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是痕迹天空对四川铜元的一些演化、脉络分析的文章。
本文转载至痕迹天空创办的公众号《甘肃铜币》,痕迹天空不仅在甘肃铜币方面造诣颇深,在四川铜元方面的研究也非常人可比,经作者村人同意,转载至本网,以飨读者。
前言
谨以此文,献给第十六届中国铜元研讨会,献给四川,献给真正热爱川龙的人。
喜欢四川省造川龙铜币久矣,也曾在省造川龙上颇下了一番功夫。但直至因媳妇反对玩钱币,为了保住压箱底的甘肃币不遭毒手而尽出手头辛苦收集的川龙后,才得以提笔写此文。
西人伍德华早在几十年前就通过以英文字母和数字分别表示十文面值铜币的面背,为中国铜币分版提出了一种最效率的方式。类似于“A1”、“J5”很简洁的阐述出搭配方式并直指稀缺度,方便了今人在沟通中既显示出老鸟知识的渊博,又可直接对应到价格。这种高起点也造就了如今的铜币收藏和买卖现状:
以省造川龙为例,诸谱多沿用字母数字搭配分版法但又未能超越伍谱使得伍谱依然是绝对权威,玩家口头的编号依然是以伍谱为标准;
玩当十面值的对当二十兴趣缺缺,玩当二十的对当十又未必熟悉,至于当三十和当五属凤毛麟角只能存于博物馆展柜或老板案头;
对分类的研究也多以找区别为主,懂的人每个人有自己不同的分法,不懂的人看着觉得无比复杂,个别卖家受利益驱动更是把分版推向了大家来找茬,而省造川龙的修模本身也较频繁。
本文仅是作为个人爱好者玩川龙一场而留下一些浅见。回首玩川龙之际曾得益于先行者的论坛文字、或出版物、或QQ微信交流,而获益良多。不一一具名,但深表感谢。希望自己的这些思考,能对后来者有所帮助和启发,抛砖引玉推进省造川龙研究的发展,这是本意。
不玩川龙后很多留的图片也删了,为方便,征得了cy兄同意大量使用了他发在网上的图片,一并表示感谢。
四川省造系列铜币的湖北渊源
四川造币,先仿福建造币而有的四川官局造系列,同时也有中满文宝福的四川官局试铸币实物做佐证。光绪三十年《四川官报》载:“查去岁所铸铜元,字文未免繁多,现仿鄂省式样改造,铸模上列“四川省造”四字,下则分列“当十”或“当二十”等字样,其余龙纹花样均与旧式不同。”
如此段叙述,四川官局系列也的确字多,于是四川开始仿湖北而造省造系列铜币。对比湖北省造币和四川省造币的文字面,从设计上确实是照抄,只不过在中花方面有了自己的微创新。也许是因为拿来照抄的湖北铜币有高低满文之分,于是四川省造的文字面也做了高低满文两种设计。
说完文字面再回头来说龙面,四川省造系列中,大类有坐龙、飞龙、水龙三种。坐龙仅见当五,是直接拿官局的龙过来配了一下,当属试铸。水龙当属仿湖北,既然文字面已经仿了,龙面不妨也仿一下,见当十和当三十,当三十属试铸,当十也是早期少量铸造。
四川省造系列真正大行其道的是飞龙,也许是为了区分于湖北突出四川特色,结合了官局的龙面珠圈设计,沿用了水龙的外围文字(仅将SZE CHUEN PROVINCE的PROVINCE英文省略,相当于之前是四川省,现在仅写四川,简化思路和文字面一致),将龙又重新设计。四川飞龙以其多样性和美感,令玩川龙爱好者痴迷。
而四川十文水龙,并不能只将其看作是十文的版别之一和其他版别并列,其从设计上迥然不同于四川飞龙,是四川省造系列仿湖北的佐证。从性质上,四川水龙是和坐龙、飞龙并列的,而非四川水龙与飞龙中的某一版并列来比拼数量多少论其价值。
我很看重四川水龙,遗憾的是因所遇品相问题至今也未能收藏或过手一枚四川水龙。
人尽皆知的当三十
提起省造川龙系列,公认首推当三十。独有的面值、稀缺的数量、名家的递藏、学者的论述、拍行的宣传,使得当三十被冠以“中国铜币之王”的美誉。
