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顿银币说 1901年1月19日

【清末民国媒体舆论文章】 2025-08-09     4
光绪二十六年十一月二十九日/公元1901年1月19日《申报》:中国初无所谓银圆也。通行者,除制钱而外皆用实银,其分量之轻者曰银馃,曰元丝,零星贸易则用碎银,大小不齐,分量不一,各省皆然。自日斯巴尼亚国银圆来华,华人喜其便于行使,渐推渐广,于是举国之人无不知有本洋者。惟未识其何自而来。虽正项出入仍用实银,而民间便用多取洋圆。诚以银色高低不同、平砝轻重

光绪二十六年十一月二十九日/公元1901年1月19日《申报》:


中国初无所谓银圆也。通行者,除制钱而外皆用实银,其分量之轻者曰银馃,曰元丝,零星贸易则用碎银,大小不齐,分量不一,各省皆然。自日斯巴尼亚国银圆来华,华人喜其便于行使,渐推渐广,于是举国之人无不知有本洋者。惟未识其何自而来。

虽正项出入仍用实银,而民间便用多取洋圆。诚以银色高低不同、平砝轻重不一,洋圆则轻重成色,严若划一,可以不受欺蒙也。

迨咸同美利坚人运墨西哥国银圆来华,华人以其花纹如鹰名之曰鹰洋,无识者更误以为来自英国,群以“英洋”呼之。当英洋初来之时,华人尚信疑参半,故本洋作价较英洋为贵,嗣后,英洋愈推愈广,而本洋则几如广陵散矣。迩者中国朝廷以西人运洋圆来华易银而去必有利可图,久久行之,亏耗实甚。

乃谕饬各省疆吏自制银圆,又以制钱不足兼制小银圆,相辅而行,于是江南、安徽、福建、广东、浙江、湖南、北直隶、吉林等省相继设局,数年以来,小龙圆渐制渐多,外洋所铸者,市中几不概见。而大龙圆则省会虽能行使,沪上尚未通行。

窃思正项出入,总以大龙圆为主,小龙圆不过辅制钱之不足,即使通行,奚能与英洋敌?仍不免利源外溢之虞,况大小龙银皆中国所铸,何以小者畅行而大者阻滞?岂小龙圆成色较高、大龙圆成色较低耶?抑大龙圆真伪易于辨认而小者可以鱼目混珠耶?实有令人不解者矣。

然自各局开铸以来,当道欲整顿银币,收回利权,无不竭力考察成色、分量,一仿外洋,犹恐商侩抑勒,示谕煌煌,而各处市中皆须贬价贴水,用者以受亏殊甚,故仍善用英洋。

说者谓:推原其故,皆因西国银行不收龙圆,以致阻滞。如此鄙意,龙圆既不能取信于西人,何以零星小银钱,西人仍不挑剔,且华人与银行往来,实银居多,何不信龙圆而实银独能取信耶?现银圆如此阻滞,而各局仍源源鼓铸,岂竟有人囤积居奇耶?

烟台近事云:迩来银价日贱而银圆尤甚,鹰洋每圆向值银七钱者,今咸至六钱七八分,若龙银则只值六钱五六分,上下狡黠,因受亏过甚,竟有镕作实银者,观时则龙圆之减值贬价,有自来矣。

烟台一处如此,安知别处奸人不亦于中取利?若不查明严禁,则人工、火耗,奚啻【哪里止,何止】掷诸虚牝,且为奸人增一利薮,是宜亟为整顿,令民间龙圆与鹰洋价同一律,有不用者科以罪;一面严查镕毁之人,务获重办,庶中国银币可挽回乎。

所望有兴利之责者,毋稍因循宽纵,则中国之幸也。

暂无留言

*为必填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