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铜元流弊说(有删节) 1902年3月28日

【清末民国媒体舆论文章】 2025-08-09     4
光绪二十八年二月十九日/公元1902年3月28日《申报》:中国铜元初行于粤闽二省,仿东西洋各国成法机铸通行。成本较制钱轻,官中既有余利可沾,民间以其轻而易齐,无不乐用,诚利国便民,一举而两得也。去岁聂仲芳中丞抚军吴下【吴地,此处指聂缉椝本年任苏抚所辖之“苏省”】,以苏省制钱缺乏,特仿闽粤章程,由司库筹备成本,每批银一万两解交江南银圆局铸造当十铜圆,

光绪二十八年二月十九日/公元1902年3月28日《申报》:


中国铜元初行于粤闽二省,仿东西洋各国成法机铸通行。成本较制钱轻,官中既有余利可沾,民间以其轻而易齐,无不乐用,诚利国便民,一举而两得也。

去岁聂仲芳中丞抚军吴下【吴地,此处指聂缉椝本年任苏抚所辖之“苏省”】,以苏省制钱缺乏,特仿闽粤章程,由司库筹备成本,每批银一万两解交江南银圆局铸造当十铜圆,发交钱肆,并饬属出示,民间完纳钱厘及一切交易均准行使。

仆【自己、我之谦称】于斯时,曾著为论说,谓:此后入五都之市,凡物价值百文者,予以铜元十枚,短陌之弊既可无虑。且行用制钱时,鹅眼、綎繯【私铸钱】触目皆是,纠葛时有所闻。若行用铜元,则划一整齐,可以永免斯弊。所虑者,市侩经无可牟利,难免把持抑勒,行之稍久,或章有赝鼎乱真,利弊相因,是亦难料。

既而各钱肆一经领到,民间之持银圆往兑者肩摩踵接,虽每一银圆所换之数或短去数十文,然民间喜其轻便,曾不以此而稍形阻滞。仆方幸大宪之维持圜法,果有深心而转自觉,前说之未免鳃鳃过虑【过于恐惧的样子】。

未几,市上之铜圆竟有伪品搀杂矣。其轮廓、字迹与真者无殊,外包以紫铜而中实为铅砂,声重浊而不清越。仆闻之,询之钱肆中人,模棱无以应。既而见粤省善后总局及钱局会衔出示,谓(内容略,详见上一条消息《禁铸私钱》)。

窃谓奸人作弊无所不至,宝银之有灌铅,大小银圆之有铜质,铜钱之有砂片,诈伪百出,防不胜防。是铜圆之有伪品,亦在情理之中。现仅见于粤、沪,虽尚未得有实据,且即有此事,安知非即由粤省运至,以图鱼目混珠。

惟市间既有此传言,不能不急谋整顿之策。若辈作奸犯科,应由地方官设法拘拿,严行惩办。惟欲绝其弊之原,尤在官局之镕铸。此等铜元者,一切工料务须格外认真,不可稍有取巧之心,致授作伪者以间隙。尝读聂中丞原奏谓“每铸铜元一枚,需成本制钱九文三四毫,……修补道刘锡庚办理此事于铜质精纯,轮廓完好,加意讲求,甚属可嘉”云云。

夫以九文三四毫之成本,而仅铸就铜元一枚,糜费甚巨,所谓铜质精纯、轮廓完好者,固宜见诸实事而非仅托之空言。

乃仆审观之钱肆,见有铜质尚精、轮廓尚整者,问之则曰“此头批所发”,见有铜质黝暗、轮廓残缺者,问之则曰“此二批三批所发”,夫以不数月间而相悬已如是,是殆所谓物必先腐而后虫生,彼作奸犯科之流,殆亦有以窥其微,而因敢以伪品混淆,官中所铸,果尽属精纯完好?彼虽欲以伪品搀杂,亦何能轻于尝试哉?嗟乎!苟不急遏其流,恐不转瞬而鞭伪杂糅,弊将一发而不可制。斯时,市侩乘间抑勒,小民啧有烦言,向之所谓良法美意者,至是而尽变为弊。

仆因粤省之事衍为此说,倘经理者能见此而力谋整顿之方,幸甚。

暂无留言

*为必填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