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厂四年报告书:东川局历史资料 1915年

【云南】 2023-08-23     219
附:[有关东川局的历史资料——云南巡抚张允随题奏运京钱文统于广西局鼓铸,东川局于乾隆元年春季止停铸]户部尚书总理广西巡抚事务史贻值等奏称,奉旨户部议奏:陕省前因钱价昂贵,经奉任西安按察使杨香必奏请将湖广京师之钱运陕以平市价,钦奉上谕,杨香必所请皆必不可行者。但陕省钱价既昂,又值军界之际,亦应筹通融之策,朕思滇省鼓铸钱文较易,他省若每年

附:[有关东川局的历史资料——云南巡抚张允随题奏运京钱文统于广西局鼓铸,东川局于乾隆元年春季止停铸]

户部尚书总理广西巡抚事务史贻值等奏称,奉旨户部议奏:

陕省前因钱价昂贵,经奉任西安按察使杨香必奏请将湖广京师之钱运陕以平市价,钦奉上谕,杨香必所请皆必不可行者。但陕省钱价既昂,又值军界之际,亦应筹通融之策,朕思滇省鼓铸钱文较易,他省若每年多铸十万串委员领取,似于陕省有益。着将钱价运价通盘计算,于地方有益否? 定议具奏钦此。

随经等咨询滇黔湖广等省,通计工本脚费,合之上年陕省钱价每钱一串,共费银壹两壹钱九分:另到陕之日,每串可易银一两二钱一分,既不糜帑,又济民用,是以题请领运在案,但所估之运费,系照各省来文约计,而应易之钱价系照上年、现行市值,至于水陆路程之艰险,钱价后来之低昂,则未致遥计而定也。······三起赴滇领运去后,迄今逾年······头运到钱三万三百三十四串,现在酌议搭支,而二运、三运尚未到陕······而陕省钱价之昂贵,实因时值军兴,今南西向化,大兵指日凯旋。

陕省每银一两,前换钱八百二十文者,今已换八百四五十文,将来滇钱全到之日,势必钱价日渐平减,若照贵价搭支,则官兵必不乐从;照贱价搭支,则易银不敷运费,是滇省续铸钱文似应停止领运等因。

东川局于雍正十二年九月二十一日开铸,计至雍正十三年九月方能铸足十万串,止敷发运山省十三年应用之项,即此后铸出钱文仅足供每年运陕之用,其借拨之钱终无归项之期。请将拨陕省雍正十二年钱文,即作滇省发运陕省正额报等因,(户)部复准在案······。今陕抚既奏请停止领运滇钱,则东州局续铸钱文即行照数归还原借款,俟归还之日仍报部查核。再东川局原为添铸陕钱而设,滇钱已不运陕,其东川局或应照旧设炉铸供京运或议定之处,应会云南巡抚张允随妥议具题到日再议。于雍正十三年七月初奉旨依议。······。

查广西建局鼓铸运京钱文,炉房器具等已建制健全······运京钱文统于广西鼓铸。查广西局择于乾隆元年四月初一开铸,请将东川局于乾隆元年春季止停其鼓铸。······东川局前供省局发运陕钱十万串,业经提明作正报销,若仍归还省局借款,有糜脚费,而省局钱文,复需发运外省易镶······。应请搭同乾隆元年春季所铸玖卯之钱,一并设法运销,按照每钱壹串易银一两内除归还动工本以及发运价外,如有余息,尽数报公,俟易钱清款之日。

至乾隆无年春季所需鼓铸铜铅照定额之数发给。······统于奏册内造报,俟易银回滇归清款项。······滇省东川府设炉鼓铸运陕钱文。接准部咨行令停铸,将东川局续铸钱文照数归还原借数项,并将······(运京钱文事)妥议详奏,即檄查议去后······遵查:广西府建局鼓铸运京钱文,炉房器具等项俱已建制健全,河道新开······。运京钱文统于广西鼓铸。(下略)

硃批:该部(户部)议奏。


暂无留言

*为必填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