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闻中国将开银行消息书后 1887年8月13日

【清末民国媒体舆论文章】 2025-08-08     7
光绪十三年六月二十四日/公元1887年8月13日《申报》:中国将与美国合开银行,此说已屡见于西报,因译而录之,不禁欣然以喜。曰:中国之宜自行开设银行,以收利权,此一说也。余已屡言不一言【屡次说过】,几几乎【犹几乎】舌敝唇焦,墨干笔秃,而卒未闻有采及刍言者,非以所言者为不可行也,虽欲行之有不可得,而行者则亦惟有忍而与之终古【忍受至老死,抱憾终生之意】

光绪十三年六月二十四日/公元1887年8月13日《申报》:


中国将与美国合开银行,此说已屡见于西报,因译而录之,不禁欣然以喜。曰:中国之宜自行开设银行,以收利权,此一说也。余已屡言不一言【屡次说过】,几几乎【犹几乎】舌敝唇焦,墨干笔秃,而卒未闻有采及刍言者,非以所言者为不可行也,虽欲行之有不可得,而行者则亦惟有忍而与之终古【忍受至老死,抱憾终生之意】,又岂敢轻举妄动,以贻笑于邻邦也乎?

盖开设银行,本非小哥之事,资本少,则不能开;章程疏,则不可开;人才缺,则不敢开,惟斯三者,缺其一而有所不可。

就中国而论,各处江海关口一年所入税以几百万计,一年所入地丁钱粮之钱,又以数千万计,虽度支浩繁,洋债尚有未尽清结之处,然量入为出,苟其于开源节流之道,中外臣工,果非实力奉行,则于资本一层,尚可无虑其少。

第集资商易而开办甚难,试观中国之开设钱庄,资本大者以万计,小者以千计,而其一年之中所作生意或多至数十万,或多至数万,此犹曰“有法以为周转之地”,所谓“死法活做”,在乎人之本领,姑不之论。至其店中所出之票,其数或且浮于资本者,一倍二倍,以至数倍不止,此其中则有弊矣。其在钱庄之易钱,如苏垣各店,有则资本皆取给于学徒之押柜,装潢店面而外,实已无多,全顾人之持洋易筹,而彼乃得以周转。今日易十洋,明日易廿洋,逐日增多,即逐日资本渐旺。前以银洋入,以竹筹出,不啻以竹为银,其计未尝不得也。然开之未及数月,席卷所有而逃,无异于越人于货,鸿飞冥冥,无从弋获,犹足以窳保【道德败坏的保护】其资也。若一不见伙,或风声稍露,则人之持筹取钱者,一时拥挤不开,纷至沓来,而自顾店中所有,不足以开发十之一二,于是有被扭送官署者,有被捣毁店面者,有被当场殴辱者,是欲牟利而反贾害也。

银行之设,必出银票,如外洋各银行之类,则是以纸为银,较之以竹为之者,犹为易易,其能免此等弊端乎?上海之久大钱庄,名气最好,独有钱票或数百、或千文不等,其钱票通行于南北市面,已历有年所,莫不喜其携带便捷,乐于行使。乃近年以来,忽有以赝鼎乱真者,曾为久大所觑破,告官存案,而钱票遂停。可见机械变诈之心,最难防范,利之所在,百计图之,虽至身罹法网而亦不之悔。若银行行用银票,则恐此等作伪之人,早已眈眈虎视,又将何以防之也?

闻人之言,京师行用钞票,只能用于京中,若一出京,即成废纸。苟银行之票而亦有此等不便之处,则又何取乎?尔是【如此说来,如果这样】,又不可胜防者也。

或曰,银行既由国家所开,则其中章程,自必由官拟定,必使之有利无弊,而后为快,岂肯仍前此之流弊。而不知中国之流弊,官场实为尤甚,生意中人,或稍有弊端,其弊犹小;官场舞弊,则其力可瞒天、势堪盖地,其弊之大而且深,恐有倍蓗于商人者,安得谓“由官经手之决无私弊”也?

或又曰,此非章程之不善,由于用人之不当也。夫用人诚难事矣,谚云:开店易,用人难。此言虽小,可包乎天。某处,某总办以亏空而倒账矣;某处某总办被人告发,将予监追矣,此皆中国近年以来历历可指之事。若以银行而为之,总办则取之无禁,用之不竭,其又何不可以肆恣。

又或总办虽地忽侵渔,而其下所有诸人或以情用,或以亲任,或以辗转荐托而来,事务既繁,用人亦必不少,而其中能保无一二不肖滥竽其间,暗中滋生弊端,以自使其私图而不顾大局者乎?迨弊端既见而后从而查办之,则亏空终未必可弥矣。

而况中国既开银行,尤必以自行开炉鼓铸银洋为第一要义。盖不铸银洋,则利源仍操之外洋,中国徒有虚名,无益也。若欲自铸银洋,则其弊更不可以更仆数【来自成语更仆难数的反义,更仆难数形容人或事物多且杂,此处指不可使人或事纷杂】,若再铸金洋,则弊尤不可以意订。以制钱所值仅一钱,而尤且私铸不已,以私铸之定罪如是其重,而愍不畏死者,犹如此其多。而谓金银各洋,有不审以赝本者乎?

有此种种诸弊,夫是以中国虽有欲开银行之意,而卒不见有开办之一日。今乃闻与美国合开而后,却此事有望可成矣。盖美国之章程,则皆有前西人运行之章程,既与之共资本,即当与之共章程,有定斯规模犄具矣。

用人之法,亦必取法乎美国,或由公举,或由公派,不得以私人亲戚滥厮其间。而凡各处稽查以及一切可事管理等人,皆各有所顾忌而不敢纵恣,彼此可以互相察照,即彼此可以互相商酌,一切用人办事,皆不得凭一人之私见,以独断独行,如是,则中国或不少裨益。虽然以中国所应自办之事,凭藉外人合力,而后可以杜弊绝私,窃愿中国之人因此而各发其天良,悉除其积习,弗使他国之人笑我中国,亦弗使我中国之人反羡外国,则所裨者,岂何银行之一端也哉?

暂无留言

*为必填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