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银行监督叶景葵呈度支部文:《吉林官帖历年弊端》宣统三年六月十八日吉省官帖之滥,行之有年,而以官帖为名,阴行其营私罔利之策者,实始于陈玉麟。其时,吉抚朱信任甚专,以度支司而兼管官银号及官帖、官运两局。该司乘新政繁兴之际,滥行官帖吸收民财,赢利甚多,饱飏而去,虽无实证,而众口一词。当时不肖官吏竞尤效之,颜世清之农产公司新负公款七百
大清银行监督叶景葵呈度支部文:《吉林官帖历年弊端》
宣统三年六月十八日
吉省官帖之滥,行之有年,而以官帖为名,阴行其营私罔利之策者,实始于陈玉麟。其时,吉抚朱信任甚专,以度支司而兼管官银号及官帖、官运两局。该司乘新政繁兴之际,滥行官帖吸收民财,赢利甚多,饱飏而去,虽无实证,而众口一词。
当时不肖官吏竞尤效之,颜世清之农产公司新负公款七百万吊,皆官帖局所供拾也,程祖福之水泥公司欠公款七十万两,皆官银号之母财也。其他官神所办营业,如林业局、官输局、官电局、造纸公司、制糖公司之类,或全部失败,或历年亏损,其来也皆官帖,其去也亦官帖。而新政衙署之壮阔,司道科员之冗滥,亦皆侍官帖为尾闾。故此邦官绅,几以官帖为无上妙品。
此次火炎之后,议员正言弹劾,其结果不过要求增发官帖一千五百万吊以资接济,既不付利又缓铸本,官更惮之,敷衍而已。
窃以为治丝理棼【治丝益棼,整理蚕丝找不到头绪,结果越理越乱。指解决问题方法不对,反而使问题更加复杂】之法,必先确定宗旨,无论如何不准再行增发官帖,以绝其行险侥幸之心,然谈可徐图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