对当三十,前辈已有多文详述,此处不再拾人牙慧。数量十枚出头,博物馆和藏家各半;价格两三百万,非有钱人所不能得;版分水龙飞龙,红铜黄铜都有。为保持文章完整性,特摘录当三十图片如下以供参考:
鲜为人知的当五
不同于当三十,四川当五在网络论坛中未见相关分析帖,有的谱上甚至也是扫描图,得益于近年拍卖才得以找到一些清晰图片。
当五只有飞龙而无水龙,文字面有高低满文两种,数量也为十枚出头。
另外,有四川省造五文面配四川官局五文龙的实物存在,仅见3枚。众所周知,四川铜元局于清光绪二十九年六月(1903年)开始试铸铜元,即四川官局铜元,短短八九个月后改为四川省造铜元。此实物,当为官局改省造之时的试铸品,也为后续诸多分析提供了实物依据。而如上文,省造系列源于原官局系列字文繁多,可能最开始造币厂的思路里仅是修改字文繁多的文字面,后来因仿湖北而将龙面也一起改了改。
四川省造系列文字面有高低满文两种不同设计
相比于龙面的多变,四川省造系列铜币的文字面整体可分为高低满文两种设计,贯穿省造系列铜币不同面值之间:
对于四川当三十,人们往往会强调水龙飞龙之分,红铜黄铜之别,而弱化了其实版别上在文字面,有高低满文之分。
四川当五,文字面的高低满文非常明显,但因五文数量过稀且分版简洁,不易受到关注和琢磨。
四川当十和当二十,因文字面变化丰富甚至众多,思维上容易“寻找不同”而忽视“总结规律”,分版太多而不易抽象出高低满文之分其实是本质不同。
依据在不同面值铜币中,从简单再推复杂的思维,可以清晰看出,四川省造系列铜币的文字面,从大类上就是高低满文两种。当五当三十因少量试铸停留于此,而当十当二十基于此后来做的不断衍化和修模。包括文字中间的花朵,也是低满文小而高满文大,特征明显。
再进一步细看四川省造铜币不同面值的文字面对比,在当五当十当二十中,高满文面的文字书写风格极其类似,尤其四川省造的“省”字和光绪元宝的“元”字。低满文面光绪元宝的“元”字也可看出来是一脉相承的。高满文面四川的“四”字下横弯曲有弧度而低满文面是平的。包括低满文面最下方纪值的间距较窄而高满文面较宽。
等等这些特征,都反映出不同面值四川铜币在设计稿上是有一致性的,极可能四川省造系列铜币的原始设计稿,在文字面就是高低满文两种,以此可作为后续当十当二十版别众多时,区分版别、铸造时期、演变顺序的重要依据。
至于当三十,在文字风格上并未有那么大的肉眼可见的大区别。那是因为当三十的低满文面被再次修模覆盖的缘故。(当三十高低满文两个不同的面同样反映出了和其他面值的联系,将在下文展开。)
四川省造系列雕刻有“粗”和“细”两种风格
继续来看上图文字面的对比,在满文高低位置不同之外,满文尚有粗细两种截然不同的风格。比如当五的高满文是细字而低满文是粗字,当十和当二十的低满文是细字而高满文是粗字。似乎唯一例外的是当三十的满文都是粗字,但如果再进一步细看就会发现,低满文当三十的粗字,是用一个当三十的细字修模而来。
如下图满文“宝”的对比,低满文当三十的满文“宝”字底下,有一个细满文“宝”字下半部分的痕迹,而这个仅存下半部分的圆弧高度,明显又比高满文当三十的满文“宝”下半部分的圆弧高度小。可知,被修掉的原始的满文又小笔画又细,和当五当十当二十中细满文的特征完全吻合。
进一步看,出了满文的粗细外,文字的粗细也有体现,例如四川省造的“四”字的下横,细满文面中“四”字的下横细而粗满文面中明显粗。
