度支部尙书等摺:《议覆山东、奉天请续铸银元》光绪三十三年三月二十八日查杨士骧原奏内:东省财政艰窘,自各省铜元浸灌,银价日涨,州县经征钱漕,盈余不敷提解,补助无策,小民因不存铜圆,相率积储粮石,以致粮价陡涨,百物居奇,实属官民俱病。自胶、崴议租,济南开埠,各国银圆逐渐灌入,近又搀以钞票,几视国币为可有可无,久必受制于人,不堪设想。因
度支部尙书等摺:《议覆山东、奉天请续铸银元》
光绪三十三年三月二十八日
查杨士骧原奏内:东省财政艰窘,自各省铜元浸灌,银价日涨,州县经征钱漕,盈余不敷提解,补助无策,小民因不存铜圆,相率积储粮石,以致粮价陡涨,百物居奇,实属官民俱病。自胶、崴议租,济南开埠,各国银圆逐渐灌入,近又搀以钞票,几视国币为可有可无,久必受制于人,不堪设想。
因与司道熟筹审计,佥谓宜试银圆,或可稍资补救。
查造币分厂业经财政处奏明裁并,又定有一两至一钱之制,一经实行,自能补救。惟银币非一二年所能实行,拟请就原有废置机器试铸七钱二分至七分二厘等银圆,精其制造,足其成色,钱漕关税准其一律交纳,铁路矿厂商令行使以挽利权,一俟币制实行,即行停止。……
臣等伏查该两省请铸银圆,自系为补救圜法,抵制洋圆起见,惟货币非画一难望通行,非通行难言抵制。即如山东银圆,自光绪二十四年已准自铸,二十七年复准留铸。历年巳久,尙无实效之可言,何况一时暂铸银圆,岂能有济?
今该抚以一两银币之制实行尚远,欲自铸七钱二分银圆以图补救,查臣部近因筹议币制,并因各省需用银币甚亟,拟请先行试铸通用银币,已于另摺陈明,如蒙愈允,即饬总厂开工铸造,以备行用,而资接济。该抚所请由东省暂行铸造之处,自毋庸置议。
至奉天省份,与他处情形不同。鼓鸦军历陈种种困难,并称三省日、俄货币所在充斥,尙系实情。但吉林银圆局近年并未停铸,前据署吉林将军成勳奏明,俟俄兵撒退,局厂交还,再按定章办理等因。
此后应否由奉天一处鼓铸银币,接济吉、江二省之处,应俟新任东三省总督徐世昌到任后,再行体察情形奏明办理。
奉旨:依议。钦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