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革:云南造币厂 民国五年滇厂报告书

【云南】 2023-08-23     350
[云南造币分厂沿革记(节录民国五年滇厂报告书)]昔者中国币制,未仿西法以前,滇省僻在西南一隅,通用生银与各省无异,嗣因地与法属安南接壤,法人又得建设滇越铁道,法币流入,利权外溢,乘政者急筹而救济之,先于鄂省协滇款内搭拨银币,铜币则在蜀局附铸。又于省垣设立官银钱局兑换,以开风气,迨民间知银币之便,而专恃输入之数,已形不足。清滇督丁振铎由善

[云南造币分厂沿革记(节录民国五年滇厂报告书)]

昔者中国币制,未仿西法以前,滇省僻在西南一隅,通用生银与各省无异,嗣因地与法属安南接壤,法人又得建设滇越铁道,法币流入,利权外溢,乘政者急筹而救济之,先于鄂省协滇款内搭拨银币,铜币则在蜀局附铸。又于省垣设立官银钱局兑换,以开风气,迨民间知银币之便,而专恃输入之数,已形不足。

清滇督丁振铎由善后局筹款建厂开铸,咨部立案,当委候补知府谢  宁俊、湖北直隶州知州吴本义,于三十一年七月,往滇信义洋行,定购德国苏勒厂制造银币各种机器,购运来滇,先于是年二月委侯补知府魏延春设备,同时颁发管理银元局之关防一颗,就省城大西门钱局街原有宝云钱局地址,并添购民地,建筑厂房,计自光绪三十二年二月兴工,至三十三年二月工竣,三月部派余晋芳为会办,四月滇督锡良,调委川省候补道赵鸿猷总办厂务,魏廷椿改委监督,并由川厂调匠目及工匠数人来滇,以资熟手,安装机器,又由本省添招匠徒,以期推广。

六月奉部咨管理云南铜元局,改为度支部云南造币分厂,十二月向滇库领款,开铸大小银铜各币,重量配合,悉遵部章,所得余利除坐支本厂开支外,余均批解藩库,其原有机器,较新式者,颇欠敏活,由厂工自行修改,惟碾机压力过小,无法改造,函致上海坐探兼探买机器委员包家吉,于光绪三十四年八月,向地亚士洋行,购买大碾片机一坐,碾辊五对。

宣统二年二月,以杜庆元为总办,五月、地亚士洋行所购碾机碾辊先后运到,正植市面铜币缺乏,随即搭铸铜元。十一月以丁彦为总办,二年十月收归部办,由部颁发铸本银捌拾万两,并派陈度为总办,李佛肩为帮总办,先由北京总银行借拨开办经费贰万两,便购器具到滇,滇委厂员葛源远赴津总厂请领祖模,又饬总匠目王成甫往甯浦两厂提运机器并修理厂房银库铜铅物料等库,又添设较凖化验各所,停铸数月,员司可酌留,匠徒全留,均暂支半薪。

三年一月,整理完备,部发铸本,亦陆续汇滇,因厂员葛源远请领新祖模未到,暂用旧模开铸,借考求银币成色重量公差之良否,如大元者,中含纯银九成,五角者中含纯银八成六,二角者,中含纯银八成,一角者,中含纯银七成五,则较币制所定为加,而化验尤须认真整理,若成色不足法定千分之三者,即弃而重熔,故市面流通,信用颇著。九月滇省光复,本厂暂归云南军政府管理,颁发云南造币厂木质关防一颗,总办名称改为正厂长,仍委陈度,帮总办改为副厂长,仍委李佛肩,至陈度改委他职,李佛肩亦辞去,以孙琳为厂长。

自光复后,时势不同,办法亦异,成色较前稍低,所有大元,一概停铸,专铸五角辅币,而原料生银,如川锭作九九较配,实在成色不过九八,公估作九七较配,实在成色不过九六,条银则作为十一成较配,此为时势所迫,化验不得不然。至元年七日,孙调他职,周传性为厂长,市而生银将馨,无法筹备铸料,每月仅铸五角银币数批,余则概铸铜元,计日出可得八万余千枚,成币既少,铜价复高,每百斤价合三十余两,除全厂员司工匠薪饷及物料消耗各款外,获利甚微,再以铸本经滇政府提作军饷,去银四十七万九千百余所,而所存者,仅重庆前大清银行二十万两,云南前大清银行十万有奇,均系奉部令停付之款,其实存厂者,只有九万两有奇。

二年二月,复归部办,颁发财政部云南造币分厂关防,以陈度为厂长,经陈厂长将困难情形电部,督就现状维持,仍铸铜元,收获生很,兼铸银元,业经奉电照准。然所获利益,除开支外,所获甚微,再于三年三月,奉部令饬由厂存项下,暂发垫滇军由黔回省服装费银七万二千两,厂内铸本,更难周转,几乎不能开铸。筹商至再,权由富滇银行息借银三万六干两,暂行接济,仍银铜兼铸,勉强敷应, 嗣后屡次部拨还, 未经允准,不得已呈请缩小范围,裁减员司、匠役人等,以节开支,又将各种生银,格外升色,以广招来,故每月铸银元,原料未致缺乏,较搭铸铜元,获利稍优,渐将借款陆续推还者,实为前故。

至四年十一月,滇省举义,收归省办,颁发云南造币厂木质关防,又将厂长名称,更为总办,仍以陈度充之,以李琪为会办,三月琪调他职,以张含英为会办,是月经滇政府提去银三万六千两,饬以后由富滇银行认供铸料,维持原状,七月陈度因公北上,以李琪为厂长,旋仍以本厂隶属中央,即呈部另行颁发关防,以符通案。

  (引自财政部:《币制汇编》第243——247页)

  

暂无留言

*为必填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