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閒話評級】’03年對評級公司的“無預警測試”

【现代当代优秀论文文章】 2025-09-01     27
“我的錢幣比你的好嗎”?“我的錢幣比你的值錢嗎”?“我的錢幣比你的漂亮嗎”?這是每個收藏錢幣者的共同疑問,也是促成硬幣品相分級的原動力。最近論壇有不少關於打盒幣的帖子,這有份2003年的老資料,雖是舊調重彈,“溯古源今,鑑往知來”,也相信評鑑公司會自我鞭策與時俱進,精益求精必有改善,縮小彼此間的差異。不過“相信不代表迷信”,溫故知新,十五年前

“我的錢幣比你的好嗎”?“我的錢幣比你的值錢嗎”?“我的錢幣比你的漂亮嗎”?這是每個收藏錢幣者的共同疑問,也是促成硬幣品相分級的原動力。最近論壇有不少關於打盒幣的帖子,這有份2003年的老資料,雖是舊調重彈,“溯古源今,鑑往知來”,也相信評鑑公司會自我鞭策與時俱進,精益求精必有改善,縮小彼此間的差異。不過“相信不代表迷信”,溫故知新,十五年前的調查有無參考價值,再貼一次看看各位覺得如何。

原文發表在當年的台北《宣和幣鈔》,後來也刊《中國收藏》錢幣專刊第5期(2007),是該期的<專題>之一,摘錄的網路版很多年前在友壇也貼過。

這一年PCGS在雜誌上的求才廣告,視應徵者的能力及經驗,最高可達年薪美金24W

ad_2003_ PCGS

055836lvfyzhijmzepewrg.jpg

“錢幣品相第三者鑒定”的由來

“我的錢幣比你的好嗎”?“我的錢幣比你的值錢嗎”?“我的錢幣比你的漂亮嗎”?這是每個收藏錢幣者的共同疑問,卻也是促成硬幣品相分級的原動力。所以當卅年多前(註:現在說的話就是四十多、近五十年了)美國出現第三者收費方式評鑑品相後,被美國集幣界稱為革命性的發展。而這幾百年前就存在的問題,開始有了解決的辦法,至少它縮短了買賣雙方對前述疑慮的差距,也使集幣風氣更加旺盛。他山之石,可以攻錯,我們可以從國外演變的經驗,來思考適合自己發展的方式。

  早期美國錢幣界對品相僅約略分成G (good),VG (very good),XF (extremely fine)等幾級而已,張三的XF可能是李四的UNC。在1949年,一位薛頓博士(Dr.William Sheldon )出版了本書《美國早期一分幣》,用數據對硬幣的品相從1~70予以分級,並附帶價格。其方法原本專用於1793~1814年份的大型一分銅幣,他將市場價與等級掛鉤的方式沒有成功,但分級制度本身卻引起廣泛的注意。

真正形成氣候的是1979年美國集幣協會(ANA)所成立的鑑定服務組(American Numismatic Association CertificationServices, ANACS),它大大地降低了假幣的氾濫,使集幣活動步上正軌。開辦原意並非是商業化的行為,只是補貼ANA這個營利性組織的一部分開銷。

1986年七家知名幣商合力組成PCGS (Professional CoinGrading Service,),從此這項行為正式的走上了商業化。

該公司的成功自然招來競爭者,NGC (Numismatic Guaranty Corporationof America,)在1987年成立。

“第三者鑒定”的迷思

  有關錢幣的真偽鑑定與品相評級,一直都是交易雙方爭議最大的部分,因為它直接影響了藏品的價值,所以“公正第三者鑑定”的形勢日益擴展,由於市場需求甚火,近年更是“百花齊放、百鳥爭鳴”,美國的錢幣鑑定評級公司至少曾經達到24家之多。“第三者鑒定”不僅僅是流行,也是必然的趨勢,然而在最講求科學及制度的美國,也依舊存在許多尚未解決的問題。

  絕大多數的收藏家與幣商都認同,品相評級“是一種藝術,不是一項科學”。鑑定評級的標準各家不同,且每個人的“眼力”也不一樣,自然評鑑的結果就有差異,然而這差別會出現什麼樣的情況呢?美國《錢幣世界Coin World》雜誌編輯在2002年做了一項費時長達十一個月的“無預警測試”,以下是2003年5月起分三次發表的測試經過與結果,以及所得到的回應。

