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三十八年绥远省铜辅币的发行

【现代当代优秀论文文章】 2025-08-13     4
刘文耀的回忆1986.6.24民国卅八年(1949年)我在前绥远省政府会计处(主计处)担任该处第一科科长,主管全省总会计(称为发计科)。每逢召开省委例会时,我均列席参加。(由于研究有关财政开支时,需要介绍情况。)是年春天,在一次委员例会上,财政厅长常佩三提出,绥远省银行发行银元券(地方币)后,市场辅币短缺,可否加发一批铜辅币(会前已向董其武主席汇报过,同意发行,还需经委

刘文耀的回忆

1986.6.24

民国卅八年(1949年)我在前绥远省政府会计处(主计处)担任该处第一科科长,主管全省总会计(称为发计科)。每逢召开省委例会时,我均列席参加。(由于研究有关财政开支时,需要介绍情况。)是年春天,在一次委员例会上,财政厅长常佩三提出,绥远省银行发行银元券(地方币)后,市场辅币短缺,可否加发一批铜辅币(会前已向董其武主席汇报过,同意发行,还需经委员会研究决定。)会上董主席首先表态,在当前经费无有来源的情况下,可以发行。后经委员们研究,同意董主席的意见。并决定由财政厅筹建铸币工作,经费由地方自筹款内垫付,(地方自筹款户称为“新华户”,由会计处第一科负责收支手续,帐务记录由会计处第二科管理),发行后如数归还。于当年七、八月份发行第一批(数目记不起来),将辅币交绥远省银行,并换回地方币银行券,交“新华户”归垫。发行时间不到四个月,于是年九月十九日通电起义即停止发行。解放后经与中国人民银行协定每四元银行券兑换一元人民币时,所发的辅币亦包括在内。


1986年7月11日

卫月望按:这两枚硬币无锡吴榕的《钱币杂谈》记载为绥远省发行。接到刊物后,随即询间原绥远省银行经理杜秦川先生,杜一再国忆均云银行没发过这种钱,此事逐戒悬案。前几个月杜偶与刘文耀先生谈及此事,刘云知道此事之原委,逐请其撰写回忆录如上。如果不是、刘二先生提供情况,这两枚硬币的发行原委将成为永久疑案。

昨天刚向我们的副所长,原省银行经理,向阳区参事室主任杜秦川同志遗体告别。此类事,如不赶快抢救活资料,有许多事,将成为疑案。

(引自刘文耀送中国钱币学会第二次少数民族钱币学术讨论会交流的同名论文)

暂无留言

*为必填项