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绪十六年六月十四日/公元1890年7月30日《申报》:议者屡言,中国此时宜自造银圆,以收利权,此固识时务之言也。然,为之实有綦难者,非虑银之不足、虑伪造之多也。夫铜钱一文,所值几何,而乃尝有不法之徒任意铸造,以混充使用,况乎银圆之大者乎?外国银圆尚有不假造,或为夹板,或为铜质、喷银,似此弊端,不一而足。而况中国自铸其伪,为者当更不知若何。近来,八
光绪十六年六月十四日/公元1890年7月30日《申报》:
议者屡言,中国此时宜自造银圆,以收利权,此固识时务之言也。然,为之实有綦难者,非虑银之不足、虑伪造之多也。夫铜钱一文,所值几何,而乃尝有不法之徒任意铸造,以混充使用,况乎银圆之大者乎?外国银圆尚有不假造,或为夹板,或为铜质、喷银,似此弊端,不一而足。而况中国自铸其伪,为者当更不知若何。
近来,八开、四开等小洋间有伪造混用者,公堂有案可稽,然则欲杜此弊,又用何法哉?说者谓,严申禁令,有犯必惩,则弊可自绝。此言是也。查律例、刑律中,本有私铸铜钱专条,而且其例甚严,凡私铸铜钱者绞监候, 匠人罪同, 为从及知情买使者各减一等;告捕者,官给赏银50两,里甲知而不首者,杖一百,其例可为重矣。若将时用铜钱剪小、锉薄取铜求利者,亦杖一百,此皆本律正文,至其条例,不胜枚举,略摘诸要,如:
各省拿获私铸之案,不论砂壳铜钱,核其所铸钱数至10千以上,或虽不及10千,而私铸不止一次者,为首及匠人俱拟暂监候,为从及知情买使者,俱发新疆给官兵为奴;其有将制钱销毁及将制钱剪边图利者,为首斩立决,家产入官,为从者绞决,此一条,似与本律颇有歧异,然例重在制钱,盖钱法有定制,为国家开局所铸,私毁制钱,则其为藐视国家。可知,故特从重。然,虽有此例,而小钱铺中,每每拣取重厚制钱,送之炉中销毁,各处无不有之。例禁虽严,其如官听不聪何例。
又云,私铸铅钱,如有伙党鸠工大炉广铸至10千文以上者,为首及匠人俱绞监候;镕化些许铅片铸钱不及10千,亦拟发新疆为奴,房主、邻右、总甲、家长知而不首,皆坐杖徒之罪。
又,有将银挖空、倾入铜铅等物、及用铜铅等物倾成锭锞、外用银皮包好使用者,均拟徒罪,其有假借前代古钱,名色铸贩者,仍照私铸律治罪。私铸案内,知情租给房屋之房主,亦照例治罪,房屋入官,以故,地方文武官严拿私铸,务于山陬水溃、人迹罕至,及居民繁庶,人烟稠密处所,莫不差委妥练员役不时察访查拿,其有知情故纵者,照例治罪。如或漫无觉察,后经发觉;或经人告,该地方官俱照例处分。似此详细防范、严密查拿, 而私毁之事依然遍地皆是。
然则欲杜其弊,实无良法,以铜为钱,则弊尤如此,以银为钱,则弊更不伊胡底。近年以来,各省皆铸新钱,所最可爱者,为广东所铸之钱,其文清楚,轮廓肉好,分量皆莫不一适于中实,为近来各省新铸诸钱之冠。然,闻广省行使十五六文易新钱十文,渐而至于留为玩具而不肯行使,其故何哉?,以银价核钱价,炉火、工役,所铸之实不敷其所费之资,则新出之钱贵矣。由官铸钱,其费用尚且如此,设改铜而为银,则费当更不赀矣。
由是言之,中国自铸银圆之说,所谓纸上空谈,能说而不能行,断断其无疑也。虽然外洋之人,心非其果,较华人为诚实,何以绝无此等伪造、私铸等事,而中国独多?盖由外洋铸银,其模板一切,精工无匹,非民间所能私造,故可免私铸之弊。
前时曾经论及谓,铸制钱,宜用极精细之模板而薄其铜质,则民间私铸,无利可图,而圜法可以自此一整。
广东之钱,其所以不能获利者,以其铜质尚厚故也。若以此法铸银,则必先制极精之模,务使民间不能作伪。其银圆之轻重,则或为一两,或照外洋,各从其便。若彼私铸之人,本非大集股本以为之,不过贫苦无业之小民,铤而走险,岂非照官铸之模,私自假造,私铸铜钱,资本尚轻,或有轻犯;银本则较甚大,谁复敢以若干资本,轻于试法者?
故,吾以为,国家倘能自铸银圆,则私铸者或反较铜钱为少,况私铸之条例具在,以此例彼,事同一律,苟能各官认真办理,严查密访,预为之防,则若辈又曷敢侈然无忌也乎?试与策国者一再商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