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本报纪具禀不准事(节选) 1896年3月25日

【清末民国媒体舆论文章】 2025-08-09     6
光绪二十二年二月十二日/公元1896年3月25日《申报》:自九府圜法创于成周,历代以来,皆以泉货为国用根本。我朝之制,上有管理钱法堂之大臣,下有宝源、宝泉二局,外则又于各省设局开炉鼓铸。虽亦有商人承造而提纲挈领,其事皆归官办,良以钱法为国家大政,非商人所敢参谋,若夫私铸奸商,例有明禁,事发则惩以重罪,250年来遵行弗替,虽私铸之犯不能尽除,私铸之案,时

光绪二十二年二月十二日/公元1896年3月25日《申报》:


自九府圜法创于成周,历代以来,皆以泉货为国用根本。我朝之制,上有管理钱法堂之大臣,下有宝源、宝泉二局,外则又于各省设局开炉鼓铸。虽亦有商人承造而提纲挈领,其事皆归官办,良以钱法为国家大政,非商人所敢参谋,若夫私铸奸商,例有明禁,事发则惩以重罪,250年来遵行弗替,虽私铸之犯不能尽除,私铸之案,时有闻见,顾从未有玩法奸商敢乘制钱短绌、转运不便之日,明目张胆经集股商办为辞者,彼此届始。本月初六日,本报纪《具禀不准》一则,其辞曰(略)。

噫!异矣!夫自去秋以来,南中各省制钱同时短绌。论者或谓因辽东一带遭日兵之乱,其钱皆运之日本,是以一处短绌而处处皆不便转移。此说也,本属臆度之词,乃历今又阅半载而钱短如故,可知前说之非确论。意者或有奸商市侩把持居奇,经冀获绝大利益者。

今观吕、沈两人所禀,令人不能无疑,岂果有人暗中囤积,使钱市奇绌。至于官商民庶,束手无策,而后,彼等得肆其伎俩耶?顾原禀称,因制钱短绌,钱价日昂,故拟集股试办,则其所办,宜铸铜钱,而曰铸造银钱,岂将铸银圆以贱售耶?抑铸钱兼铸银圆耶?要之,无论其为银钱、为铜钱,皆非商局所宜私办。今若徇其所请如所禀行,则此例既开,他商接踵而起,他日私铸之案,皆成官铸之局,更复成何法度耶?

且夫私铸之害,亦于今为烈矣,他属、他省所不逞谕试谕,其近者尝闻客言,上海、娄县两邑交界之处,地名某村落,约在七宝东南莘庄东北,其地为私铸所荟萃。数十年前,曾有某甲,为人奸诰,照例治罪,顾其人虽身罹法网,而其毒并未划除,且当某甲捉将官里去时,是处私钱之铸如故,其利转觉加厚,是以官衙一切使费,取诸宫中而裕如。凡铸钱之灶,有大有小,大灶每日可铸钱千贯,小灶半之。计某甲所设大小灶,共三十有二。试日计而月会之,其获利不可以数计。凡以厚重制钱销毁,此中人号为重头,每一重头改铸私钱,自三钱至七八钱,亦分等类,每铸私钱一板为1000文,贯以草索,名为一根生活,凡乡里之黠者至其处,则赠生活一根。……

暂无留言

*为必填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