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天府尹胡燏棻摺:《请铸银元及铸机制钱以救钱荒》光绪二十三年十二月二十三日(1898年1月15日)本年十二月十七日军机处片交,本日翰林院侍讲学士济澄【济澂】奏请通章程一摺,军机大臣面奉谕旨,着顺天府议办理。钦此。钦遵。到臣衙门。原奏内称:自铁路开行以来,每日所收车费钱文不下千数百串,均运至天津,就地熔化,从中牟利,为制钱一大漏卮等语。查火车
顺天府尹胡燏棻摺:《请铸银元及铸机制钱以救钱荒》
光绪二十三年十二月二十三日(1898年1月15日)
本年十二月十七日军机处片交,本日翰林院侍讲学士济澄【济澂】奏请通章程一摺,军机大臣面奉谕旨,着顺天府议办理。钦此。钦遵。到臣衙门。
原奏内称:自铁路开行以来,每日所收车费钱文不下千数百串,均运至天津,就地熔化,从中牟利,为制钱一大漏卮等语。
查火车所收客货各价,概用银元,其有不足一元及畸零尾数,始以制钱交纳。前经臣分饬各站将所收价值,初按五日开报次,近按一日一报,核计马家铺、丰台两站,每月不过一万余串,尙系银元居其大半。盖以京站只有人载,并无货色,每日何曾有收钱千数百串之多?而近京车站及货栈各工,尙未告竣,所需匠役工价,即此项制钱发给,随收随放,藉资周转,有时用钱不敷,尙以现银向商家兑换钱文,始行支放,安有余钱运津之理。…
近日钱荒之弊,不独京师念然,奉天将军臣依克唐阿曾经电牍粉驰,请禁现钱入关,直隶督臣王文韶又有禁钱出境之举,即南省无铁路各处,见诸奏报,亦莫不皆然。臣近准户部行知,将铁路由京至津榆一带所收制钱,集有成数,解部兑银归款。在部中亟需制钱用项,臣何敢不共体时艰。
乃天津各钱铺一闻此信,同时倒闭者至有七家,市面为之掣动,即未便以津站钱款解运来京。仅恃近京数站多方筹集,深恐批解无多,无以应部臣之用。此皆该侍讲学士液晶澂,徒听乡曲谣传,不明事理之言。
即户部议覆,该侍讲学士及御史茹泰等奏维持圜法摺内所称,请令臣禁止大车装载成箱成包成捆制钱运往他处,亦尙未曲加体察也。
臣推原银贱之故,由于金贵。
日本向与中国同用银币,近年亦改铸金钱,期与西洋相故。前同治初年,京城市肆每银一两亦仅换当十大钱八九串、至十串为止。维时物价便宜,由于银贱而金亦贱,两得其平。
光绪十七八年以前,每英金一镑不过合银三两五钱至四两,今则涨至七两或八两有奇。中国金价因之而涨,银价因之而落。如果铜价和平,犹可多铸制钱以资补救,现在滇铜不足,多购洋铜,价亦日涨,不能鼓铸。奸商暗地毁钱卖铜,臣亦不能保其必无。是钱则有毁无铸,焉得不日见其少?
至于市面交易,洋货固以镑计算,价须加倍,百物采购则用银,零星销售则用钱,物价即不能得其平,此乃东西洋各国重用金币所致。中华非赶紧开采金银各矿,一时断难挽救。
但急则治标,未尝无变通之法。
臣愚以为,宜由户部购置机器,设局铸造银元,其轻重成色必须一一核准,不可稍有参差,民间应完粮税,准其以部铸银元仿照两广加成搭兑,市面即易通用。而中国向用墨西哥之银元,即不能独擅其利。有此一项小银元周流市面,以辅制钱之不足,钱价自可平减。
第购器设局各事,计非年余不办,应请旨饬下户部电致广东督抚臣,添铸大小银元,均匀搭配,合银十万两,准抵京饷,于明年开河时派员赶运解京,以济目前之急。一面妥筹设立铸银元局,从速办理。并采买洋铜,酌铸钱文,分两不必过重,应用机器压模,钱样始能精洁。轻则私毁者无利可图,精则私铸者未能如式,其弊不禁而自绝。
然必无游移,无推诿,不授权胥吏之手,其搀和铜色与准配分两,必须催一二洋人经管,可杜华人见小私心。立法之初,务使一洗宝泉、宝源两局炉头积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