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有为《上清帝第二书》 光绪二十一年四月初八日(1895年5月31日《申报》)

【清末机制币相关奏折】 2024-04-23     173
康有为《上清帝第二书》光绪二十一年四月初八日(1895年5月31日)夫富国之法有六:曰钞法,曰铁路,曰机器轮船,曰开矿,曰铸银,曰邮政。今奇穷之余,急筹巨款,而可以聚举国之财、收举国之利,莫如钞法。令天下银号报明资本,皆存现银于户部及各省藩库。户部用精工制钞,自一至百,量其多少,皆给现银之数而加其半,许供赋税、禄饷。其大者,户部皆助资本,其

康有为《上清帝第二书》

光绪二十一年四月初八日(1895年5月31日)

 

夫富国之法有六:曰钞法,曰铁路,曰机器轮船,曰开矿,曰铸银,曰邮政。今奇穷之余,急筹巨款,而可以聚举国之财、收举国之利,莫如钞法。令天下银号报明资本,皆存现银于户部及各省藩库。户部用精工制钞,自一至百,量其多少,皆给现银之数而加其半,许供赋税、禄饷。其大者,户部皆助资本,其亏者,户部皆代摊偿,助其流通,照彰大信。巨商乐借国力,富户不思倒亏。以十八行省计之,可得万万。既有官银行,上下相通,若有铁路船厂大工,可以代筹,军务赈务要需,可以立办。国家借款不须重息中饱,外国汇款无须关票作押,公款寄存可有入息,钞票通行可扩商务。今各省皆有银票、钱票,而作伪万种,利不归公,何如官中为之,骤可富国哉?此多票宜行一。

……

钱币三品以通有无,其制最古。自濠镜通商,洋银流入中国,渐遍于内地,及于京师。观其正朔,则异邦之年号,而非我之纪元也,是谓无正朔。

考其漏厄,则每岁运入约数百万,进口无税,八成夹铅,而换我足银,市价涨落,七钱二分之重,或有涨至八钱者,多方折耗,是谓大漏卮。名实俱亡,吾政之失,孰大于是。

而吾元宝及锭,形难握携,分两又无一定,有加耗、减水、折色、贴费之殊,有库平、规平、湘平、漕平之异。轻重难定,亏折滋多,而彼重率有定,体圆易握,人情所便,其易流通固也。

查泰西皆用本国之银,如俄用卢布,德用马克,奥用福禄林,英用喜林,外国银钱不许通用。我宜自铸银钱以收利权。

今广东已开铸银局,但患经费不敷,未能扩充以铸大圆耳。夫金银质软,只用九成,查美国铸银,每刻可成大圆一千二百,而每圆之利三分,移作制造之费犹有余,利亦厚矣。

请饬下户部预筹巨款,并令各直省皆开铸银局,其花纹、年号、色样、成色,皆照广东铸造。置大圆,由督抚选精明廉吏专司此局,厚其薪水,严其刑罚,督抚以时月抽提,户部以化学核验。他日矿产既盛,增铸金钱,抵禁洋圆,改铸钱两,令严而民信,可以塞漏卮而存正朔矣。此宜行者五。

《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利·戊戌变法》第 2册,页 140-143。


暂无留言

*为必填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