顾目前。近来又因铜贵钱贱,余利骤减,不计市面盈绌,一意扩充销路,纷纷外运,互相挤跌,而于各本省之穷乡僻壤,尚未遍行。揆诸补救钱荒之初意大相

刺谬,並于商务之转输,实多暗损。是僻远之区未受铜元之益,繁盛之地先受铜元之害。即以江苏一省论,金陵、苏州、清江三处已各设机厂,所出铜元足敷本省之用,而广东、湖北、浙江、福建,或委员设局运售,或给照招商贩卖,百聚于上海、镇江等处,以致钱价大跌。

近年江西寻常市价,每银一两易钱1100-1200百文,现骤涨至1400余文,每银元一枚向易钱840文,现涨至960文。余利既减,新政之儒,练兵之费,势将无出,官商两困,患在目前。江南财赋以丁漕、盐货、厘金为大宗,向皆收钱易银解库,钱价既落,折耗甚巨,应提盈余,应交课税,损失实多,赔款、军饷难望足敷,商贩暗亏更难枚举。

论者谓前因制钱缺乏,银价太昂,故铸造铜元以补制钱之不足,藉以维持银价;今银价既涨,而又嫌钱价太贱,岂不前后矛盾?不知铸造铜元,原所以补制钱之缺,若本省足用,而尚层出不穹,钱少固荒,钱多亦困,盈虚消长之机,断难偏重,过犹不及,理势然也。若为正本清源之计,亟应妥定画一币制,以垂永久。惟兹事体大,非仓卒所能议行。为目前计,惟有饬铸造铜元各省以本省所铸供本省之用,不准自行贩往他口,由各省督抚酌盈剂虚,随时消长。如某省缺钱,由缺钱省份委员前往购运,于补救之中,仍寓流通之意。

现在直隶、山东两省已禁他省进口,诚属不得已之举,江苏事同一律,应即援案暂禁进口,以救市面。论者又谓钱币贵乎流通,同一中国之钱,行销中国之地,未便各分珍域,且各省铸之钱,岂能存而不用。不知各国圜法,本有限制,现在各省既以钱多为嫌,其出钱最多省份不妨暂行少铸,庶不致漫无限制。臣为维持财政急救时弊起见,相应请旨敕下财政处会同户部,迅速议定办法,通行各省遵照,以维圜法而资补救。

光绪三十一年六月二十四日奉殊批;财政处、户部议奏。钦此。

暂无留言

*为必填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