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知識】1898年川龍開鑄時,成都有幾位國人能說英語
【现代当代优秀论文文章】 2025-08-27 33
在今日,各大小城市裡的國人能說上幾句英語沒啥稀罕,地處內陸現已是“一線城市”的成都126年前是什麼情況呢。(第一財經旗下數據新聞項目“新一線城市研究所”發布的《2022中國城市商業魅力排行榜》)根據四川機器局開鑄時來華的美國漢立克納浦廠技師強必爾在1939年12月接受當地晚報Bridgeton Evening News的採訪,回憶他抵達成都時(1898年4月),該處人口約70萬,只有1位能說英語“對
在今日,各大小城市裡的國人能說上幾句英語沒啥稀罕,地處內陸現已是“一線城市”的成都126年前是什麼情況呢。(第一財經旗下數據新聞項目“新一線城市研究所”發布的《2022中國城市商業魅力排行榜》)
根據四川機器局開鑄時來華的美國漢立克納浦廠技師強必爾在1939年12月接受當地晚報Bridgeton Evening News的採訪,回憶他抵達成都時(1898年4月),該處人口約70萬,只有1位能說英語“對他懂得十個單字的詞彙感到非常自豪”(wasinordinately proud of his ten-word vocabulary)的老中,以及26位外籍傳教士。
聽起來有點誇張,信不信由你。
附圖來自《FERRACUTE》(1985年出版)
1_強必爾到成都

原採訪刊1939年12月10日當地晚報BridgetonEvening News。打字全文應是《FERRACUTE》作者ArthurJ.Cox抄錄。Cox小傳請參考SBP香港2014年4月拍目介紹。該拍目內以“僅一位中國人能說有限的英語”(Justone Chinese man whospoke English,andwas very limited)較婉轉的說法敘述。
1_Bridgeton Evening News_1939 (1)

1_ferracute-cover

印象中,在多年前有同好對Ferracute譯名“漢立克納浦廠”感到納悶。當時曾在友壇披露緣由,現再說明一次。本人在名稱上,盡可能使用當時設立或初見檔案上的原名,如“廣東錢局”。
2_譯名_Ferracute (1)
2_譯名_Ferracute (2)
摘錄《維基百科》上對“冷知識”的解說。
冷知識(trivia),又稱為小知識,指的是一般被認為價值相對不高、瑣碎、龐雜的資訊或知識,或許饒富趣味、並且隨時充斥在我們的生活周遭,卻鮮為人注意,冷知識包含自然科學、社會科學、心理學等。
冷知識的相關英語詞「trivia」來自拉丁文的trivium(復數:trivia),意指「三叉路」。在古羅馬的都市中,因三叉路隨處可見,便引申為「到處都有的地點」、「司空見慣的場所」,後來才轉變為意指那些無價值、瑣碎的事情。此外,在中世紀的博雅教育中最基本的三藝(語法、修辭、邏輯)稱為trivia,是trivium的複數形,亦由此衍生出「因基本而顯得微不足道」之意。該字的形容詞為trivial,在數學裡為「不證自明的」,因此亦會用來指那些極為基本且明顯的情況。
以上
請參考
幣章面文字有誤,未必與外語程度高低有關。任何疏忽,都可能造成低級錯誤。
錯版1988年第15屆冬奧紀念銀幣
http://bbs.shouxi.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27091&extra=
7_1988-16
“上海造幣有限公司鑄造紀念章慶祝NGC成立30週年”
“敬請注意,NGC30週年紀念章僅中國境內供應”。
https://www.ngccoin.hk/news/article/6159/ngc-anniversary-medal/
發佈於 2017/10/6
(英文官網)
Shanghai Mint Strikes Medals to Honor NGC’s30th Anniversary
Pleasenote that the NGC 30th Anniversary Medals are not available outside of China.
https://www.ngccoin.com/news/article/6159/ngc-anniversary-medal/
n_NGC成立30週年 (1)
n_NGC成立30週年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