文字的粗细,当是雕模师傅个人习惯使然。而这种规律可以上溯到四川官局系列,四川官局的当五当十文字面,有两种截然不同的风格:“细字小边花”和“粗字大边花”。而官局当二十的文字面仅见细字小边花。对应到龙面,官局五文的龙面是大小边花两种,而十文二十文的龙面仅见大边花。理论上可能官局二十文文字面也有大边花,十文和二十文龙面也有小边花,看何时有所发现。
官局系列不是本文范畴不再详述,但从宏观维度纵观四川官局系列和四川省造系列,粗细两种截然不同的满文风格非常清晰,当也是四川铜元局一脉相承铸造使然。也许是两名不同的雕模师傅,对照着相同的设计稿而形成了属于自己风格的不同表述。例如当二十中低满文文字面,整体设计相同,但粗细两种雕刻风格体现得异常明显,左侧为细雕刻,右侧为粗雕刻:
四川省造龙面的关联性
再来细看四川省造飞龙。龙面相对简单,不同面值之间的龙面有其关联性。
比如当十和当三十水龙,明显是一套。
如当十和当二十山字龙,需要指出的是,当十里的“单宝山字龙”和当二十山字龙是一套,从龙头,龙须,龙爪下的宝珠等处相似性明显。而当十里的“双宝山字龙”和“大云山字龙”是“单宝山字龙”的再演绎,龙头有一致性。
如当五飞龙、当十拐飘龙、当二十小尾龙完全是一套,龙较瘦弱,龙刺长而直立,龙头后的云饰和火焰均具有相似性。而这一套龙面的特征,类似于文字面细满文的风格,可能是同一个雕模师傅的作品,文字小笔画细,龙也显得瘦弱。尤其当五飞龙和当二十小尾龙外缘的英文,也具有极大的相似性。
当十中的细甲龙和粗字龙,从龙身龙刺及整体设计看,都是从此套系中衍化,只不过龙头较大龙胸较肥。细甲龙龙尾后的云朵又采用了当五飞龙龙尾后的如意云样式。
再如当十中的大祥云龙、大肚龙,当二十中的大火焰龙,当三十的飞龙,明显是同一套产物。不论是整体设计还是肥腻的龙身,包括外缘英文字母的风格,都具有一致性。而这一套龙面的特征,类似于文字面粗满文的风格,可能是同一个雕模师傅的作品,文字大笔画粗,龙也显得大而肥。
当二十中的鱼鳞龙和珍珠龙应该是一个祖模所化,龙面设计相似,龙鳞数量相同而形状不同,但在其他面值中未找到有一致性的龙面设计。尤其星眉珍珠龙,非常有特点,后面会再说说这个龙。
当十中的飘带云龙、卷云龙,及当二十中的小飞龙,属不同面值间有关联性的龙面设计,当属四川省造系列最晚期的作品。
将四川省造系列铜币中,不同面值上的龙列出来,就能发现其从设计上的一致性和关联性。在这种大区别之外,例如龙面珠圈的粗细,英文字母的大小,或者龙本身修模造成的龙胸有线无线,龙须直或曲,龙刺多或少,都是属于次一级的变化,不可与这种设计层等同而论。玩的细的人继续分,玩的粗的已经可以以此部分作为分版足矣。
四川省造的衍化分析和先后顺序
曾有先行者试图总结过四川省造系列铜币的铸造顺序,但如若不能区分出同时期其实有高低满文两种不同的大设计风格,两个雕模师傅粗细不同的雕刻风格,而妄图将所有东西以一个时间轴线性来看待并寻求规律,必然会发现难以说清。从上文可以看出,高低满文是从最开始设计稿维度的区分,而粗细风格的雕刻师傅同时在干活,所以并非四川省造铜币就一定能排出先后顺序来。只能按早中晚期来推论,并试图得到衍化顺序。
因四川当五文字面配官局五文龙的存在,可知省造当五当为省造系列最早期的版;四川水龙为仿湖北龙的设计存在,省造当十水龙当也为省造系列最早期的版。以此为依据,与当五、水龙的龙面及文字面在设计铸造上有一致性的当十及当二十的其他版别,当也属早期铸造。
以当五飞龙为依据,则当十拐飘云,当二十小尾龙均为早期产品;
以当五飞龙的高满文文字面为依据,则当十的大字大花面,当二十的上下特宽面为早期产品;
分别来看比较复杂的当十和当二十面值:
