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思冥想”之“奇策”--- 段像執政紀念幣

【现代当代优秀论文文章】 2025-08-27     35
一般而言,一國的法定貨幣的發行,必經由國家財政部或中央銀行核定,其上應有面值。造幣廠只是接受委託負責製作生產的機構,但無面值的紀念章無此限制。存世有多款民國北洋政府時期軍政人物肖像幣章,俗稱“軍閥幣”。目前所知,多半未能在官方檔案內找到發行史料,也因此給某些寫手留下“揮灑的空間”,得以“自主研發”的來“揭密”,將DNA中“製造歷史”的本領發揮

一般而言,一國的法定貨幣的發行,必經由國家財政部或中央銀行核定,其上應有面值。造幣廠只是接受委託負責製作生產的機構,但無面值的紀念章無此限制。


存世有多款民國北洋政府時期軍政人物肖像幣章,俗稱“軍閥幣”。目前所知,多半未能在官方檔案內找到發行史料,也因此給某些寫手留下“揮灑的空間”,得以“自主研發”的來“揭密”,將DNA中“製造歷史”的本領發揮的淋漓盡致,發明不存在的歷史。


所幸此等畢竟只是少數,吾輩仍可在前人的記載與當今有心人努力挖掘下,以“發現”而非“發明”來還原歷史真相。在此蒐集有關段祺瑞像“執政紀念幣”資料若干,吾人當可由此來衡量這些無面值“軍閥幣”的奧妙,【信不信由你】。


執政紀念幣

執政紀念 (1)

063509y4sfqpqt74j52o7l.jpg

執政紀念 (2)

063510zu0vzd3qmdvxf7d6.jpg

據史料,民國十三年(1924年)10月,馮玉祥等發動北京政變,推翻直系曹錕、吳佩孚。請段祺瑞出山任中華民國臨時政府的國家元首。11月24日,段祺瑞公布《中華民國臨時政府制》,成立中華民國臨時政府。同日,段祺瑞就任「臨時執政」。


2010年,天津河北區政協與承擔該市中山路特色文化商貿街的建設開發公司編輯出版《造幣總廠》,對此清末民初中國機器造幣中心的舊檔案及史料有相當詳細的記載。現摘錄《造幣總廠》內有關該年天津造幣廠狀況


先看看當時天津造幣廠的狀況(1924年《銀行週報》)。

《造幣總廠》書內對1924年11月底,津廠製作段祺瑞像“中華民國執政紀念幣”緣由的若干記載。


看起來像“窮則變、變則通”的自力救濟。

1_《造幣總廠》- (3) p.120

063619gezva8esy22a3heb.jpg

1_《造幣總廠》- (4) p.370 - 1

063620a0ddd4sk1o3do40j.jpg

1_《造幣總廠》- (5) p.540 - 1

063621pef55wy2ypy2f3aw.jpg

2010年,天津教育出版社發行之《造幣總廠》,內文586頁。

1_《造幣總廠》- (1)

063704xh2eu9m95hpho2gi.jpg

1_《造幣總廠》- (2)

063705xp51m7t5llzh71jh.jpg

中華民國北洋政府時期軍政人物段祺瑞簡介


清同治四年(1865年)生於安徽六安(今安徽省合肥市)。


民國十三年(1924年)10月23日,馮玉祥發動甲子兵變,推翻大總統曹錕,先邀請孫中山北上,後與奉系妥協,請段祺瑞出山,出任中華民國臨時政府的國家元首。段祺瑞被推為「臨時執政」。


民國十五年(1926年)年4月9日被馮玉祥、鹿鍾麟驅逐,避入東交民巷法使館。在20日下野,退居天津日租界當寓公,潛心佛學。


民國二十二年(1933年)1月,日軍攻占山海關,華北情勢危急,南京國民政府恐段祺瑞為日人利用,邀請其南下;段氏經思考後離開天津南下抵達南京,2月段祺瑞移居上海。


民國二十五年(1936年)11月2日在醫院病逝於上海宏恩醫院(今上海復旦大學附屬華東醫院)。


11月3日,行政院長蔣致電中央,以其“贊成共和與再造之功,殊不可沒”、“實為元勳”,建議國葬,指示軍事委員會及軍政部派員協助治喪,國民政府令褒揚撫卹特予國喪。


段祺瑞國葬案

段執政民國十四年墨寶(2023年日本福岡友茗会拍賣出品)

2_1-Duan_Qiruo_old

063830sfu507efu5clg04n.jpg

2_2-段祺瑞國葬案 (1)

063832bw2uhtkc4q3dwtq2.jpg

2_2-段祺瑞國葬案 (2)

063833xblw4vmrkwwvwk5o.jpg

2-3_段祺瑞書法

063834kr6uz5zxcj2juzrc.jpg

【後   話】“合肥段公芝泉之墓”



段祺瑞大殮日時國民政府很多均親臨弔唁大殮日,同年12月7日,段靈柩移至北平,暫厝於西山卧佛寺的後殿。後因種種原因,段一直沒有修墳建墓。


1964年,由老部下章士釗章士釗出面,協同段祺瑞的親屬段宏綱等人,在北京香山的萬安公墓西部水字區,安葬了段祺瑞和他妻子張佩衡的靈柩。段祺瑞的墓碑為章士釗手書:“段公芝泉之墓男宏業宏范 及諸孫敬立母張佩衡”。


這塊墓碑的題字,若不知段祺瑞的字芝泉的,絕對想不到墓主竟是北洋軍閥赫赫有名的段祺瑞,因為這座墳塋看起來實在太普通了。據說,當年章士釗在題寫墓碑時,曾擬題:“故中華民國執政段公芝泉之墓”,又想寫“執政段公之墓”,最后考慮再三,覺得還是不提段祺瑞生前的官銜為妥。


按章士釗曾任北洋政府段祺瑞政府司法總長兼教育總長,國民政府國民參政會參政員。1949年後任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全國政協常委,中央文史研究館館長。


此墓碑為後刻,並非章士釗書寫

(資訊及截圖摘錄自網絡)


以上

請參考

3_1

064008m0jlfzshgpeklslk.jpg

3_2

064009wfgrtssphscgc69h.jpg

暂无留言

*为必填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