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厂报告书:《四川造币厂沿革考》及《现在困难之点及整理情形》 1915年7月

【四川省】 2022-09-17     695
四川造币厂沿革考窃查成都造币厂之成立,虽在前清光绪二十二年,但其时尚称银铜元局,附设成都机器局内,各自为政,门户判然。清宣统二年始,由前度支部派员接收,定名成都造币蜀厂,暨改成都造币分厂,其中之开办源起组织颠末、事实变迁、与夫现在之状况、头绪、纷如,条述如左:一、银元局之端绪。各省之有银元局旧矣,川厂发端系前清光绪二十二年总督鹿传

《成都造币分厂第一次报告书》载。民国4年7月。

四川造币厂沿革考

 

窃查成都造币厂之成立,虽在前清光绪二十二年,但其时尚称银铜元局,附设成都机器局内,各自为政,门户判然。清宣统二年始,由前度支部派员接收,定名成都造币蜀厂,暨改成都造币分厂,其中之开办源起组织颠末、事实变迁、与夫现在之状况、头绪、纷如,条述如左:

一、银元局之端绪。各省之有银元局旧矣,川厂发端系前清光绪二十二年总督鹿传霖以银价过低、制钱缺乏奏准创办。旋就机厂余地建筑厂房,于光绪二十四年六月落成。洋匠艾文澜、强必尔亦适送机器来川。当由成县道库借银十一万五千五百余两、藩库借银三千两作 开办经费,讵至二十五年六月,遵奉朝旨,令将各省银元改归粤鄂代铸,川厂因而停息,所铸银元及所余铸本并交藩库收存。

二十七年,川督奎俊复以川省地僻道险,未邻靡易,奏准复设。委员赴鄂考查成色、重量,兼办铜模。并由藩库借铸本三十五万两,又拨经费银二万一千两,于是年十月开局,专铸七二银元,酌拟行使章程,定大元一枚值市平银六钱九分。

二十八年设成都、重庆两分局,专司行销、回换事宜。十月,川督岑春煊改每大元一元值银七钱一分,并仿铸三钱二分藏元,行销关外,流通无滞。彼时滇省尚未设有银元局,并由本局搭铸云。

一、铜元局之始末。

川省之铸铜元也,开工于光绪二十九年六月,其初具体而微,就原购铸小制钱废机,改修应用,厂房则就机器局压铜厂及旧有之铜钱厂,装置、铸料以机器局枪弹废壳、边渣并实用局存铜,粑炼净尽,配以铜九五、铅四锡一,试铸当五、当十两种,每日出数合制钱五、六百串。七月在本局设柜兑换,行销甚利。旋采购宁远、会理等处紫铜,添铸当二十一种,出数较多。其经管员司及工匠、炭料均借用于机器局,成效既著,遂议扩充。

三十年,川督锡良始奏咨立案,添建厂房,续购机件,设印花厂、压铜粑铜化铜各厂,专派员司经理,规模远大,然每日出数亦只二千串上下。是时,川铜未旺,铸本尤虚,乃由藩盐两库及各署局、各银号借银一百万两,委夏口厅同知冯启钧在鄂采购洋铜铜饼,并手摇印花机等件。

三十一年因铜元出数日多,事繁任重,始与机器局划分,各立各帐,旋并铜元、银元两局为四川银铜元总局,续在江口添设一局,派专员经理,挨次接连,以专责成。鼓铸既多,需炭自广,于是在嘉定、崇庆、大邑、江口等处设局收买,或派员赴蒲江、灌县等处采购,乃敷应用。至铜铅两项,本省则取于宁远之瓜别蔴哈及彭县所出为大宗,兼买荥经、洪雅、天全、木坪(可能是今之木里地区斑岩铜矿)、雷波、越(今西昌东南)、屏山等处商铜,旋又将彭县铜局归本局自办,委员专管。是年五月,试办黄铜元,以铜七铅三配镕,民间乐用,利益较厚,甫行数月,奉文以黄铜元不合部章,饬即停铸,仍用紫铜。兼饬派员赴天洋(注:原文如此,应为天津)造币厂承领祖模。

光绪三十二年六月领回当二、当五、当十、当二十四种模质,随奉改四川银铜元总局为四川户部造币分厂,另刊关防(注:即公章),其银元局照旧,仍隶兼管,其名称曰银元股。一切收支款项,仍各归各帐,不相混合。