当十中,水龙、拐飘云龙这类早期龙,搭配文字面的共性,是双顶花低满文面和单顶花低满文面。单顶花是当十中独有的中花,其他面值中均无,当属双顶花低满文面的衍化。而单顶花和双顶花搭配的龙中还有细甲龙和粗刺龙,明显是拐飘云龙衍化,也属早期,但晚于拐飘云龙。而大字大花这个早期面,搭配的龙为单宝山字龙和大肚龙,其中大肚龙也配双顶花低满文,这两个龙当也是早期铸造。另外就是大祥云龙贯穿了四川省造当十各个时期的文字面,当为主要产品之一,也配早期的单双顶花低满文和大字大花。综合来说,四川省造当十早期的低满文面为单顶花低满文和双顶花低满文,高满文面为大字大花面;四川省造当十早期的龙为水龙、拐飘云龙、单宝山字龙、大肚龙、细甲龙、粗刺龙、大祥云龙。
由上文分析可知,四川当十面的低满文,虽然比较丰富,但基本都是早期铸造。而四的凹凸,对应不同龙的搭配,属于变化小但实质大的区别,很同意曹谱对此的分法。因篇幅原因,本文不再展开论述低满文单顶花和双顶花的更细一级变化。
当二十中,小尾龙是早期龙,搭配的文字面是低小满文面。这个面还配有大肥龙和鱼鳞龙,肥龙数量稀少当也是早期铸造,但鱼鳞龙配低小满文面有明显修模痕迹(如下图,鱼鳞龙配的面,造字走之是断笔,满文川的中间圆圈均为实心),和小尾龙的小满文面并不相同,当属中期用鱼鳞龙与小尾龙文字面的修模版搭配而成,并非早期产品。
当二十中,宽纪地和宽纪值面最类似于当五高满文面,与之相类似的寄花、小寄花在文字风格上和上下特宽面类似,当也是早期文字面。大字大花和大字大花缺笔省两个面,当为上下特宽面的衍化,且类似于四川当三十的文字风格。而宽纪地、宽纪值、寄花、小寄花、大字大花、大字大花缺笔省,搭配的龙面相当固定,就是鱼鳞龙和珍珠龙,这也是早期铸造的龙。大字大花面也配肥龙,肥龙当也是从早期就开始铸造。
当二十的低满文比较简单,我们还是优先从低满文来看。当二十早期粗细两种风格的低满文均有,细者为小尾龙搭配的面,粗者为与小尾龙面“元”字相似的短撇元面;到中期,小尾龙的细低满文文字面进行了修模配鱼鳞龙,而小尾龙并未再铸造,粗低满文面有大量版别,如谱上已区分的两点川、大元等,还有在曹谱上被过分合并的诸多低满文面;到晚期,细低满文面修成了长撇元面配多宝龙,粗低满文面配多宝龙时,在中期的基础上满文宝的尾巴处基本有流铜。
再看高满文,从早期往中晚期走,我们从当十和当二十两个面值中能看到惊人的相似性:
如下图第一行,当十的大字大花面和当二十的宽纪地或宽纪值面,设计和文字相同;到第二行当十的中字面和当二十的中字空心花,都是将第一行的中花由实心花变为空心花;到第三行当十的中字曲造面和当二十的粗珠76或77面,都是将四川省造的“造”字变为了三走之造;到第四行当十的小满文面和当二十的小字大满文面,都是在第三行基础上四川省造的“四”字和满文川都变小;到第五行当十的小字面和当二十的小字小满文面,都是在第四行基础上满文和汉字进一步变小。如此可清晰地看出来高满文面在四川当十和当二十中是有着一致性的从前到后的衍化规律的。
依据当十当二十在衍化上的一致性,并搭配到对应的龙身上再来看高满文的铸造时期,就能很顺畅进行区分了:
当二十中前期高满文文字面较多,但配的龙很固定,基本是珍珠龙鱼鳞龙和大肥龙,晚期的龙是多宝龙,文字面的衍化如上文一致性。而当十中单宝山字龙贯穿前中后其,大云山字龙和双宝山字龙只配晚期的面。同样有个贯穿前中后的龙是大祥云龙。
当然,上述的前中后期,只是一个相对而言的概念,因为绝对意义上很难区分谁一定在谁的前面。但这种相对的分析,可以看到四川省造系列币不同面值之间的相关联性。
纵观四川省造系列的早中晚同时期的产品,在设计上或者铸造上,能找出相似性来。例如早期的当十单宝山字龙和当二十星眉珍珠龙,龙眉都是星星状,可知星星状的眉毛是四川省造早期的设计特征。
