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绪二十六年六月在广东创铸的铜元,重二钱;成色铜九五,铅四,锡一,圆形无方孔,正面以汉文镌“光绪通宝”四字,又加满文“广宝”两字,其周围印“广东省造每百枚换一圆”字样;背面中央有蟠龙花纹,其周围以英文印Kwang Tung One Cent字样(广东一仙)。光绪三十年(公元1904年)以原镌“每百枚换一圆”字样,与制钱制度不符合,改为“每个当制钱十文”,把One Cent改为ten Cash。
光绪二十六年六月在广东创铸的铜元,重二钱;成色铜九五,铅四,锡一,圆形无方孔,正面以汉文镌“光绪通宝”四字,又加满文“广宝”两字,其周围印“广东省造每百枚换一圆”字样;背面中央有蟠龙花纹,其周围以英文印Kwang Tung One Cent字样(广东一仙)。光绪三十年(公元1904年)以原镌“每百枚换一圆”字样,与制钱制度不符合,改为“每个当制钱十文”,把One Cent改为ten Cash。自六月开炉鼓铸,每日约成四万余个,至十二月,“数月以来,行销无滞,军民称便”。所以署两广总督德寿建议清廷,“倘能推行逾远,不特济制钱之不足,亦可期中外之畅销,实属有利无弊”。(中国人民银行总行编《中国近代货币史资料》第一辑,下册,《光绪二十六年十二月初四日署两广总督德寿粤东试造二等铜元行使无滞折》)。
铸造铜元虽然创自广东,但广东向用小银元,不过以铜元找零,故行销不多。所铸铜元多运往上海转运各省销售,所获余利以供给省政经费,特别是作为镇压广西人民起义的军费。
广东除首铸铜元外,机铸一文铜币也是由广东首创的,光绪二十二年(公元1906年)两广总督岑春煊以停铸制钱,政铸当十铜元,市廛零用不便,饬广东钱局铸造有孔铜币,用紫铜六成,熔化白铅四成,每文重三分二厘。中穿圆孔,一面镌“光绪通宝”四字,一面镌满文“广宝”二字。商民称便。(《广东造币分厂第一次报告书》)
兹将清代广东造币厂历年铸造铜元数列表如下:
年 期 当十同源 一文枚币
光绪26—34年 1211487000枚 1055070077串
宣统二年 15276000枚
合 计 1226763000枚 1095070077串
(资料来源:《广东造币分厂第一次报告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