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信《奏覆直隶铸钱亏损,请缓铸》 光绪二十五年三月二十六日(1899年5月5日《申报》)

【清末机制币相关奏折】 2024-04-20     171
户部尚书敬信等折:《奏覆直隶铸钱亏损,请缓铸》光绪二十五年三月二十六日(1899年5月5日)内阁钞出直隶总督裕禄奏《试铸制钱,搭解部库,筹辩情形》一摺,光绪二十五年三月十一日奉殊批,户部议奏。单并发。钦此。……臣等窃维近年以来,因铜价翔贵,钱荒之弊,于各省皆然。推原其故,一由莠民之销毁,一由洋人之收买。销毁者以造铜器,或改铸私钱,收买者,

户部尚书敬信等折:《奏覆直隶铸钱亏损,请缓铸》

光绪二十五年三月二十六日(1899年5月5日)

 

内阁钞出直隶总督裕禄奏《试铸制钱,搭解部库,筹辩情形》一摺,光绪二十五年三月十一日奉殊批,户部议奏。单并发。钦此。……

臣等窃维近年以来,因铜价翔贵,钱荒之弊,于各省皆然。推原其故,一由莠民之销毁,一由洋人之收买。销毁者以造铜器,或改铸私钱,收买者,以钱熔化成铜,先提金银若干,再作铜售卖。计每钱千文,除去所配铅数,约可得净铜四斤,就现时铜价而论,可易银一两二钱上下。若每文一钱以上之旧制钱,铅数尤少,铜质尤佳,其获利更不啻倍蓗。以致钱日少而价日昂,百货腾贵,商民交困,几不聊生。

各将军、督、抚臣因各该地方之钱异常缺乏,不敷周转,或请制造银元,或请鼓铸制钱,并酌加铅斤,减轻分两,以济圜法之穷。无如铜价日增,不但未复卯额,并不能一律开铸,且有旋铸旋停者。所以旧钱既少,新钱亦不加多,迄今各省钱价讫未平减。

查臣部初购洋铜时,每百斤仅合银十一两有零,后渐长至十五六两,兹直隶现在所购之铜,竟增至三十一两,较臣部初购之价将及三倍。铜价如此之贵,铸钱安得不多所亏折。

原奏所称筹办搭解制钱,非赶铸新钱,不足以资补苴,计每铸制钱一千文,实须亏折工本制钱四百九十一文,鼓铸愈多,亏折愈巨。倘铜铅价值再增,则所更不止此。若由市间易解,不特市面钱缺收集不易,且恐钱价愈涨,致与民用有碍等语,自系实在情形。

臣等公同商酌,铸钱则成本之亏折过巨,易钱则小民之生计攸关,若准其作正开销,而库款之支绌异常,实难再筹此巨款。若令其设法收集,而民生之凋敝巳甚,何堪更蹙其生机。再四筹思,殊无两全之策。

直隶如此,他省亦可想而知。

伏查本年二月间,两广总督谭钟麟等奏称:广东制钱铸重七分,核计每千文须赔四五百文,若铸八分,则所赔更多,此时实难筹兹巨款,容俟铜价稍平,再行设法开铸等因一片。奉硃批,着照所请,一俟铜价稍平,即行设法开铸,以资周转。钦此。是亏折太多,不得不暂从缓议,已仰邀圣明洞鉴。

今直隶开铸制钱,核其成本亏折之数,与广东无异,可否俟铜价稍平,再行加铸制钱,以供搭解之处,臣等未敢擅拟,恭请钦定,伏候命下遵行。

如蒙俞允,请饬下直隶总督仍随时考查铜价,设法相机办理,毋任稍涉延诿。至该省常年应铸之钱,仍査照向章,接续鼓铸,不得因铜贵停炉,致妨民用。


暂无留言

*为必填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