再如省造当五飞龙中花和龙头处均不清晰,相似的情况在当二十宽纪值星眉龙上也有显现。再如当五飞龙和当十拐飘云龙胸前天然看不到龙鳞,这都是四川省造早期的铸造特征,当属相同的铸造能力缺陷使然。
又如晚期当二十中的多宝龙,和当十中的飘带云龙、卷云龙,打的都很好,想找一个打的不好的都困难。而这种品相难度在早期的龙身上是根本可望而不可求的,比如当二十中的小尾龙。可看出造币工艺在逐步提升。
再回头看四川省造当三十
关于当三十的由来,1941年施孝先先生在上海《泉币》杂志发文认为,是光绪三十年(1904年)四川机器局委托湖北省代制:“鄂局铸就当十、当二十、当三十铜币三种,每种分两式,即珠圈与坐龙也,是年夏即通行于蓉市。。。旋因当十、当二十两种,足敷应用,无须多此三十一种,故川局所铸仅当十、当二十两种而已”。
经过上文分析再看这段话就会发现,其一,并无坐龙,仅有水龙;其二,除了当十、当二十、当三十,尚有当五漏而未载。鄂省之说,从记载和实物上均可看出四川省造系列在设计上即仿湖北省造系列而为,确实没错。而之前四川官局系列则为仿福建官局系列,四川光绪银币仿广东银币,可知模仿他省设计对于四川造币是一以贯之的,并不奇怪。但铸造,从上文分析当五、当十、当二十、当三十不同面值之间有极强关联性,尤其雕模方面均有粗细字和四川官局系列一脉相承,且有官局龙配省造面当五实物的存在。故完全可以判断,四川省造系列包括当三十在内,铸造都在四川铜元局,在四川本地。
当三十的文字面类似于当二十中的大字大花面,但进一步细看,尤其低满文当三十,更神似当二十中的宽纪值面:满文宝的尾巴部分飘逸,满文川的头部细长;而高满文当三十,满文川头部类似于当二十大字大花,短而宽。种种局部特征,无不体现出当三十与四川省造系列其他面值流通币的关联性。
今人喜欢猎奇,但我总觉得只有和大规模流通币形成关联的少见东西,才更令人踏实。无幸拥有当三十,有幸上手当三十,依然觉得满足。
四川省造系列样币
四川省造铜币除上述流通币外,尚有一套样币实物存在,如下三枚,当五当十当二十各有一枚且均为孤品。
这三枚经典之物美轮美奂让人着迷。当五飞龙面,可看出马齿并未完成,尤其币身右侧,是快速用利器钻了一些圆孔来代替马齿的效果。猜测可能是雕刻未完成状态下打个样币来看看效果。当十当二十的文字面和流通币完全相同,马齿和珠圈数量相同,文字间距位置相同,可称为流通币真正意义上的“样”。样币当二十的山字龙和流通币的当二十山字龙并不同,而这种不同恰恰让人更踏实,因为流通币当二十山字龙所搭配的文字面是中期铸造的空心花文字面,并非早期面。极可能二十文山字龙的设计稿就是样币这样,中期造流通币时演绎成了现在的流通币山字龙并配了中期的文字面。
如上三币虽发现于国外,但因其和流通币的强关联性,且当五的未完全状态,当可认为此三币是四川当地所造。
除上述三枚样币之外,大概从十年前出来,还见有当十当二十两种面值的另两种号称德国样币。从最开始各仅见一枚,到陆续出来几枚,再到近两年拍卖会已不再神秘。但不同于上述三枚的套系,此两枚所谓德国样币无论是从文字和龙,还是珠圈数,均和四川省造系列流通币有所不同。文字书法也和四川省造系列整体不同。
当然,所谓试样,和普通流通币有所不同是有可能的。有人解读为当年一起雕刻没有采用的样板,也有人认为是先有国外样币,然后造的普通四川省造流通币。但有几个问题我们可以一起想一想:
