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自宋伟杰著《汉字铜元》。《重庆铜元局局务纪实》中的重庆铜元局沿革全文。
按本局于前清光绪三十一年,由四川总督锡良拨川路公司银二百万金,在重庆距城十里兜子背之对山苏家坝地方建筑厂房,购买英德两国所造机械,以为铸造铜元之局。所内置德机者曰德厂,留置英械者曰英厂。
正拟开工,忽奉部饬中止,缘四川成都已设有造币厂,鼓铸银铜两币,渝城本无再设币局之必要,故,当时之部饬若此。嗣有议改为炼钢厂者,亦未实行。迄辛亥反正,凡从前购存之机械材料,多致损毁。
民国元年,蜀军镇抚府委武廷兰承办,未及出币,旋由四川财政司改委李成志接办,时本局隶属于四川省政府。
二年五月始,陆续出币,所铸铜元系当五十一种,应用机械亦仅德厂各械,虽有地基厂房,未经安设迨后日久,以人事变迁致多凌乱残废。因局在大江南岸,距城稍远,爰在城内租佃民房,设立事务所,以便交易。
三年八月,奉部派吴夐,赴川接收局事,迭与川巡按使磋议。
四年三月始,由成都到渝接收厂房、机械、物料,至于文卷帐据,概由李成志送交财政厅自行清理,经吴夐详明有案。是时,每月搭铸当二十铜元。
嗣奉部电,准将余铜铸尽停工,经军政商各界电部,恳请续铸以维市面,奉电复准继续鼓铸。当时,本局文报均由成都造币厂核转,周折需时。是年九月,接奉部电,渝局改归财政部直辖。十二月,部委吴正修接任局长。
五年四月,吴夐复奉部委饬回本任。
六年六月改铸当二十铜元,至七年三月,因亏折过甚,无以为继,仍复铸当五十铜元,吴夐亦即交卸。是时,靖国军与川省与中央隔绝,即由靖国各军总司令委张治祥接办。到任之后,划工科、机械、熔炼铸造为三大部,于城内设机械售货处,准备间,奉令赴夔(注:夔州,在重庆奉节一带)公干,旋即,在夔身故。
八年十月省委熊正纪接充。
九年五月,因军事变迁,由黔军重庆卫戍司令部暂行委员。承办未几,仍由川军委任王雨农接充局长。到任后,收换生银,添铸银币。是年十月,刘兼省长,委鲜英接任局长,赓续铸造银铜两币,开办工徒夜课学校,派员复至彭水探开铜矿,以未得正苗而止。建筑白象街事务所,房屋未及竣工时,熊前总司令商准刘兼省长将本局英厂改为铜铁厂,添购机械多件,卒未成立其机械,亦与铸币英机同一旷废,深为可惜。
十一年一月,刘兼省长委任王用宾接任局长。是年五月,复委刘炳勳接任,六月,事务所房屋落成,因军饷紧迫,奉令添铸当一百铜元,是为本局铸造出百铜元之始。旋以战事复起,由川军一混成旅委李诚接办,未几即由联军总部行宫委白瑜接任局长,专铸当百铜元。
十二年一月,交由何纯武接办。二月,川军第一军委李心怡接任局长,兼铸当一百、当五十两种铜元,筹铸银币,恢复工徒夜课学校,规定员司等级,并改会计为统计。
是年四月,川军第二军委蒲殿保接办,改局长为委员,仍铸当一百铜元,而银市则因缺乏赀本停铸。
七月渝城战事剧烈,数月之间十易局长,一年之内辗转更换,实达十六人以上,在任有一日者,有数日者,有数十日者,至十二月十五日,局中无主者六日。嗣经援川各军总司令袁,四川善后督办刘,会委朱宗悫为局长,永懿副之。
朱局长未及开工旋即辞去,永懿于十三年一月二十四日奉令负责办理,时当残破之余,不特材料空虚,资本匮乏,即各种碳渣亦无有存者。当计历任旧债,已达一百四十余万元之多,工作久停,欲炊无米,交通未复,购料尤难,乃百计图维。先与各债权者商借铸本,多方交涉,迄无成效。
嗣与债额较巨之中和、泰记反复计议,始允承借,改订借款合同,借洋三十万元。议定每月获余利以一分拨还,中和、泰记旧债以一分拨还,商会借垫之联军服装费以一分解缴,黔军总部合同成立,乃得借资,设法购备各种材料,于是年二月开工,专铸铜币。同时召集员司筹备整理办法,溯自本局改归部辖以来,仅由部颁,关防一伙并未奉发章程,历任局长悉皆人自为政,人去政息。
是乃修订局章,改进工制,规定各所主助料之各种耗率,创立审核厘定较准,添设电机,清理地租,增配机器,建修码头,并呈奉严令取消购买一切材料回扣,厉行永远禁止。举凡应同应革事宜,莫不力求改进,不敢惮烦,冀尽职责于万一。
是年六月,白象街火警延烧,事务所房屋仅余焦土,时值购买压辊需款,奉令将遗址变卖,化无用为有用,借以应此急需。
嗣官钱总局成立,本局缺乏资本,即由该局代向安利英、和记等陆续借款购备材料,以资接济。而本局所出铜元,亦即全数拨交管钱总局,转发迨后,该局停办,仍由本局直接交易。
窃查自民十以来旧债之多,已如前述,虽经永懿设法筹还,计以偿付中和、泰记、及安利英者约二十八万二千余元(外还援川各军借商会军服费,洋十六万七千余元,又代前援川各军总部还中和银行,洋八万元不在此数内),然,所欠之款为数较多,月有子金之累,致币制难于改良,又因本岁军兴,需饷迫切,改由用川省军民两长与川黔边防督办三署合资办理。
奉令,援照成厂先例,暂铸当二百铜元并搭铸当一百及当五十之铜币,以资接济而维现状。明知铸造此种当一百、当二百铜元适与国币条例相反,于市面金融、人民生计影响甚大,节经呈准鼓铸银币,借谋改进,因无铸本,卒难实行。然,奉命搭造上项当二百铜元事出权宜,万非得已。所幸川局粗定,军事以平,行当竭虑殚精,力图挽救,故以为学本浅,更事尤希,念来日之大,难惧有志而弗逮,弥缝匡救,是所忘于后之君子,爰述开办迄今,沿革概略,俾有考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