表1:用來“無預警測試”八家錢幣鑑定評級公司的十五枚美金硬幣。

表2:同枚錢幣在不同評級公司鑑定後拍照存證

表1
060011gfpk8q8qqyp6rpr8.jpg
表2
060012k8mtutup7zrg8o8o.jpg
一.無預警測試樣品來源
  編輯先以透過非該社員工在《錢幣世界Coin World》雜誌廣告中購入的約八百枚錢幣進行篩選,此購幣行動當初之目的在於核對錢商貨品與其廣告是否符合,導致此購幣動作的原因是源自顧客抱怨,最早買入日期是1999年。在這批錢幣中再選擇十五枚不同型式及年份的硬幣(如表1),外觀均十分良好,其中有五枚曾經送評鑑後裝入盒中。這十五枚錢幣先經編輯中的資深玩家自行評級、紀錄、攝影作為存證。
二.送測試品方式
  為避免錢幣鑑定評級公司察覺,故洽請一位從未送件至任何評級公司鑑定錢幣、任職於Better Business Bureau(商譽促進局,是一個保護消費者權益的機構)芝加哥分局執行長的集幣愛好者出面接觸、填表、付款、送件至編輯選擇的8家鑒定公司以及收件。此人收到評鑑完成的錢幣後原封不拆交雜誌編輯,編輯拆封、紀錄、攝影存證後再重新包裝送交此君,並將代墊之直接費用償還。全部工作在2003年3月底完成,直接費用總額美金2,148.25元。
表3:本次(2003年)無預警測試的費用明細及耗費天數,PCGS及NGC評鑑費最高
表3
060139h88rs5rxj9swwyrp.jpg
三.評鑑結果
  差異最小的是1963-D五角銀幣,五家評鑑相同,其餘三家只差一級。差異最大的是1943五角銀幣,從AU-58到MS-65相差六級。
表4:評鑑結果總表
表5:摘錄其中在國內最知名的PCGS及NGC兩家來比較評分的差異
表4
060237ykggctgl88msd8qm.jpg
表5
060237hisoj61moc3lpefn.jpg
市場價差
在市場行情價上差距最大的是1910­-S林肯一分銅幣:最低的EF-40只值美金二十五元,最高如為MS-65時值美金九百七十五元,行情差價達卅九倍。總價值相差近四倍。
說明:
1. “整理過”是指經人為刷洗、浸泡過酸液、表面以人工修整使幣面看起來等級較高。
2. NG是不予評鑑(no grade)
價格以Coin World Trends刊登的行情表為準,不涉及評級公司的差異
表6:市場價差表
內容取材自美國“Coin World”雙週刊, May 26, June 2, June 30,Aug. 11, 2003
表6價差
060347mtrpb4p4n4bm00ht.jpg
以上  請參考
評級公司各自經營,也就是說各行其是、各顯神通,不同於NBA是商業聯盟,制定規則共同遵照辦理。
美國錢幣評級較為容易之處在於贈硬幣本身質量較為一致,高點、低點及部位重要順序(紅色位置最重要,外緣藍色部分要求最低)均有參考指標可依循。
以下選幾張圖供參考
表7
060653treyvubue217ff21.jpg
表8 (1)
060654kxgy24x1gdgr9sli.jpg
表8 (2)
060655ohhb2c72ubsulzrh.jpg
表8 (3)
060704rp335739a95zm8y7.jpg
評鑑說起來,是硬幣的品相評分及真偽鑑定,如今玩盒子蔚為風氣,玩錢幣成了配角。「各人心中一把尺」這所有買家與賣家的心中共同之痛,恐怕還是「此恨綿綿無絕期」。
上世紀70年代初,ANA董事會體認到必需要對長久以來困擾錢幣收藏圈的偽造、改造等現象採取有效的對策。他們的解決方案是由美國錢幣協會成立認證服務機構---ANACS。ANACS以兩名專家在首府華盛頓特區為起點,華盛頓之所被選中是為了就近利用史密森尼博物院(Smithsonian Institution---世界最大的博物館系統和研究聯合體)龐大的錢幣收藏(包克H. F. Bowker曾在此擔任志願工作人員),並且靠近財政部,特別是特勤局(Secret Service,除保護美國總統外,查緝假幣是其工作之一)。ANACS成立於1972年,1976年自華盛頓特區遷回ANA總部科羅拉多州,次年出版一本《ANA美國硬幣評鑑標準》 (“TheOfficial American Numismatic Association Grading Standards for United StatesCoins”),1979年ANACS開始根據此書進行,迄今已超過45年。若以1~70的硬幣品相分級法來論,恰巧70年。
可惜ANACS幾次變更經營者(及搬遷---影響了工作人員的穩定性及擔保責任的承接,業務自然大幅滑落),現今此硬幣評鑑先行者的聲勢已大不如前。
我的第一枚評鑑幣,上世紀90年代初在台北購入的,至今已二十多年。當時對評鑑幣只有粗略的認識,資訊也非常有限,到了美國之後訂雜誌、上網路、看幣展等等,才進入狀況。
NGC-1
081028qc44q1qq44f93z41.jpg
有興趣,可參考
【閒話評級】統一評分標準及電子識別系統可行嗎?
http://bbs.shouxi.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9117
暂无留言

*为必填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