是年考查铜币大臣陈璧派员葛毓芝、余晋芳、王宗元等来川考查,事竣随派王宗元为本厂会办,并留丁昌燕仍充总办。又改厂名为度支部造币蜀厂,其时厂仍省有也。但铜币余利提四成解部作为练兵经费,以六成留厂备用,曾将三十三年四成余利派员解部,并请颁发度支部造币蜀厂关防,三十四年十月,赍回启用。

宣统元年,因边藏需用铜元,由厂铸造运藏行销,又以纯用洋铜利权外溢,川铜又苦无多,乃请截留云南京铜,以资铸造,并代铸云南铜币。遂在盐源、会川两处设局收买铜铅,至每月收支各项款目及各转运局、各铜炭局支销各数目,经考查后,均按月造册报部。

一、本厂成立时之组织

宣统二年,经度支部奏改造币蜀厂为成都造币分厂,颁发关防,并派主事蔡镇藩为总办,王宗元为帮办,六月初二日到厂接收。于是银铜两股合而为一矣,所有从前收支款项及机器、物料、资产、帐据,均经逐一清理,省厂应收应付各款仍由本省藩司自理,随将蜀厂存款现银三十余万,暨六成余利十余万两送交藩司抵除借项,以清部省界限。其原有厂房、机器,悉归部有,当是时度支部曾拨来铸本库平银八十万两,因新币祖模未到,并未动支,悉交大清银行天顺祥各号存放。但就蜀厂余存现款及铜铅、银元边渣等项,以资鼓铸。于是与机器 局划清厂房界限,各立门户,并在铁板桥街购置基地,建修办公房舍及国币库房,整理厂务,次第将转运各局拨归兵工厂兵备处管理。并将嘉定、大邑、蒲江等处炭局裁撤,又将彭县矿局交归劝业道管理。并将出洋学费及幼孩、厂苦力、病院、工艺学堂经费贴款均拨归川省自认,又将成渝银元两分局交归藩司经理,本厂仅留盐源、会川两铜局。继又添木坪铜局采购觔铜均改为招商自集资本采办解厂,按觔照值付价。

一、事实之变迁

辛亥十月十八之变,各署局及藩库俱遭劫掠,本厂防御甚严,保护无损。斯时军饷不济,异常恐慌,本厂银铜元及边渣等项存款共有四十余万,概行拨作四川政府(注:此为军政府)军需之用,政府逐日到厂搬取银元、铜元,供不给求,于是赶铸,随将银铜币模改为民国新式并改银币重量为九七平七钱二分,改藏元成色为七五成,改铜元成色为三七成黄铜。当二十者,原重四钱改为三钱,又以钱荒特甚,添铸当五十一种,重量五钱,时银根奇紧,苦无铸料,缘定掉换银元法,每生银一千两外敷二十元,民间争换,铸本赖以不乏,并收集废铜炮五十余尊,废铜器四万余觔,并将会川、盐源两处铜局改归商办,由商集资采运售厂。复委员在木坪设局采铜,亦是自集资本办法,本三和遂自行督工,修理当五十、当二十印花机器各二部,又在重庆铜元厂提回压铜辊八对,打胚机一部,洋磅秤二架,滚边机二部,剪刀机一部,印花机摆轮一个,饬工装配以扩铸造。并本厂附铸印局代铸印信徽章,从前每日所出铜元仅五千串之谱,自添铸当五十铜元,每日加工赶铸,增部七千串有奇,民国元年十二月,部委谢正权到厂接收,于是造币厂归部有焉。

一、复归部有之概况

本厂之归财政部也。一切事件仍照旧章,至接收之铸本,除虚存一百二十三万八千有奇及合同款,并抵存数人十万七千余。外实只接得现款十六万一千余金。旋奉部令,改总办为厂长,科长为佥事,科员为主事,现遵部章,又改组矣,详具后表。二年八月,重庆变乱,省城钱荒,军票低落,川公署饬添铸当百、当二百铜币,维持市面。旋委军职会承业刘公笃为总会办,于四门添设交易分所各一区,此民国二年十二月以前之情况也。本任于十月十二蒞川视事,以后厂务另详如左。

现在困难之点及整理情形

 

国家之建设此厂也,原以枢纽金融,流通市面,内济人民手实,外杜欧美漏厄,此大要也。在府言府,在库言库,职任内事实含有营业性质于其间,夫质货之源,母财具而后,子金出恒足之道,为必急而后用,乃舒本厂。自民国元年复归部有,流通资本虽属无几,以全年计算,当有盈余,乃视事钩稽。所谓盈余130万者已经用政府因公拨用,虚悬未归。而原存于大清银行暨天顺祥各处巨款,亦更空悬无着,直悬釜以待炊,期展足而鲜據,仰屋兴叹,巧妇难为。其中艰辛,笔舌难罄。

