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三省货币状况作者:徐墀《东方杂志》1923年20卷 第7期我国货币之紊乱,可谓为世界独一无二。其历史上,政治上,经济上,地理上所造成之原因,中外人士,多有详细之调查与报吿。统其大要:不外我国幅员广大,交通不便,户口繁庶,各地语言习俗既殊,经济状况又异,是为主因;而今日政客害民,军阀蠹国,致使划一币制,仍未实力施行,金融之整理,徒供口头之谈资
东三省货币状况
作者:徐墀 《东方杂志》 1923年 20卷 第 7 期
我国货币之紊乱,可谓为世界独一无二。其历史上,政治上,经济上,地理上所造成之原因,中外人士,多有详细之调查与报吿。统其大要:不外我国幅员广大,交通不便,户口繁庶,各地语言习俗既殊,经济状况又异,是为主因;而今日政客害民,军阀蠹国,致使划一币制,仍未实力施行,金融之整理,徒供口头之谈资,又有以助成之也。
沿海及扬子江流域各省区,其货币状况及金融情形,国内人士,多有深悉之者。惟东三省僻处东北隅,历来闭关封禁,甲午而后,始日渐开关,其货币之状况,国内人士,多未注意。其实东三省货币之紊乱情形,较诸内地,有过之无不及。不揣谫陋【浅薄之意】,就调查所得,为述之如左,以备国人留心此项问题者之参考焉。
现时东三省货币,大约可类别之如下:(一)大条银及银圆,(二)铜币,(三)本省纸币,(四)外国货币。
(一)大条银及银圆
大条银多数流通于满洲之西北部,及蒙古之喀尔喀车臣汗间,盖蒙民对于银圆尙多顾虑,不肯通用,故仍沿旧习,使用元宝也。银圆则于各铁路沿线乡村市镇,以及松花江沿岸通商口岸流通甚广。分大洋、小洋二种,一如关内。大洋以北洋及袁世凯像者为最通行,西班牙,墨西哥及香港银圆亦有行使市面者。此外尙有吉林、奉天造币厂所铸之银圆,亦可通用,惟其重量与价値,较北洋银圆稍逊耳。小洋极少,代以小洋票,以便零找。
(二)铜币
铜币分制钱与铜圆两种,无论何处,均能通用。
制钱原为杂质黄铜所铸成,中有方孔,其大小轻重,参差不一,分一文、五文、十文数种,通行乡市间。土人习惯,以绳将钱联串之,名曰“吊”。一吊之数,因各省各县习俗而异,有以数十百文为一吊者,有以百四十五文为一吊者,又有以千文为一吊者。后因制钱非常缺乏,乃鼓铸铜元以救济之。
铜元一枚,当制钱十文,用红铜铸成,其初信用颇佳;惟其后滥发,质渐羼杂【搀杂混杂】,迄今价格涨落无常,一若京津间焉。
(三)纸币
满洲纸币,俱按硬货单位等级印发,故有大洋票、小洋票、钱吊票、铜元票之别。兹按照发行机关,别为三大类如左:
(甲)银行钞票
中国及交通支行、东三省总行,均有发行钞票之权。所发纸币,具有充足准备基金,无限制兑现,是以流通甚广而速。民国十年冬,各该银行在 满洲发行纸币之数如左:
1、中国银行 二百万元,分大洋票,小洋票两种;小洋票又分五分,一角、二角、五角等票;大洋票由一元、五元、十元、二十元、五十元,而至百元。
2、交通银行 五百万元,各项纸币种类等级,与中行同。
3、东三省银行 六百万元,小洋票有五分、一角、二角之分;大洋票有一元、五元、十元之分。
中国东三省两行,所发钞票,俱有十足银元准备兑现基金,即每元钞票有一银元之准备。交行仅有七成准备基金为银元,余三成,则为各种有价证券及物产。中国及东三省两行,均在哈尔滨发行纸币。交通行则在哈尔滨及黑河发行。各行纸币,虽已逐渐伸张其势力于内地,惟内地村农对之尙多怀疑,不甚通用。如携至直鲁等省,尙须折扣兑换。
(乙)省银号纸币:
1奉天东三省官银总号发行大洋汇兑券及小洋票,其种类与等级,与东三省银行同;得在奉天省城吉林、长春、哈尔滨、北京、天津、烟台等处,照该号规定数目,逐日悬牌市价,汇兑上海规银,故流通颇广。省设之公济钱号,则发行钱吊票及铜元票、钱吊票,本地通称“官帖”。
