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铸银钱说 1894年5月17日

【清末民国媒体舆论文章】 2025-08-09     5
光绪二十年四月十三日/公元1894年5月17日《申报》:初十日报登金陵大宪拟仿照西法开铸洋钱,免中华利源为他人夺去,前在粤省抄录章程,详细核议,惟以总办不得公正之员为虑,现已遴选谭观察信榘董其事,惟集股开局尚需时日耳。小楼坐雨,手倦抛书【两个词语均描绘悠闲的生活状态和闲散心情】,客有自浦左来者,就而问焉,曰铸钱之事,中国果有利可图乎,一切规模,子能

光绪二十年四月十三日/公元1894年5月17日《申报》:


初十日报登金陵大宪拟仿照西法开铸洋钱,免中华利源为他人夺去,前在粤省抄录章程,详细核议,惟以总办不得公正之员为虑,现已遴选谭观察信榘董其事,惟集股开局尚需时日耳。小楼坐雨,手倦抛书【两个词语均描绘悠闲的生活状态和闲散心情】,客有自浦左来者,就而问焉,曰铸钱之事,中国果有利可图乎,一切规模,子能言其大略乎?

则应之曰,其法肇自咸丰时,有巨商之客申江者,鸠集银工,铸为银饼,意欲行诸市上,垄断利权。只以银色不佳,铸工甚劣,市人皆不乐收用,遂即停炉。自是以来,墨西哥银钱之载运来华者日多一日,市人不辨,误以为来自英吉利,咸以英洋呼之。其实英吉利并无此种银钱,所用者惟金镑及先令、辨士而已,向由日斯巴尼亚运来之本洋,虽内地尚可流通,沪上几绝无而仅有,风气之变不期然而自然,沧海桑田,能无致慨乎?

近岁,广东大宪以洋钱行使,中国暗受其亏,乃设局省垣自行铸造,所用机器,仍购自外洋,其钱背面錾蟠龙纹,边刻西字,正面錾“光绪元宝”四字,中加清文,边刻广东省造。及分两数目,于光绪十六年四月开炉试铸,钱分数等,每一圆者,重库平七钱二分,配九成足银;次者俗呼为“对开”,重三钱六分,配八六成足银;又次者,俗呼为“四开”,重一钱四分四厘,由是而八开则重七分二厘、十六开则热处理三分六厘,皆配八二成足银。

初惟粤省及福建、天津诸处通行,近则四开、八开,盛行于沪上,不特无外洋运至者,即香港之二毫、一毫,日本之十钱、二十钱,亦绝无而仅有,何铸钱之利?竟若此其广其铸法,初未之见,然尝闻诸出洋友人矣,钱模每具长八寸许,宽三寸,厚七分,中作凹形,每副四枚,合为一套,以铁圈圈有螺丝钉,镕银倾入时,将螺丝钉旋松,则出银板二,长七寸,宽八分,厚三分,名胚板,归入机器房,使压成长条,长二三尺,宽厚适如钱。

再入一机砑【碾压】之,使平直,无宽窄厚薄之差,复由条而錾成饼,名曰“钱胚”。每一分时可錾160枚。另入一机,使胚边略卷,其时胚皆青黑色,旋置铁丝筛内入药水掏擦,使光彩焕然一新,再入錾机錾成花样,每一分时可錾80枚,速至120枚。乃置诸木板上,板下有器,其中分两稍有轻重者,即由板孔漏下,归炉再镕,其便捷轻灵有如此者。

闻日本自维新以后,亦仿泰西之法,广铸银钱。机器购自美利坚,值洋钱92000余圆。另设分析金银铜质机器,约值洋钱8200余圆,经始于我中国同治七年【1868年】至九年乃告成,惜远在大阪一隅,往岁薄游东京时,未及折往一观,以扩眼界耳。

客曰,然则铸钱果有利无弊乎?

曰,奚【何】而不有?

一曰防工匠之多搀他物。其银既配八九成,则此一成余必系铜铅之类,工匠何知大局,苟或贪心一起,即私搀杂质,窃取真银。总其事者,不及察知,则银色渐低,碍于行使矣。

二曰防奸徒私铸。夫私铸制钱,罪在不赦,银钱既经官铸,则私铸者,厥罪【其罪】自与私铸小钱同。顾奸徒诡计多端,岂能逆料,去冬香港私铸案发,英官方尽法以惩,而南汇县属奸徒又有私铸广东小银钱之举,闻其铸法全用铜质外,以银镀之,每圆成本只须铜钱七八文,而行之市中,可易百文,或百余文,利之所在,人争趋之,夫亦何从而查禁耶。

三曰防市侩镕轻。迩来射利之徒时以香港小洋钱浸入硫镪水,逾时取起,则每枚可镕去银一分,至少亦有五六厘,市人名之曰“药水四开”“药水八开”,用以购物,须折短钱五六文,夫香港银钱既可镕轻,岂不可移其术以镕轻。中国所自铸者,此其隐害之防不胜防者也。虽以果欲实事求是,安在不可以防闲?但使惩一二人,以儆其余,彼作奸犯科者,谁敢以性命轻于尝试,亦在经理者以实心行事耳。

语未竟,手民【指报社中雕板排字工人】谆促论稿,以弁报端,因即书其说畀【给】之。

暂无留言

*为必填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