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整顿圜法 1893年3月16日

【清末民国媒体舆论文章】 2025-08-09     3
光绪十九年正月二十八日/公元1893年3月16日《申报》:圜法之坏,不坏于天下之民之贫,而坏于天下之民之贪,贪则不顾法纪,贪则甘犯王章,此钱刀之弊,所以成江河日下之势也。昨报载,镇江薛家巷后面有马司务及窦姚氏所开铜作,专镕重钱,改铸小钱,盖各处自有此一种小钱店,名曰翻庄,以拣选重钱售卖与人,又有专事镕化改铸之私炉,其拣重钱也,讳之曰“拣黄豆”,每钱

光绪十九年正月二十八日/公元1893年3月16日《申报》:


圜法之坏,不坏于天下之民之贫,而坏于天下之民之贪,贪则不顾法纪,贪则甘犯王章,此钱刀之弊,所以成江河日下之势也。昨报载,镇江薛家巷后面有马司务及窦姚氏所开铜作,专镕重钱,改铸小钱,盖各处自有此一种小钱店,名曰翻庄,以拣选重钱售卖与人,又有专事镕化改铸之私炉,其拣重钱也,讳之曰“拣黄豆”,每钱重过一钱二三分者,便可中选,计重钱800文可易制钱1000文,由私铸铜炉作中收买,下炉镕铸,使成小钱。若辈但知图利,罔知禁令,实堪痛恨。

王大令闻之,立即饬差提案惩办,并将房屋封发,又有保甲局委员出示禁止,如有镕化重钱或搀和小钱,以及鸠工私铸者,一经访出,立即提案,照例严办。当饬坊保将所出告示悬示通衢矣。

说者谓,上之勤民也如此,则于弊无所不防,而若辈当知所儆也。有阅而笑之者曰,此例示也。大凡地方官下车伊始,必照例出示,以申禁令,镕化重钱,严禁私铸,均在其列。此等流弊,固不仅镇江一处有之,各处盖无不有之。各处之官府,即亦无不有此示禁。至于保甲委员,则本不宜干预此等事,以侵地方印官之权,其所以出示者,则亦格外效劳之意,亦不可厚非也。第此等告示,不特保甲局委员所出者,人见之而蔑,如即邑宰所颁者,亦且视以为虚文,是又乌足以整顿圜法耶?

尝闻各县典史巡检等佐杂各官,鹤俸无多,终年冷宦,每阅数月,辄向邑候乞差,无可应酬,则或以禁宰耕牛,或以禁开私铸,或以查赌博、查妓寮、查小钱等事,下一札与之试。就查小钱、禁私铸而论,接札之下,先使人张扬其事,谓本官已奉到宪札,将来逐细察查,有犯必惩,其实则虚张声势,寂然无所举动也。而彼作贼者心虚,凡小钱庄及私铸之炉,自视然,恐为所乘,即设法挽人,与之说合,送与银钱若干,有十元八元者,有四元六元者,甚至有一元两元者,总之,来者不拒,积少亦可以成多。迨至逐铺说妥,按户收齐,即以查得并无私铸小钱,一语销差,其他亦复如是。其钱则名曰“规费”,其差亦名之曰“调剂”。此等调剂之差,每年必有数次,每员亦必有数次,盖冷秩冗员,全赖此以为糊口之计,不能仅恃三节两寿之贺分资,即足以资事也。

等而下之,则不但佐杂,以此为调剂,即差役亦有藉此以生财者。一纸查牌常佩带弗去身,随地随时可以见景生情,任意讹索,彼其所搜刮者愈甚,其细亦愈甚,而其所获,则反较佐杂官为丰。昔人谓,某官袖中有三百文,即作鹚笑或尚不免于形容太过若差役辈,则真所谓多固不厌、少亦不辞者矣。

夫私铸小钱,与夫镕化重钱,实大害乎圜法,而乃所以禁之者如是,是亦何补于事也乎。前数年朝廷知圜法渐坏,亟宜整顿,而于是乎大加变通,各省皆有铸造制钱之举。然铸造者不止一二处,而至今已成之钱,则目睹者止有广东一省机器鼓铸之钱,其色璨然,其文灼然,此外则无所见也。

闻广东虽已铸成,而核算成本,所耗实多。以故,此等新铸之钱,市面不甚通用,而各处之虚张声势者,更无论矣。广东之新钱,每文重一钱,则亦与制钱旧式无异,惟一律轻重、大小,毫无参差,此则由机器鼓铸之妙也。

余尝谓,民间匪类,其所以敢于私铸者,以制钱有重至一钱二三分,下炉重铸一文,可改作两文,其利厚,故其贪心愈炽也。欲整顿圜法,莫若以机器铸造制钱,必使其模印工致,字画精工,而钱之质,则取其轻质,轻则铸造者不至耗折,彼匪徒断不能私铸,非机器之不能私办也。钱质既轻,更无重钱可选,则彼下炉重铸,所耗更甚,又谁愿为此折本之生意?此法果行,圜法不期正而自正矣。

无如狂䶁之言屡发而刍荛之献不收,当前此大加整顿之时绝无有起而试行者,徒令匪徒贪念不息,停铸拣选重钱下炉鼓铸以牟利,而官府之所以力求挽救者,不过一纸告示,欲以纸上空言,使私铸匪徒洗心革面,则亦乌可得哉?

王大令之出示谕禁,亦犹是耳。虽然王大令则固由访闻而饬提严办,则尚有实事之可指而非专事虚文者矣。或可经此创惩此风,庶几稍息乎?

暂无留言

*为必填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