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创铸铜元是在光绪二十六年(公元1900年),广东未受大钱的大害,首创机铸制钱只是解决制钱的不足,那么为什么铜元首铸于广东呢?铜元首铸于广东的原因,主要是:(1)粤省地邻港、澳、商民习用外洋铜仙,为了挽国利权,故自行仿造。(2)广东方面,自停铸制钱之后,“钱价日涨,银价日落”,为了救济钱荒,情势更为迫切。(3)两广总督李鸿章在广州创铸铜元,其目的在图得赢余
广东创铸铜元是在光绪二十六年(公元1900年),广东未受大钱的大害,首创机铸制钱只是解决制钱的不足,那么为什么铜元首铸于广东呢?
铜元首铸于广东的原因,主要是:
(1)粤省地邻港、澳、商民习用外洋铜仙,为了挽国利权,故自行仿造。
(2)广东方面,自停铸制钱之后,“钱价日涨,银价日落”,为了救济钱荒,情势更为迫切。
(3)两广总督李鸿章在广州创铸铜元,其目的在图得赢余以供给省政经费。
以上(1)(2)两个原因,即是光绪二十六年广东钱局会同善后局详请两广总督李鸿章和广东巡抚德寿,拟仿造铜仙的理由,经李鸿章批准,即于是年六月开铸铜仙。(民国七年广东造币分厂第一次报告书)。在光绪二十六年十二月初四日署两广总督德寿粤东试造二等铜元行使无滞摺,对创铸铜元的原因说得更清楚。德寿的奏摺说:“窃粤省购机设厂铸造制钱,迭经奏报在案。嗣因铜铅价值逐年增涨,铸钱亏折太巨,暂行停铸。比年钱荒尤甚,银价日短,物价骤增,小民生计因之愈困,然欲铸钱补救,非备两文之资本,不能成一文之制钱。铜价既贵,私毁愈多,无裨民生,徒亏库项。经前督臣李鸿章会商,以粤省地邻港、澳、外洋当十铜仙,内地商民间亦搭用,饬局试铸以资周转。……”(中国人民银行编:《中国近代货币史资料》,第一辑,下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