1、从四川造币史,1896年7月,四川总督鹿传霖奏准办造币厂并向美国汉立克纳浦厂定机器,该厂开始购置、生产机器。技师强必尔1897年12月27日启程来华,1898年4月3日到成都,开始机器安装和试车,成都造币厂1898年7月12日正式落成。当年时光慢,没有网络,也没有飞机,不论是四川的消息出去德国,还是德国的东西回来四川,都需要时间。强必尔从美国到四川花了四个月时间,从美国到日本19天,从汉口到宜昌坐船逆长江而上就跑了7天。
2、1903年7月铜元局开始仿福建造四川官局光绪元宝,1904年3月经反复议定后决定仿湖北造四川省造光绪元宝,1906年清政府裁撤厂局以户部统一管辖,1906年6月四川开始造中川系列光绪元宝。也就是说,四川官局系列造了8个月,四川省造系列也就造了2年出头。
3、我们以最理想的情况来预测,四川省因造币生意扩大,持续购买机器找到了某德国机器厂。德国从欧洲过来航运也比美国强不了多少,我们也假定强必尔跑太慢了白天走路晚上睡觉,信使以最快速度来,减掉一半时间,按两个月时间来算。从四川决定造省造系列通知德国,再到德国造好把样币回到四川,也需要4个月时间。再加上德国雕模铸造样币的时间,和四川拿到样币铸造流通币的时间,基本在四川开始铸造官局系列不久,就必须启动通知德国开始设计省造样币,否则是赶不上8个月后四川省造系列开工的。而假定四川开始铸造省造系列以后通知德国再新加机器采购并给了设计样稿,从德国一趟拿到样币,省造系列已经造了三分之一的时间了。
4、从上文四川仿湖北那部分内容,史料交代的很清楚,四川省造系列在设计上是仿湖北省造系列,跟国外无关。从上文四川省造系列的雕模与四川官局的一致性,且四川官局龙配省造面五文的存在,当知四川省造系列就是四川当地铸造无疑。而且上文当五当十当二十这三枚孤品样币存在,和流通币有极大的关联性,也证明指导四川省造系列流通币的已有其物。
这两种所谓德国样币,从图案设计上,基本是国内当十当二十样币的再演绎。至于性质,只能说我也不懂。从论坛上刚出来第一枚的时候就有争论,今日的争论依然是正常的,时间总会说明一切。具体实情如何留待后人研究吧。
我和四川省造系列铜币
曾经对四川省造系列铜币钟爱异常,专注于当二十系列按小版收了不同版的两百多枚,但终究因媳妇反对而陆续散尽(哀嚎一声,散掉的还有几头狮子)。
曾经也写过一些四川省造系列细化分版的文章,但终究还是觉得应该抓大放小,先从脉络来再逐步展开,于是有了写本文的想法。一直懒没动笔,赶在四川成都铜元会之前陆续用三个周末成文,算是对铜元会的献礼。
今年年初没管住手,恰逢上家买房缺钱钱币大甩卖,用年终奖和两月工资请回了这枚JC LEE旧藏的四川省造当五,当是除了立5样币外的流通币品相最佳者,颇为满意。暂时买不起当三十,买个当五玩,万一以后公司上市就买当三十凑套,或者有当三十的老板想凑套可以用好甘肃币来换也行。
嘴上说不玩四川省造了,有的时候也还买,因为依然喜欢。
说喜欢吧,也是叶公好龙而达不到爱,说不定媳妇大人再逼一逼扛不住就又卖了川龙给她买房了,终究不是家乡币。
下面这个就是又买来的。有的缘分东西即使有钱也其实并不好找。
不知到时候有没有空去成都铜元会,期待能看到展览的各种佳物,能有机会去买各种喜欢的川龙。
收藏其实是个如人饮水冷暖自知的事,不同的人对品种和品相的理解不同,就会去买差异化的东西。问道于人,无非小马过河罢了。
我知道没几个人能把长篇大论看到最后,因为玩川龙的大部分人都是叶公好龙,包括我。如果你看到了最后,谢谢!
在四川省造铜币面前,我们都是过客,拥有或短或长的一段时间。
此文就当我为四川省造铜币留下一些痕迹,写给真正热爱川龙的人。
在2023-10-05 02:39发布留言:
说的太精彩,非常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