雕刻師這工作,除了要長久磨練技藝才能純熟外,更要具有天份,故這項行業常會出現世襲現象。首枚中國機製幣七三反版雕刻師艾倫‧偉恩即為一例。艾倫‧偉恩(Allan Wyon, 1843-1907)其祖父老湯瑪士‧偉恩是家族移民英國後的第二代,十九世紀初在倫敦創辦模具雕刻坊,長子小湯瑪士(即艾倫之叔)極富天賦進入皇家造幣廠不久即擔任幣章雕刻師,惜英年早逝;此工作坊在1830年老湯瑪士
雕刻師這工作,除了要長久磨練技藝才能純熟外,更要具有天份,故這項行業常會出現世襲現象。首枚中國機製幣七三反版雕刻師艾倫‧偉恩即為一例。
艾倫‧偉恩(Allan Wyon, 1843-1907)其祖父老湯瑪士‧偉恩是家族移民英國後的第二代,十九世紀初在倫敦創辦模具雕刻坊,長子小湯瑪士(即艾倫之叔)極富天賦進入皇家造幣廠不久即擔任幣章雕刻師,惜英年早逝;此工作坊在1830年老湯瑪士過世後交次子班傑明接手,隨後再由其子約瑟夫及艾佛烈德經營,艾倫係於1872年加入其兄行列。
1884年6月被任命為維多利亞女王印信總雕刻師。主要作品多為重要印信、獎章等,英國錢幣中似乎沒有他的作品。艾倫為首枚中國龍銀之操刀者,過去我們常因此而以為他任職於伯明翰造幣廠。然根據1888年5月19日的《倫敦圖畫報》(London Graphic)報導,艾倫是受伯明翰造幣廠的委託雕刻此套幣模。由於目前保存在大英博物館有關偉恩家族工作坊資料中有光緒“京局製造”庚子銀幣全套模具,故此系列幣模亦由艾倫雕刻。至於其他有那些品種由其製作尚待考証,筆者判斷由伯明翰廠代辦模具的江南、陜西、湖南、浙江楷書等皆出自其手筆。伯明翰造幣廠在上世紀初中國銅元興起時提供過許多模具,應該也是由有長期合作關係的艾倫操刀。國內很多人把他與協助籌建廣東錢局的愛德華‧偉恩(Edward Wyon)混為一談。
瀏覽艾倫之主要作品清單後,筆者個人認為:七三反版基本設計簡單,尤其正面全係文字,與其擅長之獎章類高浮雕人物肖像相比,無法展露出艾倫的精湛手藝。且皆係按中國方面提供草圖進行雕刻,非自由創作而無法呈現出個人風格;而在面對完全不解其意的中文書法與陌生的中國龍圖情形下,艾倫有此表現已屬難能可貴。
七三反版幣模由艾倫操刀之事現雖逐漸為國內明瞭,但此名師究竟是何模樣恐怕罕有人知,筆者除了藏有他擅長的高浮雕人像章,同時也收藏一枚有他肖像的逝世紀念章可資參考。這枚章是由其子小艾倫(Alla nGairdner Wyon, 1882-1962)所鏤,艾倫逝後其子克紹箕裘,作品除肖像章外以雕塑為多。個人認為,認識雕刻師以及其養成的環境與作品,乃至於各世代傳承的比較、追蹤等,有助於對幣模雕刻工藝的了解。
艾倫‧偉恩逝世紀念章
allan wyon (1)
allan wyon (2)
正反面均有其子小艾倫(Allan G. Wyon)簽名
allan wyon (5)
allan wyon (6)
有關西洋雕刻師資料最齊全的是《幣章雕刻師人名辭典》(Biographical Dictionary of Medallists, Leonard Forrer Vol.VI 1916 & Vol.VIII 1930)這本書,此書是於1900年出版第一冊,到1930年時出版至第八冊全書才大功告成,總計厚五千餘頁,為目前對紀元前五世紀迄1930年止,幣章雕刻師及渠等作品記述最詳細之參考書,全套只各印了三百冊。多年後還出版一本目錄索引,也有六百餘頁。
1917年時,曾將偉恩家族部份抽印出版單行本,只發行兩百冊,當時全書尚未補述完成,該小冊即已有一百二十頁之多,可見此家族在這方面的成就。
抽印本再版
wyon (2)
allan wyon (4)
allan wyon (3)
艾倫的“印鑑證明”及盒,上有倫敦工作坊地址。此是往來信件所用火漆封印(wax seal)
wyon (1)
艾倫‧偉恩作品之一:
速寫發明人Isaac Pitman肖像章
自藏之銀、銅章各一枚
作品 (1)
作品 (2)
作品 (3)
作品 (4)
Isaac Pitman肖像銅章
作品 (5)
作品 (6)
艾倫‧偉恩作品之二:
“京局製造”二角銀幣
http://bbs.shouxi.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30603&extra=page%3D1
以上
請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