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國內泉界越來越重視精品是否流傳有序,除了可降低吃葯風險外,多少也是可沾點名家的光,添些附加價值。有些雖是親身經歷,但日子久了難免記憶有誤;若再加上心理學上的“自我涉入”,常出現張冠李戴的現象。是否確定是某人舊藏,口說無憑,這時要費點工夫了。藉“民國十七年黃花崗先烈紀念”無面值銀毫之例,介紹一下1980年出版的《台北泉友粥會三週年紀念藏品
近年來國內泉界越來越重視精品是否流傳有序,除了可降低吃葯風險外,多少也是可沾點名家的光,添些附加價值。有些雖是親身經歷,但日子久了難免記憶有誤;若再加上心理學上的“自我涉入”,常出現張冠李戴的現象。是否確定是某人舊藏,口說無憑,這時要費點工夫了。
藉“民國十七年黃花崗先烈紀念”無面值銀毫之例,介紹一下1980年出版的《台北泉友粥會三週年紀念藏品選籍》。當初得知此幣上拍時,打聽到出品人後問了一下來源,雖說相信這位先進不會誆我,還是根據印象在我的藏書架上確認其說無誤。
《台北泉友粥會三週年紀念藏品選輯》(1980年出版)
序(吉增儦起草)
三週年活動一覽表
1_粥會特刊 (1)
1_粥會特刊 (2)
1_粥會特刊 (3)
“民國十七年黃花崗先烈紀念”銀毫
《藏品選輯》上圖片
持有者及其收藏之精品
2_粥會特刊-紀念先烈 (1)
2_粥會特刊-紀念先烈 (2)
2_粥會特刊 (2)
2_粥會特刊_陳樹鳴
《藏品選輯》序文起草者吉增儦自述及其收藏精品
請參考泉友帖,http://bbs.shouxi.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29716&extra=
由借自此帖的幾張照片,可知吉氏與馬定祥、蔣伯壎等其他知名泉界前輩是同代人物
3_週會特刊_吉增儦 (1)
3_週會特刊_吉增儦 (2)
3_週會特刊_吉增儦 (3)
4_週會特刊_吉增儦 (1)
4_週會特刊_吉增儦 (2)
4_週會特刊_吉增儦 (3)
江山代有才人出
各領風騷數十年
活動照片兩幀,第五次聚會照片前排右側兩位是張璜兄妹
這兩位,是當時提供藏品交編輯出版的會員中,最年長及最年輕者
以上
請參考
5_粥會特刊 (1)
5_粥會特刊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