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钱业维持市面之益(有删节、整理) 1904年1月28日

【清末民国媒体舆论文章】 2025-08-09     5
光绪二十九年十二月十二日/公元1904年1月28日《申报》:市面之盛也,视乎商贾之辐凑【形容人物的聚集和稠密】也,视乎银钱之流通,反是,则商业疲而市面衰矣。通都大邑,市面必盛,试原其故,则因银钱易于流通,所以商贾为之辐凑也;穷乡僻壤,市面必衰,试原其故,则银钱不易流通,所以商贾不能辐凑也。欲保市面之有盛无衰,必使银钱流通无滞。上海,我国商务最著之巨

光绪二十九年十二月十二日/公元1904年1月28日《申报》:


市面之盛也,视乎商贾之辐凑【形容人物的聚集和稠密】也,视乎银钱之流通,反是,则商业疲而市面衰矣。通都大邑,市面必盛,试原其故,则因银钱易于流通,所以商贾为之辐凑也;穷乡僻壤,市面必衰,试原其故,则银钱不易流通,所以商贾不能辐凑也。欲保市面之有盛无衰,必使银钱流通无滞。

上海,我国商务最著之巨埠也,握江海要道,为华洋之市场,全国商务中枢,系此一隅之地。故欲知各处市面之盛衰,观于上海市面之盛衰而已可得其大概。

比年以来,上海市面虽尚未露衰败之形,而深识者已惴惴焉【发愁的样子】,有外强中干之虑。则以银钱之流通,渐见其不易也。夫以上海市面似此之林次栉比,上海商贾似此之云集雾沛【像云雾一样丰沛】,各国向所设之银行、南北市向所设之钱庄,无非为流通银钱计也。今非特不其见少,且益见其多,似乎银钱之流通,当更视前为易矣。

乃今反见其不易者,其故何欤?呜呼,盖自拳匪扰乱,辛丑议和后,赔款450兆,分期39年加息,按期归还各国,我中国银钱流入外洋者,无异恒河沙数,而财源遂因此而竭,正不独洋货遍行中国、夺我利权之所致也。由是之故,银根遂日渐其紧,银钱遂不易流通,拆息之昂,目所未见,至今岁入冬而尤甚。每日银拆须8-9钱甚至1两以外,市面震动,岌岌可危,商号之倒闭,层见叠出。其故,非必尽由于折本【亏本】,大率因银钱流通不易,一时周转不灵,遂各不得不因此歇业。岁阑在即,各业当结账之时,似此竭蹶情形,市面伊于何底?

钱业总董谢君纶辉等惄然忧之,相与筹商,亟图补救,乃与汇丰银行经理西人一再妥议,向香港购人枪洋银【图案为人枪的机制银圆】100万元,载运来申,镕化银块,俾上海无现银缺乏之虑,市面得获安全。已运到40万元,发交银炉镕作宝银行用。

先是上海银根紧急,商情皇皇,谢君等禀准上宪禁止现银出口,既又虑现银终嫌不足,乃向银行买大条银6万两,辟块作码,互相流行。而又将升水加增,使运往他处者,有折耗之虞,以绝现银出口之弊。

统计本年上海各钱庄放出之银,约有3000万两,若无此项大条辟成之银块通行市肆中,则银折之巨,每日每千两尚须再加二钱,是则一月须加6两,3000万两即须加18000两,以5月计之,须银9万两。试问,市面又少此9万两之银,其艰窘之情,不益见不堪设想乎?

辟大条银为块,钱业中虽亦有升水等耗,而各商业之获益于无形者,实属不赀。孤诣苦心,群相叹腹。今又购香港人枪洋银镕银行使,进时既有所耗,镕铸时又需出资,应费若干,皆由钱业公认。一俟此项人枪洋银到齐以后,现银日多,银拆必小,流通亦当见其易,而各业皆无动摇之忧,是皆谢君等顾全商务之力也,岂第挽回目前市面而已哉。抑吾更有进者,赔款既未有穷时,我国财力必日形不足,各不将各商业大加整顿,精益求精,何以抵制洋货来源,收回外溢之利,恐从此商业愈见其困,而民与国将愈见其贫,虽钱业百方维持,终亦有难乎为继之憾,是不亦大可惧乎?兴言及此,不禁于阛阓【街市,或店铺商业之意】中深切望之矣。

暂无留言

*为必填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