加以原建厂房布置,多购买,机器配合不匀,督工诸多掣肘,机力复未均齐,思欲更张,难可骤办。而是时,军兴方息,纸币充斥市面,流通专赖铜元。从前所铸当百文、当二百文两种铜币,于币制前途关系至巨,骤停则交换不便,人民恐慌,因仍则轻重失宜,圜法败坏,其中调护,煞费周章。此犹铸造一方面困难也。

川省两遭变故,财政空虚,当事权宜,即以纸币为行政经费,除军用银元票外,又益以铜元兑换券,于是生银、银元、铜元、制钱之出见于市者,均日见短少,周转不灵,危险时见。本厂为全省泉货渊薮,铸出铜币不能不尽数以济其穷,四川行政公署每日向本厂拨出铜元七千串(笔者注:相当于70万枚当十铜元),用救钱荒,归还偿款,一半以军票一元作铜元1300文、外加帮底14文,收入票数既多,除购炭料外,别无消纳之处,以之兑换生银,支付铜价及作解京余利。而每票一张,赴市买银,又只作铜币720-730文或800余文,殊多窒肘,几于无从着手接办。

后一意经营,先从剔除糜费考核工作入手。本厂与商民交易生银,向分总分交易所五处,原以广收铸料便利平人,惟综核开除,其数颇巨,际此库款支绌,只得极力撙节,缩小范围,并为一所。商不云劳,铸料亦足,年省薪工杂费约3500-3600元,此整理开支者,

一:锅炉机械,马力可稽从前,安故习常,漫不加察。接办后逐一详考,始知日烧锅炉两座,机力有余,不特空费炭觔,致少余利,亦且机件磨损,大妨本金。于是毅然改办,只烧锅炉一座,用炭锐减,蒸汽足用,每月省炭8-9万斤,积年可省炭百余万斤,省费可万元以上,此整理耗费者。

一:各省工役习惯不同,然任职功过,总视铸数多寡以为衡川工积,习似较他省为胜,督役稍疎,即生困难。接办后,对于时间稍事伸缩,间以加工,设法鼓励,催督虽严,幸各安职,故能节省,既多程工转速,从前日出银币多不过万,八九千枚,逐渐催促,铸造递加,就夏季工作,平均计算,每日增铸约近万枚。准此推算,年可增利10万元以上。至于铜币铸造,虽较二年末后四个月中日出2万余串(笔者注:即200万枚当十铜元)或八九千串(笔者注:即80-90万枚当十铜元)之数,约减少一倍,实因维持币制,停铸当一百、当二百两种,故串数虽减,而枚数反增。此整理铸造者。

一:半年以来,心力交瘁,虽外受纸币之影响,内困积币之纷如,而极力筹谋湔汰,稍著成效,卒使现金资本增多175千余元,材料资本又增多536千余元,此明效也。凡此数端,虽著成绩,愚者一得,巨可自封,未尽事宜,不敢不勉,将来计画,亦合敷陈。厂中因铜币碾片机少,出数无多,非议增添,则原多之舂片、印花各机,废弃可惜。惟细究厂基南界城根西北接机器局东讫原建厂房,具无尺寸余地,势难展拓,拟先就原有厂房,设法腾挪,暂添碾片机一、二座,以广铸造。从未必各机全开,预算铸额可增多十之二三,若组织完全,配搭齐整,非折去库房大兴建筑不为功,但现在财力实未易,骤议及此,本厂向来簿记法散漫难稽,向设各单据又未一律,周备册报更多费手,现已随时酌为更革,悉予改良,责成各专,手续益密,逐月造报,自易速完。具有规模不难考核,第从前文,报积压过多,现在办理,尚未能剋期集事,跻于神速,实原于此。然有条不紊,从前延忽习气,自可扫除无余也。他如调查矿质体恤商情,俾川滇铜日出日多,庶铸料不藉洋铜输入,与夫鼓舞工役,考察员司,凡属开除,期无妄费,应护余利,务使无遗。官守所在,日夜推求,整刷精神,勉勤职务。上副

大部规画之详广承局外督过之美则刘季多大言少成事之诮庶几可免也乎。




暂无留言

*为必填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