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钱局章程八条及呈送式样等折 1900.5.4(农)-1901.3.27(农)

【广东省】 2023-01-03     395
本文摘自《广东钱局银钱两厂章程》一书,清代广东钱局编。记录了广东开造铜元之初时的情形,呈送试样的情形等。

广东钱局章程八条全文

一、拟试造铜元,宜分三等,以便民用,轻重大小均与外洋运来通商口岸行使者相类,惟龙纹字样则不同,第一等每个广东库平重四钱,每七钱二分重大银圆一圆换五十枚;二等重二钱,换一百枚;三等重一钱,换二百枚。正面之中均镌光绪元宝四字,内加清文“广宝”二字,周围镌广东省造并分镌五十枚、每百枚、二百枚换一圆字样,背面之中均镌龙纹,周围分镌西文,译曰“广东二、一、半仙”等四字,以便华洋交易,窃维银圆、铜元、制钱三者均便民用。现值铜贵钱荒,紫项试造之铜元,似足济钱法之穷,又可与外洋铜仙一同行用,挽回权利。

本钱局遵造大小五种银圆,内有二角、一角、五分三种小银圆,原系辅制钱之不足,第每银一大圆只换二角者五枚,一角者十枚,五分者二十枚,今以三等小银圆随便易换三等铜圆,商民便于零用,自易风行,当此库款支绌之时,铜铅价值年贵一年,开铸制钱,率无成议,惟有因时制宜,量为变通,则于公无损,于民益便。

本钱局定章,凡领角银圆铜钱出入,概论重数,不论个数以绝弊端。其中兼论个数者,为考察轻重起见,即如一等铜圆每个重四钱,每百个当重四十两,若权见四十两有奇或微有不及四十两者,各厂收发簿据既论重数,即非弊窦。因碾铜片厂碾片既多,其中即不免稍有厚薄,舂出之圆胚亦不免微有重轻,在稍厚者本可加工辗薄,而再碾又嫌过薄。稍薄者虽可弃而重熔,但工炭重糜,又多镕耗成本,必大况以每个计轻重峭过忽微之间,似无窒碍可从,权将事第失出失入,究非所宜,惟有谆嘱,各厂员司匠徒,随时考核,不可过于重轻。

二、拟此项三等铜元均用紫铜九十五分,白铅四分,点锡一分。配合所需铜铅锡三项,请仍照向章,由本善后局购办此分权所,以杜弊也。造成三等铜元,照章派员批解,本善后局兑收,每批载明何等铜元、若干重、若干个,并按月将配合发镕、重镕,造成铜元批解耗存各数,造具管收,在清册四套,备文呈缴    宪台   督/抚宪   及移送藩司衙门,本善后局以昭核实而便报销。

三、拟此项三等铜元,现在先镌二等铜元之龙面、宝面两钢模。因二等即系外洋之一仙,商民最为适用,访察市廛,亦系外洋之一仙为最多。现拟造解,行销无滞,后俟附片陈明,如无更换字样,即续镌三等钢模印造,再次则镌一等钢模。窃维既有二等三等铜元,则一等铜元日后行销,恐未必见广。现请次第镌刊者,因三等铜元大小厚薄不同,应用各项机器中之零件俱系钢铁铜,为之均须分别造换方合于用,故为时略久也。

四、拟酌添匠人,以资制造。储铜铅库及配合铜铅两处,拟先用工人两名,倘是日无工可做,即拨到碾铜厂帮同工作。先开镕铜厂一间,添用工人六名,倘该厂是日无铜可镕,即分拨舂铜圆胚、光边、烘摇、洗铜胚或碾铜片等厂帮同工作,其碾铜片厂则专用工人两名,以备修理、舂胚、光边机器,并紫铜边、废铜缴回,配合铜铅厂之用,至印字、数钱、钱库两处,酌用工人七八名,综计以上,共添机器匠工艺徒二十八名,每月需工食银二百两,日后行销渐广,造数日增,再当禀请添募。

五、拟各厂委员司事帮手,请照上届江宁、湖北附铸制钱办法,委员则在银厂中派定,兼管铜厂,工程司事帮手,目前造数无多,尚敷兼理,俟日后推广造数,不敷照料,再当禀遵酌添司事帮手数人,以资经理而免靡费。

六、拟各厂照章设立连环簿据,俾清眉目,而杜诸弊。查钱厂设有铜铅库,配合铜铅厂、镕铜厂收发镕成。铜条厂、碾铜片厂、舂钱胚厂、光钱边厂、烘摇洗钱胚厂、印字厂、数钱储钱库,凡十厂,各立刷印红字,按日填写收发各数,墨字四柱连环簿据,以便综稽出入各重数。此外,造币钱模厂、废料库点名发筹处、修机器厂、木工、打铁等厂以及文案支应,均系兼办。

七、约核成本。假如每日造解二等铜元五万元,每个重二钱,共重一万两,每月作二十五天算,共造解一百二十五万个,计重一万五千六百二十五斤。内计净紫铜重一万四千八百四十三斤十二两,每百斤约值银三十六两,应需银五千三百四十三两七钱五分上;白铅六百二十五斤,每百斤约值银十二两,应需银七十五两;点铜锡一百五十六斤四两,每百斤约值银六十二两,应需银九十六两八钱七分;计铜铅锡等辗转重镕火耗一项,每百斤约须耗五斤,共耗七百八十一斤四两,照以上三项价值摊算,计耗值银二百七十五两七钱八分,再加上每月人工、煤炭一切经费,约需银三千两,五项综计约需银八千七百九十一两四钱,以每百枚易银七钱二分(即一大圆)计,则一百二十五万个可易洋银九千两,除成本银八千七百九十一两四钱外,每月尚应盈余银二百零八两六钱,此其大较也。盖机器造钱,核计成本,视乎铜价之贵贱、日造之多寡为定,衡犹之移步换影,初无一定把握也。

