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藝淺談】字邊與花齒(滾製法)

【现代当代优秀论文文章】 2025-08-27     40
一般來說,銀幣愛好對齒邊較關注。2017年在首席註冊後發過幾篇直邊齒有關帖子,本擬繼續介紹其他型態的邊道,但因故未能實現。近日抽空將歷年來蒐羅的新舊圖片整理補充後發上,供對字邊的文字是怎麼壓印上去有興趣的同好參考首先,字邊(lettered edge)分為凹入或凸起,此處介紹的是以滾壓製作法凹入式成形的字邊及花邊。花邊形式很多,此處通稱(ornamented edge)。文字凸起者另帖

一般來說,銀幣愛好對齒邊較關注。2017年在首席註冊後發過幾篇直邊齒有關帖子,本擬繼續介紹其他型態的邊道,但因故未能實現。近日抽空將歷年來蒐羅的新舊圖片整理補充後發上,供對字邊的文字是怎麼壓印上去有興趣的同好參考

首先,字邊(lettered edge)分為凹入或凸起,此處介紹的是以滾壓製作法凹入式成形的字邊及花邊。花邊形式很多,此處通稱(ornamented edge)。文字凸起者另帖介紹。

硬幣尤其是貴金屬為材料的金銀幣,自古以來偽造及剪邊即是問題,防止之法就是在邊道上加字,早期法國使用套環,但工法非常困難成本亦高,始終困擾歐洲各國。經過百餘年的改進,法國工程師卡斯廷(Jean Castaing )在1679年或更早發明了幣邊刻字的機器,多年後先被法國造幣廠採用解決了這個問題。後來英國皇家造幣廠也採用此法,因此這種在硬幣邊到加字的機器稱為“Castaing machine”(卡斯廷機)

早期之卡斯廷機(Castaing machine),1765年操作情景示意圖(往復式)

工匠用搖臂轉動條在硬幣邊道壓上文字或圖案

美國錢幣協會(American Numismatic Association, ANA)展示之卡斯廷機

基本製作方式示意圖

請參考PCGS《官方指南》p.203/212

1_Castaing_cropped_1765

023306xbbb4hmd70ubihcr.jpg

1_Castaing_machine (1)_ANA

023307zim03z0f45nfqyf1.jpg

1_Castaing_machine (2)_ANA

023308zz82zxxzaxx2oe1l.jpg

1_Castaing_machine_p.203

023309xpmkkwzm4zwyzrk9.jpg

1_Castaing_machine_p.212

023309v96ls6fctlhx6xc1.jpg

1_EdgeMarkings

023310s00zvqoo7h4uf7h0.jpg

維也納藝術史博物館(Kunsthistorisches  Museum, Vienna)展示之旋轉式滾字機模具實物,為製作Maria  Theresa  thaler(俗稱大奶媽奧匈帝國銀幣用),上方為製作原模用沖頭,

藝術史博物館有兩座相同之建築,興建於1872年(清同治十一年)到1891年(清光緒十七年)之間,廣場銅像即Maria  Theresa,攝於2019年

2_滾字邊胚餅 (1)

023614twswfbtdbjwjjss1.jpg

2_滾字邊胚餅 (2)

023614keuzlrdri1lxakpx.jpg

2_滾字邊胚餅 (3)

023615mkrphrhz9y8phfyk.jpg

2_維也納藝術史博物館 (1)

023616kb4cmccibjmgf9pv.jpg

2_維也納藝術史博物館 (2)

023616ps45yccdd71bus85.jpg

十八世紀用之滾字機實物

往復式滾字機,1763年製,即清乾隆二十八年

旋轉式滾字機,應在十八世紀下半製成

MariaTheresa thaler銀幣,1741年起開始發行,迄今仍有生產,所有後製版的年份標示均為1780年。

3_往復式滾字機

023747oa982sa4t7k4ka92.jpg

3_旋轉式滾字

023748ahhvwbdprvjrpe88.jpg

中國老銀幣罕見以滾壓法製作的非直齒流通幣及樣幣

老江南

袁三T邊

袁三鷹洋邊

(注意花紋重疊現象)

4_老江南

024119nuuwisanjvt6v9ws.jpg

4_袁三T邊 (1)

024120mlqf8kqaxqhd96tq.jpg

4_鷹洋邊13 (1)

024121j8qhxtx7lu8hhque.jpg

4_鷹洋邊13 (3)

024121tgss6ts3a1gr9s1x.jpg

美國費城造幣廠試製的金本位梅花邊樣幣

(受力處鼓起,幣面出現波浪狀現象,稱“餅乾邊”)

5_金本位梅花邊 (1)

024410mdsdqf5d9zzfs7yz.jpg

5_金本位梅花邊 (2)

024411k381djfiucc3dx3i.jpg

滾壓法製作的當代流通幣

後面兩圖可看到滾邊發生重疊的異常現象

6_RMB edge

024551wr6bckif60wflxvw.jpg

6_字邊_2007_01_NGC

024552k1f9n7fw11zm95m0.jpg

6_字邊_edge error2007_ (1)

024552b5h5behb49w55hqw.jpg

6_字邊_edge error2007_ (2)

024553nhh4k92hviztiyzy.jpg

據創辦上海第一家西式醫院<仁濟醫院>的英國傳教士兼醫師雒魏林於1861年倫敦出版的《在華醫藥傳道紀事》書內敘述:“邊道是刻在窄鋼條的交叉形花紋,工匠在銀餅順著滑槽溜下時用木鎚敲打,使鋼槽內的紋路轉印至邊道上。”

請注意,花紋有重疊現象

以上介紹的是以滾壓製作硬幣凹入式字邊/花邊的方法,文字凸出的壓製法另帖說明

請參考

7_上海銀餅 (1)

024733vi4rxlll6i444lvi.jpg

7_上海銀餅 (2)

024733qiurwey7czk1xyuy.jpg

7_上海銀餅 (3)

024734wbniy9qit7unhiop.jpg

這枚上海銀餅是Bowker舊藏,2009年鑑賞時留檔。

順便分享我個人喜愛的幣邊銘文及其圖片

1997年版£2兩英鎊的字邊,來自牛頓的名言;“If I have seen further, it is by standing on the shoulders of giants.”(如我看得更遠,是因站在巨人的肩膀上)。這段話其實也是很有故事的。

吾人今日成果皆得助於眾多前輩先進們的指引

8_shoulders of giants (1)

090244g3bfg1x3xk60vdff.jpg

8_shoulders of giants (2)

090244o77odfywry3ddwdh.jpg

8_shoulders of giants (3)

090245ljey9vuh5pm1hpmj.jpg

暂无留言

*为必填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