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铸银币造铁路(有整理、节选) 1890年6月22日

【清末民国媒体舆论文章】 2025-08-08     4
光绪十六年五月初六日/公元1890年6月22日《申报》:天下之事,有利必有害,惟在审其利害之大小所在,用以补偏救弊,然后其利兴,其害除。古昔之利害审矣,知之不足奇,言之不足用,惟今日之利害,为天下至局所关,是不可不知,尤不可不言,兹先举一二端,为天下告,以冀其万一能行焉。一曰铸银币。考币法自古有之,非西法也。上古用皮币,中古用玉帛,渐降而为钱刀,其

光绪十六年五月初六日/公元1890年6月22日《申报》:


天下之事,有利必有害,惟在审其利害之大小所在,用以补偏救弊,然后其利兴,其害除。古昔之利害审矣,知之不足奇,言之不足用,惟今日之利害,为天下至局所关,是不可不知,尤不可不言,兹先举一二端,为天下告,以冀其万一能行焉。

一曰铸银币。

考币法自古有之,非西法也。上古用皮币,中古用玉帛,渐降而为钱刀,其法不同,其意则犹是也。汉时有白金三品,宋铸银“承安”,自一两至十两,此银钱之滥觞也。自西人窃取其制,广铸银钱,运入我境内,通行日盛,民多便之,几至遍十八省,穷乡僻壤而有之。于是中国言利者亦既有绘图具说,请仿照之者。卒有所格而不行,议者固莫知其利,且尤悟其害也。

夫我中国果能闭关自守,与彼长绝,虽我行我法,守其终古,亦奚不可【有何不可】?若其不能,则不得不倣【类似,与“仿”约同】其利而除其害也,何以谓其害?

彼铸钱之法,是圆仅足七钱,银色不足九成,而岁以此钱购我货物不下千百万。时价虽有涨落,成色毫无添补,是我得彼十万银钱,较中国银而暗折一成有奇也。以货售我,大抵皆取实银而归,是我偿彼十万银两,较洋银而又暗耗一成有奇也。彼旋得实银,即旋铸银钱以售诸我,利中取利,往复无穷,此之谓害而不得不除者也。

除之之法何?亦用其法,购机器,量重轻,定成色,铭华文,银币仿而行之,反害为利,可悉数焉。彼以此来,我以此往,轻重相等,成色相匀,无亏无折,其利一也。

成色既定,轻重无亏,则无所谓平之大小、色之高下,而奸商之计穷,小民之生遂,其利二也。

由此而推之,以之纳粮而小民便,猾吏穷,以之纳部而长官便,部书穷,千百年不能革之积弊,举而尽空之,其利三也。

有此三利而犹不行者,何也?或因课税不能收纳、阛阓多所挑剔、奸商拨弄其间、部书猾吏把持其隙,遂使良法美意扦而不通,坐视己困而使他人乘其敝、吁可胜叹乎?

一曰造铁路。……(略)

暂无留言

*为必填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