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统志锐摺:《日本收购制钱私铸铜元》宣统二年十月初十日窃现在时局银根紧迫,正赖维持,而辅助银根之不足,则铜元一项关系最重。查各省纷铸铜元,各省反不通用,只顾贪得余利,不思流弊无穷,已非通盘理财之道。现在又令停铸,而铜元之充斥较不停时反十倍于前,物价亦因此腾踊。推原其故,盖一元折制钱十枚,百余枚即可换银一两。当年每制钱一千,量重总在
都统志锐摺:《日本收购制钱私铸铜元》
宣统二年十月初十日
窃现在时局银根紧迫,正赖维持,而辅助银根之不足,则铜元一项关系最重。查各省纷铸铜元,各省反不通用,只顾贪得余利,不思流弊无穷,已非通盘理财之道。现在又令停铸,而铜元之充斥较不停时反十倍于前,物价亦因此腾踊。推原其故,盖一元折制钱十枚,百余枚即可换银一两。当年每制钱一千,量重总在七斤左右,今百余枚不过斤余,焉能易七斤余之物?
我虽停铸,而日本则急起直追,大收中国制钱,毁成铜块,到华销售。日本并不产铜,即以我之铜易我之银,此已为漏厄之大者。尤有甚者,天津上海租界公然日运铜板到埠,开炉铸成铜元,市价每两换百三十枚者,彼则百五十枚卖与华人,欲用何省字样,登时有钱模印之。奸商得此,仍以百三十枚易银一两。如此互易,每换银十两即可多出银一两有奇。
日日如此,各埠如此,中国之银有不日见其少者乎?故一切物价食用无不较前加至数倍,人民分受其害,国家之漏厄则永无穷期。
现在新币将行,欲图补救,惟有将铜元一枚准折制钱四文或五文,奸商贩卖不能得利,日本铸造亦必亏折,销患无形,塞此无底漏厄,为计莫便于此。
说者或谓,小本经营,存有铜元,一旦如此办法,小民亏折必多。要知一团乱丝,从何抽理,不如断之,反省无算葛藤。若不趁此图维,年复一年,亏折愈多,必致无法可救。
臣此次赴杭,历津、沪、鄂三处,随处切实调查,毫无疑义。又见市面恐慌,疆臣束手。特陈一得之愚,聊为壤流之助。
宣统二年十一月初二日硃批:度支部知道。钦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