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月刊》载:武汉总商会呈财政部:条陈整理铜元办法 1925年5月25日

【清末民国媒体舆论文章】 2024-04-13     37
《银行月刊》载:武汉总商会呈财政部:条陈整理铜元办法1925年5月25日……一、铜元日贱,银元抬高,记者每归咎依价之靡定,实则病在于滥铸铜元,轻质劣质输入。以现在之七钱二之银元一枚,兑十进铜元近300枚,互相惊诧。不知铜价每斤合银不过三钱,以银元一元之资,铜元逐工食火耗,当铸得二钱重之铜元340枚,今银洋一枚。仅换得铜元290枚,尚未至平均之数。准斯以

《银行月刊》载:武汉总商会呈财政部:条陈整理铜元办法

1925年5月25日

 

……

一、铜元日贱,银元抬高,记者每归咎依价之靡定,实则病在于滥铸铜元,轻质劣质输入。以现在之七钱二之银元一枚,兑十进铜元近300枚,互相惊诧。不知铜价每斤合银不过三钱,以银元一元之资,铜元逐工食火耗,当铸得二钱重之铜元340枚,今银洋一枚。仅换得铜元290枚,尚未至平均之数。准斯以后,势不至银元一元兑至铜元340枚不止,此乃铜之重二钱者而言。若轻劣者尚不止此,不可不注意者一也。

二、货币原则,凡恶币必驱良币,此不可逃之事世。今以铜元鼓铸应用,前清一钱重之制已绝,铜元初铸,尚准库平二钱二分,降而至二钱,递减为一钱八分,一钱六分,一钱四分,一钱二分。铸质与分量之日降,又奚怪物价之昂贵?近则鄂省通行二十进铜元,十进铜元已绝迹,蜀省行五十进之铜元,二十进之铜元亦绝迹,刻又二百进之铜元。鄂省二十进、五十进之铜元,又日减轻,以彼鉴此,能不寒心!此不可不注意者二也。

三、目下议及弭害之法,必先曰禁运禁铸,禁铸虽有文告,而铜元局之铸仍如故也。现行禁运之法,则指铜元为辅币,不准携带至千枚以外。我国现在虽有以七钱二银币为银本位之说,而各省商业习惯,地方风气,仍有银元、银角、铜元之殊,一概以数目限制流通,事实上断做不下去,何况铸者仍铸,而运者仍运,此不可不注意者三也。

四、商业之入款,银位计拆息,而贸易则以银元、铜元为交易。银元抬高铜元日贱,势不得不改物价为洋码,簿记已属烦难,贸易益生困难。近来典业以铜元低降,当物求改收洋,盐岸以铜元亏折,盐斤改钱为洋,二者关于贫民至重。争论之点,由于铜元。此不可不注意者四也。

五、造币局以滥铸铜元为惟一之生利。其流通之法,专借商人之营钱业者为之作俑。如市价银币兑铜元290枚,钱业运铜元于厂,则以每元300以诱之。其钱业只知个人获利,而不计输入市廛之大害。虽有禁运之条例,业钱者反能以短乏借口,向官厅呈请批领大宗铜元之护照。其他小商贸易所入之铜元,往往挟之入市而受罚,事之不平,孰过于此?此不可不注意者五也。

铜元之害至于此,空言停铸禁运,无裨于除害。若欲祛之,仅有二策:

各省所用之铜元,无论轻质劣质,皆系十进。若欲改铸为二进、五进,纵等质较轻,而行使自便,更可计算工本,不羡余利。行之逾年,未有不将轻劣铜元驱除而他去者。其所筹鼓铸之本,不减毫末,仅缺利息。而一年所得利益,奚啻百万?原有铜元轻、劣之币,可以一旦廓清,较之收回改铸,大有难易之别,事属易行,而弊可尽去,此一策也。

现有之铜元,轻重固有别,而花纹亦有不同。考重库平二钱暨二钱以上之铜元,有前清铸之字样,有库平二钱之标题,有某省营铸之分别,惟近年所铸二钱以内之铜元,则一概无之,拟准许人民分别等差,自行开价。由中央令各省暨各商监督,既可杜轻、劣质输入之源,并可绝造币厂滥铸之弊,钱业商人亦不至以渔利。此虽非根本办法,大可祛目前之病害。较之目前之禁铸禁运,获益较巨,此一策也。

北京《银行月刊》,第与卷,第5号,1925年5月25日


暂无留言

*为必填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