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银圆在中国的流通1871年5月10日(同治十年三月二十一日)1868年日本由香港购得全套币机器。1871年5月10日,日政府合于大阪之国家造币厂开始铸造银币,定名为圆。成色900,总重416英厘(26.956格兰),纯银量374/英厘。……行用数年后,……日本政府决增加币重,由416英厘至420英厘,俾与美国贸易银元相仿。……讵此新币发行后,成效适与所期者相反,所谋驱逐之墨币,其在
日本银圆在中国的流通
1871年5月10日(同治十年三月二十一日)
1868年日本由香港购得全套币机器。
1871年5月10日,日政府合于大阪之国家造币厂开始铸造银币,定名为圆。成色900,总重416英厘(26.956格兰),纯银量374/英厘。……行用数年后,……日本政府决增加币重,由416英厘至420英厘,俾与美国贸易银元相仿。……讵此新币发行后,成效适与所期者相反,所谋驱逐之墨币,其在国内转日增日盛,以替代此新币。
于是,1878年,日政府决行暂停铸造,转而续铸旧有之轻币,后仍规定为全国之法币。俄而,银价跌落,其造币厂不得不积极添铸银币,以应市需。
当1871至1897年间,计铸有16500万枚(其中出国外者逾 11000万枚)。此可知,其时日元亦颇为墨币之一劲敌也。
当香港英币(1895年)未问世以前,是即以马来半岛及新加坡之主要货币。此币经创行数年后,果渐将墨币由日本境内逐出,并在中国各主要商埠,以及朝鲜、安南、暹罗等处流通,亦与墨币有分庭抗礼之概云。
耿爱德着:《中国货币论》 蔡释本,页 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