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三二年十月国民党集中了几十万军队,向鄂豫皖和湘鄂西苏区进攻。当时由于张国焘右倾机会主义路线的错误领导,加以敌我力量众寡悬殊,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被迫撤离了鄂豫皖革命根据地,向西转移。从而踏上了坚苦卓绝的长征之路,适逢四川军阀相互混战,川北敌人守备空虚,由徐向前等同志率领的红四方面军过秦岭、越巴山,进人四川境内,并取得多次胜利
一九三二年十月国民党集中了几十万军队,向鄂豫皖和湘鄂西苏区进攻。当时由于张国焘右倾机会主义路线的错误领导,加以敌我力量众寡悬殊,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被迫撤离了鄂豫皖革命根据地,向西转移。从而踏上了坚苦卓绝的长征之路,适逢四川军阀相互混战,川北敌人守备空虚,由徐向前等同志率领的红四方面军过秦岭、越巴山,进人四川境内,并取得多次胜利。一九三三年元且,在通江、南江,巴中一带,建立了川陕革命根据地。同年十月二十二日,红四方面军又攻下绥定府,接收四川军阀刘存厚的兵工厂与造币厂,获得大量的枪械和银、铜币材。同时成立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川陕省工农银行,”造币厂设在通江苦草坝(现永安),随红军长征川陕的银行干部,抓紧时机赶制发行川陕工农银行货币。计分为纸币、银币、铜币等三种,为支持红军长征发挥了重大作用。
其中的二百文铜币正面铸有“川陕省苏维埃造币厂造”,中间铸有嘉禾和“200文”小字币值,下有蝶形图案和一九三三年字样;币反面有“全世界无产阶级联合起来”十一字,中部有三颗五角星及镰刀锤子图案,下有“CCZC”英文缩写字母( 代表苏维埃政权 )。直径三十五点六毫米,边厚二点二毫米,重量为十六克。从现有实物和书上拓片来看,有多种不同的版别,其直径大小与厚薄也不尽一样,主要区别于小星、中星、大星、顺镰刃、空心锤、实心锤、空五星和实五星等。而且大多数是半边清楚半边模糊的。因为一九三三年上半年,根据地为了尽快发行货币,在没有机械设备的情况下,采用人工打铸,以钳子夹住上币模,下币模放在铁砧上,将烧红的铜块放置在币模中间,再用铁锤进行打击上币模,由于打击的力点不均衡,容易造成半边清楚、半边模糊。同时打铸也容易损坏币模,再加上币模制作并无固定式样,故此有多种不同的版别。一九三三年下半年胜利接收军阀刘存厚造币厂后,就采用了老式脚踏机床来冲制革命货币。随着红军货币的发行和流通,有力地打击了不法奸商的哄抬物价,粉碎了敌人经济封锁,搞活了苏区经济和金融,巩固了苏维埃政权。
川陕苏区发行的铜币,经过漫长的岁月,经受过敌人的多次“围剿”,如今幸存下来的实物,已是不可多得的珍品,是革命历史的见证,也是中国货币中有待研究的课题。
(引自《安徽金融研究》1988年5月“金融史志·钱币增刊2”胡道明同名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