2吉林永衡官银号所发纸币,可分三大类:(一)大洋票,(二)小洋票,(三)官帖,即钱吊票。大洋票按照 吉林银元发行一元,十元,两种。小洋票按银角等级,分一角、二角、五角三种。官帖按现钱吊等级,发行一、二、三、五、十、五十及百吊。
3黑龙江官银号及广信公司:(广信公司已于民国九年归并于官银号,惟所发纸币,现仍通行)现行使市面之黑省纸币,为广信公司所发之一、二、三、五、十、五十及百吊纸票;官银号之十、二十、三十、五十、一百及二百枚铜元票,一、二、三、五及十角小洋票,一、五及十元大洋票。大洋票专备与奉天及他处汇兑与转账之用,市面上流通极尠【鲜,少见之意】。
东三省官银总号,办理颇善,所发纸币,尙能维持其价格与信用。惟吉、黑两省官银号所发纸币,初尙未与现货相离,然因无充足之兑现准备,积久低落,滥发愈多,价格愈低。至今每现大洋国币一元,换钱帖至一百余吊,每吊只当铜元二枚;小洋票一角,亦落至钱帖一吊余,市价多自二吊二角起码。
官帖价格,通常于夏季农产停止交易之时则低降,迨冬季农产贸易最盛之秋则略为腾升,以使用多也。
查吉林官银号,积亏已达五万万余吊,历年垫支军政费,多至大洋三千余万元。
黑龙江官银号印发纸币,票面约値350兆吊;广信公司约发508兆吊。
印票所用纸质,极其粗劣,多用本国纸,式样又极简陋,其大小约合普通洋信纸八分一之面积。私印假冒,实难查禁,斯亦为其价格低降之一原因也。
然内地乡镇土产贸易,皆以官帖为本位。每省之内,惟通用本省官银号所发之纸币,尤以吊票居最多数,实占有从前现钱吊之地位。盖从前现钱吊,为东省最普通之交易媒介,人民对之,有极大信用,所有贸易记账清算,均以吊为单位;今现钱吊既绝迹于市面,内地粮食土产之买卖,乃以官帖代之;各项税捐,亦以官帖按库平两折合若干吊缴纳之。铜元票小洋票亦流通颇广。
(丙)各县、市、镇、商会,及私人银号钱庄,亦有发行纸币者;
吊票居多数,即所谓“私帖”者是已。私帖不能用以交纳捐税,并不能流出发行之县市,或各发行团体势力范围以外,仅在本地方上使用而已。其准备基金,多系物产而非现货,全赖人民之信仰行使耳。中央政府虽有禁止私帖之明令,然实际上,私人机关仍操内县金融之权。
其私帖大宗已禁者,为哈尔滨道里商会之钱帖,因不归县署管辖,咨行滨江道尹查禁;长春满蒙银行,已设分行十二处,行使私帖一千五百万吊,由吉林财政厅封禁;松江林业公司,驻蛟河,滥发私帖,有千吊五百吊大张,由额穆县饬警收回。官帖发行,已患其多,各大埠以外,小县私帖充斥,且官号小帖甚少,零用不便,商家私帖,势难禁遏也。
(丁)外国货币
满洲未开辟以前,地方殷富【地方殷实富裕之人】所用现银元宝,约五十两一块,辅以碎银制钱,现货交易。自俄人南侵,始行金卢布及银镍铜等辅币;银辅币有十、二十、五十戈比等小银元,镍辅币为五戈比,铜辅币为一戈比,约合我国一分,后又盛行羌帖。日本战胜,始用老头票,即朝鲜银行券,为今日东三省最通行之外国钞票,亦即吸收我国现货及土产最多数之外国钞票,将来捣乱东省经济界,恐亦即此物。
帖自俄国革命后,价格一落千丈,一变而为不兑现纸币,迄今全无行市,我国商人所受损失,为数极大,今已禁止其进口矣。
夫币制紊乱,金融则日处飘摇之中,虚币价値升降无常,物价则随之而涨落,民商俱受其害,是为阻滞实业发达之最大原因。投机事业,亦因是接踵而起,纯至今日,东省经济界,发生极大恐慌。小钱庄之开设,日见增加,专营货币兑换事业,以渔重利,惟贫苦小民,则愈贫苦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