(原文即如此,似乎只列了七条章程)

再,试造此项铜元,事属创始,既无旧章可循,立法自宜审详。现在拟呈章程中八条,设有遗漏,日后应须增改之处,随时禀候    示遵,合并声明。

广东海防兼善后总局、广东钱局    谨拟行用龙纹铜元示式列折呈请宪鉴。

光绪二十六年五月初四日  奉

署  两广总督阁爵部堂李  批,详折均悉,所议章程尚属妥协,现造第二等铜元,如果行销无滞,自当附片,奏明续造一等、三等,以资周转。此项铜元与前铸银圆,均系便民起见,访察市塵行用。小银圆以龙目明暗别官私之真赝,嗣后所有银圆、铜元之钢模,务须精镌工緻,字画龙甲亦要分明,庶日久不致漶漫。仰即分别示谕发商,一体遵照,仍候抚、部院批示缴折存。

又于五月十二日奉  广东巡抚部院德  批据详及各折均悉,仰即遵照办理,仍候  阁爵督部堂批示缴折存。


广东海防兼善后局、广东钱局  为详请  奏咨事窃维粤省购机设厂铸造制钱,迭奉  奏明有案,嗣因铜铅价值递年增涨,铸钱亏折太巨,奉前督宪李  饬于光绪二十年年底止,暂停铸造,比年钱荒犹甚,银价日短,一应物资,无不骤减,小民生计愈困,然欲铸钱补救,非备两文之资本,不能成一文之制钱,且铜价贵,则私毁愈多,徒损公家,无裨闾阎。

前阁爵督宪李  会商  宪台以粤省地邻港澳,外洋所用当十铜仙,内地商民间亦搭用。奉饬试铸龙纹铜元,以便民用,本钱局查外洋行使铜仙,计分三等,第一等每个重四钱,每七钱三分重大银圆一枚,换五十个;第二等重二钱,换一百个;第三等重一钱,换二百个。访察市塵,商民行使,以二等最为适用,当绘式样呈奉核定,先镌二等铜元钢模,正面镌光绪元宝四字,内加清文广宝二字,周围镌广东省造并分镌每百个换一圆字样;背面中镌龙纹,周围镌西文,译曰广东一仙,以便华洋交易。以紫铜九十五分、白铅四分、点锡一分配合,每个铸重二钱,由本善后局购办铜铅点锡。

六月间,钢模镌成,如法配合镕化试铸,每日约可成铜元四万数千个,合计工本,就目前铜铅点锡时价计之,虽未有盈余,亦尚不耗公款。铸成铜元,陆续解交本善后局,分别搭用。数月以来,行销无滞,军民称便,自应    奏进铜元式样,以重圜法。兹谨备  进呈龙纹铜元二盒,咨送式样二盒,另备案式样一盒,详缴    宪台俯赐鉴核具    奏并分咨军机处、户部察照,并乞批示,祗遵本案系宪台、督宪主政,现详系本善后局主稿,合并声明,除详抚宪、督宪衙门外,为此备由,同铜元式样五盒,具呈伏乞,照详施行。

一详  两院

奏   为粤东省试造二等铜元,行销无滞,恭折具陈,仰祈    圣鉴    事:窃粤省购机设厂铸造制钱,迭经  奏报在案,嗣因铜铅价值递年增涨,铸钱亏折太巨,暂停铸造,比年钱荒犹甚,银价日短,一应物资,无不骤减,小民生计愈困,然欲铸钱补救,非备两文之资本,不能成一文之制钱。铜价既贵,私毁愈多,无裨民生,徒亏库项。经前督臣李  会商以粤省地邻港澳,行使铜仙,计分三等,第一等……第二等……第三等……(具体内容同上),于六月内开炉鼓铸,每日约成四万……(具体内容同上)

据广东海防善后局司道等详请  奏咨前来,奴才复核无异,谨将试造铜元式样分装二盒,恭呈    御览,除分别咨送外,理合恭折具陈,伏乞    皇太后    皇上圣鉴训示。再广东巡抚系  奴才  本任毋庸会衔,合并陈明。

谨    奏       光绪二十六年十二月初六日奉

兼署两广总督部堂德    批,已具详核明

咨奏    仍候

抚部院衙门批示缴铜元式样存送。又于十二月十五日    奉

广东巡抚部院德    批,已悉,仰候  督部堂衙门查核

奏咨并候批示缴

光绪二十七年三月初二日    准

行在户部咨文本司案呈内阁钞出署两广总督德    奏粤东省

试造二等铜元,行销无滞,将铜元式样装呈    御览一折,于光绪二十六年十二月三十日奉

硃批    户部知道,钦此    遵钞出到部相应恭录

硃批    咨行两广总督遵照可也,等因,到本部堂,准此,合就檄行,为

此牌  仰该局照依准咨

硃批    事理即便,钦遵查照,毋违须脾。   又于四月十七日    奉

广东巡抚部院德    札开,为

恭录札,知事照得本部院前兼署督篆任内于光绪二十六年十二月初四日恭折,具    奏

粤东省试造二等铜元,行销无滞一折,今于光绪二十七年三月二十七日差弁赍回原折。    奉

硃批    户部知道,钦此    查折稿先经钞录,札知在案,兹钦奉前因,合

就恭录札知,到该局即便,钦遵查照,毋违此札。


暂无留言

*为必填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