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局停铸后 1901年1月13日

【清末民国媒体舆论文章】 2025-08-09     6
光绪二十六年十一月二十三日/公元1901年1月13日《申报》:自首山采铜【相传黄帝于首山采铜,位置不详】,九府通行,炎汉五铢,轻重适当,泉刀货币,之用绵历四千余年。唐末以还,暂重银币,至明而地丁税课概用纹银。良由人利,轻齐事趋,简使三品之轻重,视九州之广狭以为衡,此亦事势之所趋,非人力所能挽回也。然纹银折算畸零,轻重难一,吏胥弄法,市侩操奇,因缘为

光绪二十六年十一月二十三日/公元1901年1月13日《申报》:


自首山采铜【相传黄帝于首山采铜,位置不详】,九府通行,炎汉五铢,轻重适当,泉刀货币,之用绵历四千余年。唐末以还,暂重银币,至明而地丁税课概用纹银。良由人利,轻齐事趋,简使三品之轻重,视九州之广狭以为衡,此亦事势之所趋,非人力所能挽回也。

然纹银折算畸零,轻重难一,吏胥弄法,市侩操奇,因缘为奸,弊端百出。

至本朝与东西洋各国互市通商,海外银钱流入中国,其铸于日斯巴尼亚者俗谓之本洋,铸于墨西哥者俗谓之鹰洋,居民以其无成色之高下、分两之参差,贸易往来,使于核算,东南各省到处流通。当轴者【主事圜法之各大吏】虑利源之外溢也,于是苏、皖、闽、粤、鄂、奉、直等省咸购办机器,设局鼓铸银圆。其分两、成色既与外洋所铸相同,其章程又准完纳关税厘金,毫无折耗,似此维持周至,虽不能遽驾乎外洋银圆之上,当亦可彼此通流,并行不悖矣。

不意奸商猾侩,任意把持,多方抑勒,持龙洋入市换钱者,与鹰洋相差必有数十文之多,如谓分两相悬,则同此库平七钱二分,固无参差也;如谓成色不一,则流行阛阓【街市,或店铺商业之意】不过此往彼来,并未有精于化学之人为之将银质化分,两相比较也,徒以垄断之私,不如是不足以获厚利,故虽屡经地方官出示申禁而把持如故,抑勒如故,曾不能稍稍挽回。

至小银圆,初时以一易十并无畸零,未几而有贴水之名矣。自数文、数十文推而至于百余文。其加也不知其所以加,其减也不知其所以减,但觉朝夕顿殊,情态万变而已。

呜呼!以国家圜法,竞操纵于若辈之手,一任其把持抑勒,而有司【衙门】竟无法以处之,不亦言之可慨【激愤】哉?无奇者,广东大宪,前因钱价日昂,设局府前,添铸当十铜圆,藉以补其不足,每龙银一圆兑当十铜圆100枚,是亦维持市面之苦心,俾民间易于转输而不致有制钱短缺之虑也。不意此项铜圆,一使市廛,大可获利,居人争相罗致,非强有力者几至无从兑换,迩为藩宪丁方伯闻知,即饬暂行停铸,一面复悬牌晓谕,略谓(晓谕内容略,参见上一条十一月二十一日《钱局暂停》消息)。

夫当十、当五之名,自古有之,从前咸丰年间,粤匪乱起,各省军需浩繁,京师曾铸当十、当五钱以济一时之急。然行之未久,民间多以为不便,凡贸易往来,较之寻常制钱仍不过以一易二,而并不能实践当十当五之名。

今粤省所铸,虽出自机器,光洁必逾于寻常,然其铜质若干,当亦不难核算。

乃粤之人,必争先兑换,岂以质夫制精为人情之所喜与抑?将此项铜圆另行镕毁,改铸制钱,犹可从中获利欤?此中情事,实难揣测切意。

中国至今日币制之坏甚矣,龙圆既不能与鹰洋并驾齐驱,而小银圆又有贴水之烦,诸多不便,是皆由钱侩之但知牟利而不肯以顾全大局为心。今幸粤省所铸当十铜圆竟能到处流通,不胫而走,倘当事者再不能审慎思维,去其弊开其利,则铸造益多,流行益广,未始非便民、保商之要务也。

管见所及,愿为当局者借鉴筹之。

暂无留言

*为必填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