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小钞票以辅当十铜元说(有删节) 1902年1月13日

【清末民国媒体舆论文章】 2025-08-09     4
光绪二十七年十二月初四日/公元1902年1月13日《申报》:当十钱之制,咸丰朝曾于京师行之,先时每枚确当制钱十文,后以铜质不佳,钱式过小,遂逐渐贬价,每枚只值二文。今之当十铜圆迥异于京师当十钱,其法盖仿自日本,而与小银圆相辅而行者也。当十铜圆始铸于闽粤二省,每百圆折作制钱一千文,居民以其钱质之精美而又轻便,易于取携,一时令出,惟行争先兑取。迄今未及

光绪二十七年十二月初四日/公元1902年1月13日《申报》:


当十钱之制,咸丰朝曾于京师行之,先时每枚确当制钱十文,后以铜质不佳,钱式过小,遂逐渐贬价,每枚只值二文。今之当十铜圆迥异于京师当十钱,其法盖仿自日本,而与小银圆相辅而行者也。

当十铜圆始铸于闽粤二省,每百圆折作制钱一千文,居民以其钱质之精美而又轻便,易于取携,一时令出,惟行争先兑取。迄今未及二三月而各城乡市镇,无不见有当十铜圆者。所不尽行者,惟上海各国之西人租界耳。

说者谓,租界中凡事皆得风气之先,何经此举独反行扞格【抵触,抵制】曰:是诚有故。租界中向行九八钱串,每百实只九十八文,狡猾市侩复私搀一二薄小、剪边及破碎不完之旧钱,更或亏缺一二文,以博蝇头微利。若用铜圆,则既不能亏缺,又无从将薄小、剪边等破钱搀入,此所利无可牟,而甘以化外自居,未尽遵谕流通行用欤。

我乃思日本小钞票,其法实尽善尽美,而中国极宜仿而行之焉。

按钞法,虽古有行之者,而兹之市上所行,实肇自欧西诸巨国,日本仿行西法而易其名曰“纸币”,制自大藏省,颁布市廛。其制自百圆、五十圆以迄十圆、五圆、一圆,此外更制为小钞分五十钱、二十钱两等【《申报》原注:五十钱即半圆,二十钱即两角】,定为律例。有作伪者惩之,罔有赦。于是人民喜其轻便而又无赝鼎搀杂,期间贸易,场中尽有不愿收小银钱而愿以小钞为市者。

今中国小银钱之制,除福建、安徽、吉林、北洋诸处,工质不甚精美外,凡粤、鄂、江南所铸,多多益善,流行无穷。前之自日本及香港贩来者,及今反不多见,顾小银钱虽足利民利国而其利甚微,铜圆利较丰矣。而租界既不尽行使,则曷若制为五角及两角之小钞票,工本较省,利益较多,夫亦何惮不及时制造?

即或曰:小钞票诚善矣,然万一民间仍不乐用,奈若何?曰:是不必虑犹。忆二十余年前,民间知识未开,见闻尚隘,凡泰西各银行钞票,仅行炎于各租界,沪城及南市虽贬价亦不肯收。近则人无论士农工商、地无论城厢南北,市皆视钞票与洋银无异,一经收用,从无有持向银行兑现洋银者,洎【及,自】乎中国通商,银行另制龙纹钞票,始虽有奸人作伪,以致市上生疑,未几即一律通行,毫无阻隔。然

则百圆、五十圆、十圆、五圆、一圆者,既足行之市上,岂五角、两角者反致窒滞不行乎?

或又曰市侩之所图者,惟利耳,铜圆既无利可图,安见小钞票定能获利?曰:子独不见市上之行小银钱乎?一出入间必用悬一二文,此一二文者即市侩之利也,今以小钞代小银钱,岂无一二文可获?尚何忧其无从牟利而相约不得流行乎?

嗟乎,今国家帑藏空矣,赏款急矣,计臣仰屋吁嗟,不得已而筹及加税,加税不足复筹,及烟酒糖捐,又不足甚,且捐及住户铺房,以资补助,鄙意与其悉索弊赋博挌,克聚敛之名,何如议行此种小钞票,俾所得反溢出于加税筹捐之外乎,不病民而利国,舍此,别无良图。

敬以贡之任度支之责者。

暂无留言

*为必填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