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百文铜币之铸造自民国二年始。计有大型、小型之区分,此亦图利关系,初由五十改铸一百文,继改铸大型二百文,此犹未足,复改铸小型二百文。大型二百文一枚,最低可改铸小型二百文两枚,清铸二十文铜币,其重量较小型二百文为强。尤有不法奸宄,更用机械以清铸十文铜币压而扩之,改图易字成小型二百文,混流市肆,两型之重量既相悬殊,其通用区域自有差别。大型二百
二百文铜币之铸造自民国二年始。计有大型、小型之区分,此亦图利关系,初由五十改铸一百文,继改铸大型二百文,此犹未足,复改铸小型二百文。大型二百文一枚,最低可改铸小型二百文两枚,清铸二十文铜币,其重量较小型二百文为强。尤有不法奸宄,更用机械以清铸十文铜币压而扩之,改图易字成小型二百文,混流市肆,两型之重量既相悬殊,其通用区域自有差别。大型二百币颇能于全省畅行无碍,尤以沱江流域为多,惟川南高县、琪县、筠连、兴文等县、只作一百廿五文或一百五十文行使。而仪陇、蓬安、昭化、通江等县,却作三百文。天全县僻处边远,常有外商以二百五十文之价,大量收买,是则利源之外溢也。又遂宁、潼川、保宁南部、广安等县,每以大型二百币斫成二牙,一牙作一百行使。至小型二百文,在本省长江沿岸,自涪陵以下及酉阳秀山等县,只作一百文,其余各地则照面额通用。
一百文铜币于民国二年始造,亦有大小型之分别,俱能全省通用。惟大型在万县、云阳、奉节、开县、涪陵、石砫、酆都、忠县、巫山、巫溪、酉阳、秀山,及叙永、古蔺、古宋等县,流通数量最多。除上述各县照币面额行外,其他县市每以大型一百文作二百文通用。
五十铜币于民国元年始造,其国周率与大型一百铜币约相等,全省乐于使用,人多数被一般奸商改铸他币,余则多作二百文行使。
二十文铜币流行于今者可分两种,一为清光宣时所铸(背面绘龙纹者),一为民国所铸(背面书汉文者),颇能畅流全省。除万县一带照面额行使外,余以龙版二十文作二百文,汉版作一百文。十文币无论龙汉版,均作一百文,但因改铸关系近今俱不多见。
(四川省财政厅金融统计室编:《四川省货币流通情形调查统计》,1937年4月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