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论铜元充斥之由来及应从速筹议补救之方法(有删节、整理) 1909年6月4日

【清末民国媒体舆论文章】 2025-08-11     4
宣统元年四月十七日/公元1909年6月4日《申报》:铜元为祸,等诸洪水,几怀襄于士农工商间,其害既如昨报所述,顾犹未已也,何以?故曰,铜元之来源未塞,方日夜浸淫,蔓延横决,其充斥将数倍于今日,其流祸亦将数倍于今日,顾今日铜元之祸,已非细流绢绢之势矣。其来源既不易杜,其横流又未易平,不塞其流,铜元之祸固有继涨增高之势。欲划补救,必先杜铜元之来源;欲

宣统元年四月十七日/公元1909年6月4日《申报》:


铜元为祸,等诸洪水,几怀襄于士农工商间,其害既如昨报所述,顾犹未已也,何以?故曰,铜元之来源未塞,方日夜浸淫,蔓延横决,其充斥将数倍于今日,其流祸亦将数倍于今日,顾今日铜元之祸,已非细流绢绢之势矣。其来源既不易杜,其横流又未易平,不塞其流,铜元之祸固有继涨增高之势。欲划补救,必先杜铜元之来源;欲杜铜元来源,必先知其来源所在。试先言铜元充斥之由来。

    盖铜元之由来,非一途矣。其一由于各省之鼓铸,一由于市侩之私铸,一由于外洋之私贩,此数者,固人人能知之。夫铜元之本值甚微,而代价极贵。一枚之值,不过三四文或四五文,而效用则当十。故不惟奸商市侩、罔利之徒私购手摇机器或其他旧机器改制私铸铜元,法所难禁,私造偷铸仍不乏人,然其为患犹小焉,盖手摇机所出铜元有限。外洋运入,其势无穷,购买铜坯,存本较重,外洋制造,本值较轻。故私铸之铜元既不能不禁,而外洋之滥入,更不能不设法以严为之防。

    闻有某国兵轮载运铜元驻泊口外,有往兑者,每洋兑180元【枚】,某有镇小钱店每洋亦兑160元【枚】,盖某钱店即某兵轮之机关部也。

    其余若烟台、若天津等通商各埠,或运铜元兑换,或运铜元购物,莫不获其大利以去。故不早为设法严防,中国益将贫弱而不可救。盖各省鼓铸之铜斤既多来自外洋者,则中国购买铜斤之费,已丧其几何之利益;及私运滥入,而我国又丧其几何之利益。故自各省鼓铸铜元以来,各督抚所得之利益少,而外人及奸民所得之利益多。为今之计,莫若各省先停铸,则铜元之内源塞,而后设法禁私铸、禁私贩,则铜元之外流亦塞。

    如果前说行,则未铸、未运之铜元诚可稍杀其势,若已铸、已运之铜元,其充斥仍如故也,是亦当议一补救之方法。

    铜元减折之风潮,去年盛于浙江,近日且影响于洙泾、奉贤等处,虽经县令亲往晓谕,其祸迄未稍息。说者谓,铜元减折,亦未始不可以行,盖私铸私运之多,由于获利之厚,若一经减折,则获利稍薄而私铸、私运者因是乃少,此一说也。且不减折,则减折行用市集之铜元,灌输于不减折之市集,若一经减折,则不但足以抵制他省铜元之输入,且可以本省铜元之灌输于他省,此又一说也。

    顾前由之说,则减折一二文尚不能生其效力,必至如鲁抚所奏, 减折至四五文,方可由后之说,则是以邻国为壑而非善全之策也。况减折之说,一则奸商豪贾任意高下,或八九文、或六七文不等,不第钱制因而大坏,而既抬之物价,店肆未必能复平,而平民再受减折之累,则一般贫民尚足以图其生活耶?故为今之计,莫若一面定法偿,以十铜元为一角,十角为一元,满洋用洋,满角用角,而更铸不及十文之铜元,以为相辅,如此,则铜元充斥之祸或可稍息乎。

    今铜元之充斥已如彼,而官民之受累又如此,于此而不急图抵塞、急图补救,鼓铸者虽停铸、未禁者虽严禁,而流弊所至,贫民将不止于打店,商店将不止于罢市,工人将不止于罢工,州县将不止于亏累,其变故仍不少也。至如何妥善筹划,悉心考究,以除铜元之害,则责在政府。

暂无留言

*为必填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