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开埠后直至1905年才发行本地货币,在此以前流通主要是中国的银元和铜钱,其他一些外国的银币,时有流通。发行澳门货币的,过去是葡国大西洋银行(又称葡国海外汇理银行)简称BNU,现在是澳门的发行机构。大西洋银行于1902年8月2日在澳开设分行,三年后与澳门政府达成协议,由该行发行澳门货币Paclacas,数量是澳政府控制。1906年1月27日,首批澳币开始在澳市面通。当时只发行
澳门开埠后直至1905年才发行本地货币,在此以前流通主要是中国的银元和铜钱,其他一些外国的银币,时有流通。
发行澳门货币的,过去是葡国大西洋银行(又称葡国海外汇理银行)简称BNU,现在是澳门的发行机构。
大西洋银行于1902年8月2日在澳开设分行,三年后与澳门政府达成协议,由该行发行澳门货币Paclacas,数量是澳政府控制。1906年1月27日,首批澳币开始在澳市面通。当时只发行面额1元及5元两种纸币,发行量只175万元,发行日期实际上是在1905年9月4日(开始的),其中1元10万张,5元1.5万张,1元中有1万元加盖印戳,限于在帝汶流通。
1952年6月开始发行硬币,面额为5分、1角、5角、1元,5元五种。其中1角于1952,1967,1968,1975及1976年发行,5分于1962,1972,1973及1978年发行,1元硬币于1952,1968,1975,1980年发行,5元硬币于1952及1971年发行。
1954年葡国有意将所有各属地的货币统一,但澳门反对,澳币因此得以保留。
澳门币发行量1906年为250万元,1926接近1000万元(917万元)1947年增至3198.7万元,1950为6942.2万元,相当于1926年的757.05%,二十五年增6.5倍。
澳门发行机构发行澳门货币只限于纸币,硬币则由葡国方面发行,经澳门发行机构请领,始可在澳门流通。
至于硬币全部在外国铸造。
澳门货币发行70余年来,从未在澳门取代所有外币而成为唯一流通的货币。事实上,中国及外国银元,港币,本地银行的银票,银单等都在澳门与澳币同时流通,直至今日,港币仍占重要地位,不过,随着社会商品经济发展,澳币(包括纸、硬币)的流通量迅速增加。
(引自1983年《澳门经济年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